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药害的发生及防治
作者:王险峰 更新时间:2012-04-23 点击量:1695

(接上期)
2  预防和解救药害急需掌握的新技术
2.1  预防药害的农艺措施
    万物生长靠太阳,孕育生命靠土壤。
    农业生产以土为本,一切活动均应围绕着促进造土壮根,给作物一个强大的根系。充分发挥土壤的机能,利用现代生命科学成果,充分发挥土地自然潜力。农作物是靠太阳能、水、空气和土壤而生存的。土壤是有生命的,其中生活着近万种与生态系统相关的土壤微生物,它们孕育着土壤的生命,提高着土壤的功能。传统有效的农艺措施被现代人丢掉了,转而重视和过分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近10年来,我国的化肥投入增加35%,农药增加44.5%,总产量不增反降。盲目增加和滥用化肥、农药导致减产。
    农业生产要尊重自然科学规律,重视传统有效的农艺措施。
2.1.1  适期播种
    黑龙江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作物生育前期受延迟型低温冷害影响特别明显,当今农药使用频繁,如种子使用种衣剂,苗前使用除草剂,玉米、大豆、马铃薯、甜菜等作物萌发出土即接触药剂,播种过早,温度低,种子幼芽或幼苗新陈代谢缓慢,对农药代谢能力弱,不能快速排除体外,极易造成药害。适期播种温度高,作物萌发快、出土快,新陈代谢旺盛,对农药代谢快,抗药性明显增强,有利于培育壮苗。不要盲目提倡适期早播,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玉米、甜菜、马铃薯等5月中旬播种比上旬播种出苗快,药害轻。
2.1.2  播种要控制好深度
    要严格控制播种深度,播种过深种苗要消耗营养,造成弱苗,药害重。
2.1.3  合理轮作
    黑龙江省北部长期大豆连作,偏耗土壤营养,土壤环境恶化,病虫害加重,连续多年使用同种除草剂,难治杂草加重,玉米扩种,有利于优化种植结构,对未来大豆增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多年大豆连作,小麦极少种植,不能进行伏天翻地,在一些地方鼠害成灾。
    合理轮作有利于防治伴生性杂草;轮换使用除草剂,如小麦、玉米田用除草剂重点消灭阔叶杂草,大豆、油菜、甜菜、亚麻田等用除草剂重点消灭禾本科杂草,并能避免长期使用同类除草剂产生抗性问题。
    调整播期是控制杂草危害的有利措施,如早整地,诱使杂草出苗,用机械灭草后适期播种。
2.1.4  合理耕作
    合理耕作是造土、优化土壤物理性状的有效措施,也是灭草、灭鼠的有效措施。
    采用翻松粑茬、深浅交替的耕作措施,2~3年深翻一次,将多年生杂草地下根茎切碎,经晾晒,可消灭70%的杂草,下茬使用除草剂防治效果好。
    播前整地可将已出土和已萌发未出土的杂草消灭。苗前除草剂要求整地要平细,地表不能有大土块及植物残株,通过整地将作物和杂草秸秆粉碎,有利于苗前除草剂的均匀分布和与土壤接触,提高除草效果。
    机械中耕与除草剂配合,减少苗前除草剂损失,保水有利于除草剂药效发挥。苗后除草剂施后要及时中耕培土,增加药效及抑制后期杂草发生危害。
2.1.5  合理密植
    密植是有效控制杂草、合理利用光能的有效措施,玉米高产品种选用叶直立,矮秆密植,有利于机械化栽培和收获,栽培合理密度是9万株/公顷。前提是种子质量要好,发芽率高,机械精量点播,选用安全高效的种衣剂,安全有效的除草剂,配合高效施药技术,确保收获株数达到9万株/公顷。
2.2  选用安全性好的农药
2.2.1  除草剂的选择
    选用除草剂安全第一。根据多年实践,在对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后,把除草剂安全性分3类:选用安全性好的除草剂,限制使用某些使用技术及除草剂,不推荐安全性差的除草剂。
    如大豆田:
