江苏省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
作者:于 丹 更新时间:2013-09-17 点击量:1118
    赤霉病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生产上威胁最大的病害。江苏省植保站杨荣明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我省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生产上应加以重视,从播种期开始采取预防措施。
    据了解,赤霉病为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在我省稻麦轮作区,田间菌源通常都是十分充足的,加上目前生产上尚缺乏高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赤霉病能否流行,主要看小麦抽穗扬花期的天气条件,阴雨天多、田间湿度大,易发病和流行。
    2012年4月下旬至5月初,我省出现多次过程性降雨,导致沿淮及淮河以南地区正值抽穗扬花期的小麦赤霉病局部大流行,全省流行程度为近30年来最重。今年我省小麦抽穗期间以多晴、少雨、光照足的天气为主,不利于赤霉病发生。据江苏省植保站统计,今年我省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1,740多万亩,总体为偏轻至中等发生,全省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大流行的上年,但里下河、沿淮与沿海局部仍达大发生程度。
    杨荣明说,近年来我省小麦赤霉病呈现流行频率增加、发生程度加重的特点,表现为2010年以来连续2年流行,流行频率高,尤其是2013年天气条件总体不适合病害发生,但在里下河、沿淮与沿海部分地区仍达大流行程度;而上世纪我省大流行频率为20%左右。流行区域也由上世纪主要在沿江、苏南地区流行,逐步向北扩展到沿海、沿淮等麦区。一些高感品种受害后不仅表现为穗腐,而且表现为秆腐,穗下节间发病,对小麦产量影响更大。
    我省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杨荣明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品种改变,尤其是北方一些高产、但较感病的小麦品种大量引入我省,增加了病害流行风险;二是栽培方式变化,如小麦播期迟,用种量大、田间群体密度高,易形成高温高湿、郁蔽、利于病害浸染流行的田间小气候条件,大大增加了赤霉病的流行风险和危害程度。
    杨荣明说,预防小麦赤霉病,秋播期间应注意三点:一要压缩高感品种种植面积,尤其是要杜绝跨区引种北方高感品种。二要坚持适期播种,保证小麦适期抽穗扬花,降低花期遇到连阴雨天气的概率。三要选择适宜用种量。种子用量要科学合理,避免因迟播而盲目加大用种量,保证小麦中后期具有适宜的群体数量。
农药快讯, 2013 (18): 41.
tag: 江苏省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2705.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