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全部
标题
内容
作者
首页
农药快讯
现代农药
新闻资讯
政策要闻
企业动态
海外市场
产品开发
会议信息
行业发展
新书推荐
关于我们
售前咨询-峰
售前咨询-汉
售前咨询-玲
售前咨询-量
售前咨询-霞
售前咨询-丽
售前咨询-乔
售前咨询-娟
公司地址: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
电话:025-8658114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药快讯
>
2014年第11期
>
农药论坛
农药快讯:2014年第11期
文章:74篇
农药管理
科研成果
海外动态
会议报道
企业动态
综合信息
营销与策划
原料中间体
品种介绍
开发动态
农药登记
农药讲座
农药论坛
植保信息
病虫防治
杂草防除
农资信息
应用技术
剂型加工
企业该如何把关杀虫剂登记
作者:湖南省农药工业协会 汪建沃
更新时间:2014-05-30
点击量:1258
近日,在一次农药登记新动向研讨联谊会上,有企业反应,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经过近2年时间才完成了室内生测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环境毒性试验、农药残留试验等各种试验,申报登记,最后给“毙”了,几十万元资金打了水漂。
如何把关产品登记、特别是杀虫剂登记,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如果把关不好,不能顺利通过登记评审,就不能取得产品登记证。即使拿到了农药登记证,由于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环境、残留等方面的高风险问题,也会导致产品寿命不长。2013年12月9日,农业部发布2032号公告,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停止受理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的登记申请,停止批准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的新增登记;自2014年12月31日起,撤销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的登记,自2016年12月31日起,禁止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使用。
企业究竟应该怎样把关杀虫剂的登记?
高毒、高残留、高环境风险类的产品,即使效果再好,最好远而避之。我国自2000年开始以来的2次禁限用高毒农药行动,就是剑指高毒农药;五氯酚钠先后被停止、撤销登记,就是因为高环境风险问题;氟虫腈被停止和撤销在水稻上的登记,就是因为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问题;硫丹、溴甲烷适时淘汰,就是因为国际公约问题;毒死蜱和三唑磷停止、即将撤销在蔬菜上的登记,就是因为残留问题等。
高效、低毒、低残留类的产品,如果存在其它风险问题,最好谨慎而为。茶皂素是公认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还是国家鼓励发展的生物农药,由于对水生生物有一定的风险,就很难顺利通过登记评审。吡虫啉等新烟碱类杀虫剂,由于对蜜蜂的毒性很高,以及欧盟禁令问题,今天虽然没有禁限用,但不等于明天不会发生,或将影响在我国登记和使用。
已存在高抗性风险的品种,务必引起高度警惕。稻飞虱对吡虫啉、噻嗪酮等产生高抗性,螟虫对毒死蜱、三唑磷等产生抗药性,棉铃虫对菊酯类农药产生抗药性等,企业对这些品种在相应作物上的登记应该有避险意识。
结合我国杀虫剂登记管理的新动态,企业应该提前做好登记布局。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等,由于对甲壳类水生生物风险高,需要半田间试验,进行风险评估;丁虫腈、乙虫腈对蜜蜂存在较高风险,虫螨腈对水生生物高风险等,办理登记要慎之又慎,避免氟虫腈登记悲剧重演。
企业要时刻掌握信息并据此进行判断,对存在登记风险的品种不要顶风而为。昆虫生长调节剂中的脲类对大型溞剧毒,对甲壳类生物有风险;菊酯类农药对天敌、家蚕、水生生物有风险;克百威、灭多威、速灭威等氨基甲酸酯类对鸟类有毒性等,都属于存在退市风险的问题品种。
笔者近日参加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发证产品专家评审会,专家们对取代百草枯水剂的百草枯可溶粒剂、可溶胶剂等提出质疑,建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核,对符合并满足生产条件的企业才给予发证。就目前来看百草枯新剂型产业化的难度确实不小,从另一个角度看,百草枯新剂型的准入门槛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对一些比较特殊的产品,在把关产品登记时,还要考验产业化问题。
要想顺利取得农药登记,并且保证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必须满足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基本条件,同时又要保证对生态安全、环境友好,还要不容易产生抗药性。
一言以蔽之,真金不怕烈火烧,产品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首先要经得起登记的考验。
农药快讯, 2014 (11): 37.
tag:
企业该如何把关杀虫剂登记
最近文章:
1745号公告要延期两年执行?几乎不可能!
我国高风险农药管理进展与趋势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的登记与应用
澳洲登记新规定之己见
个性化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潜力大
登记双氟磺草胺原药产品国内企业达到8家
国内企业第2个丙炔噁草酮原药产品获批登记
噻虫胺拌种前景向好
调环酸钙(prohexadione-calcium)
“2014年辽宁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药(械)重点推荐产品名单”公布
本文链接:
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3794.html
分享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