    ① 推荐使用除草剂品种  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甲草胺、噻吩磺隆、精吡氟禾草灵、烯禾啶、精喹禾灵、烯草酮、喹禾糠酯、高效氟吡甲禾灵、灭草松。
    ② 限制使用品种  对目前大豆难治杂草有效,且无替代品种,改进施药技术,降低用量仍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对下茬玉米安全无残留药害的除草剂,如氟磺胺草醚(虎威)、异噁草松、唑嘧磺草胺(阔草清)、氯酯磺草胺、乙草胺、2,4-滴异辛酯、三氟羧草醚、乳氟禾草灵、嗪草酮、丙炔氟草胺等继续使用。
    48%氟磺胺草醚用量限制在1,000毫升/公顷以下。48%异噁草松用量限制在1,000毫升/公顷以下,在有五味子等敏感经济作物地区应改进施药方法,秋季施药。80%唑嘧磺草胺用量限制在40克/公顷以下。84%氯酯磺草胺用量限制在25~30克。乙草胺不能用于秋季施药,地膜覆盖玉米,在高寒地区不能用于有机质含量低于2%的低洼易涝的沙土地,不要与嗪草酮、2,4-滴、2甲4氯混用。72% 2,4-滴异辛酯用量限制在50毫升/公顷以下,在高寒地区不能用于有机质含量低于2%的低洼易涝的沙土地。70%嗪草酮用量限制在300~400克/公顷,有机含量高,质地粘重用高量,有机质含量低、质地疏松用低量;有机质含量低于2%的沙质土、壤质土不可使用。乳氟禾草灵、三氟羧草醚限制在大豆2片复叶期使用。丙炔氟草胺在低洼地、有机质含量低于2%的沙质土、壤质土不推荐使用,其他土壤要选择安全性好的除草剂混用。
    大豆播后苗前施药最好在播种后3天内施药;播后苗前施药后最好用旋转锄浅混土,起垄播种大豆的还可在施药后培2厘米左右的土。
    ③ 淘汰(不推荐)品种
    对大豆安全性及难治杂草药效差,并且已有替代的长残留除草剂进行淘汰,不再推荐使用,建议当地行政管理部门采取行政干预,禁止使用,如咪唑乙烟酸(咪草烟、普施特)、氯嘧磺隆(豆磺隆)、乙羧氟草醚等及其混剂。
    如玉米田:
    ① 推荐使用品种  单剂:磺草酮、硝磺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甲草胺、噻吩磺隆、二甲戊灵、灭草松(排草丹)、氯氟吡氧乙酸、唑嘧磺草胺(阔草清)、利谷隆、二氯吡啶酸、甲酰胺磺隆、2,4-滴异辛酯(仅用于玉米苗前、取代易挥发飘移的2,4-滴丁酯)等。
    混配:莠去津+精异丙甲草胺或异丙甲草胺、莠去津+异丙草胺、噻吩磺隆+精异丙甲草胺、噻吩磺隆+异丙甲草胺、噻吩磺隆+异丙草胺、唑嘧磺草胺(阔草清)+精异丙甲草胺、唑嘧磺草胺(阔草清)+异丙草胺、硝磺草酮+莠去津、莠去津+烟嘧磺隆、磺草酮+莠去津、二氯吡啶酸+唑嘧磺草胺(阔草清)、氯氟吡氧乙酸+烟嘧磺隆、烟嘧磺隆+25%砜嘧磺隆、二氯吡啶酸+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唑嘧磺草胺(阔草清)、硝磺草酮+精异丙甲草胺+莠去津。
    混配制剂:40%磺草·莠去津(磺草酮+莠去津)悬浮剂、50%异甲·莠去津(异丙甲草胺+莠去津)、50%异丙草·莠(莠去津+异丙草胺)悬浮剂、42%丁·异·莠去津(2,4-滴丁酯+异丙草胺+莠去津)悬浮剂。
    ② 限制使用品种
    单剂:玉米田的烟嘧磺隆、嗪草酮、氰草津、莠去津、乙草胺、麦草畏、溴苯腈等及其混剂。
    混配:莠去津+精异丙甲草胺或异丙甲草胺、莠去津+乙草胺、莠去津+异丙草胺、噻吩磺隆+精异丙甲草胺、噻吩磺隆+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噻吩磺隆、噻吩磺隆+异丙草胺、唑嘧磺草胺(阔草清)+精异丙甲草胺、唑嘧磺草胺(阔草清)+异丙草胺、唑嘧磺草胺(阔草清)+乙草胺、硝磺草酮+莠去津、莠去津+烟嘧磺隆、磺草酮+莠去津、二氯吡啶酸+唑嘧磺草胺(阔草清)、氯氟吡氧乙酸+烟嘧磺隆、烟嘧磺隆+砜嘧磺隆、二氯吡啶酸+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唑嘧磺草胺(阔草清)、乙草胺+莠去津+草甘膦、乙草胺+莠去津+百草枯、硝磺草酮+精异丙甲草胺+莠去津。
    ③ 淘汰(不推荐)品种
    单剂:玉米苗后2,4-滴(丁酯、二甲胺、异辛酯)、2甲4氯等。
    混配与制剂:嗪酮·乙草胺(乙草胺+嗪草酮)、乙·嗪·滴丁酯(乙草胺+嗪草酮+2,4-滴丁酯)、扑·乙·滴丁酯(乙草胺+2,4-滴丁酯+扑草净)。
2.2.2  选择安全性好的植物内源激素
    植物内源激素来自植物,还应该包括真菌、细菌、病毒产生的化合物,是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生物生长与发育作用的物质,有些尚未被人们发现。植物内源激素与植物有亲和性,在植物体内是动态平衡关系,对植物安全性好。
2.2.3  预防和解救农药药害的除草新理论、新技术
    (1)预防和解救农药药害的除草新理论
    学习西方文化使我们考虑问题物质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除草剂药害、病害、虫害、干旱、低温冷害等,一种除草剂药害要寻找一种解药,一种病害寻找一种杀菌剂,一种虫害寻找一种杀虫剂,问题越来越多,为什么不系统考虑问题呢?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老祖宗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农业生产问题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药害(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肥害、病毒病、线虫等,与其他灾害如旱灾、涝灾、低温、高温、盐碱等一样,农作物都表现为缺乏营养,抑制生长,应统称为灾害。植物自身根据需要合成,并可在体内产生酶,植物营养不良,或不平衡,影响体内酶不足或不平衡,成为发病诱因,引发产生各种病害,不抗灾(低温冷害、干旱、盐碱等),对农药(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代谢解毒能力减弱而中毒。解决农药药害新理论是采用植物营养免疫学的理论,植物免疫以营养为基础,适当的营养可强化植物免疫系统的功能,选用功能性植物营养剂滋养免疫系统功能,使其运用自身的力量去抗灾减灾,恢复正常生长发育。
    经多年研究与实践,解决除草剂药害问题要综合考虑,把复杂的问题规范化、简单化、易学、易复制,可操作,技术要配套。
    (2)选用功能性植物营养剂预防农药药害
    植物营养分普通营养和功能性营养。
    什么是普通营养?目前国际公认植物营养有碳、氢、氧、氮、钾、钙、磷、硫、镁、锰、铁、锌、硼、铜、钼、氯等16种以上的主要化学元素,它们主要来自土壤,化肥可快速补充土壤中消耗的矿物质营养,这些是普通营养。
    什么是功能性营养?使用功能性植物营养,它们一般含有植物内源激素(包括化感物质,也称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植物营养剂,如矿物质、氨基酸、酶类(如异黄酮)。
    ① 可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② 均衡植物营养。
    ③ 平衡植物酶代谢,增加植物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如抗旱、抗寒、抗盐碱、抗病(包括病毒、线虫)、抗虫,解决农药抗性与药害、肥害问题。
    ④ 改土造土,促根壮苗,提高土壤有机物、矿物质营养,加速农药及有害化学物质的分解。
    ⑤ 促进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对人类健康有益的酶类,食味好、耐储存,经济效益高。
    功能性植物营养剂有酵素、单细胞藻类、甲壳素(如禾生素)、碧护(Vitacat)、生物肥(硅酸盐细菌、磷细菌、固氮菌)、海藻酸类等。
    经多年研究与实践,可用来解除农药药害的功能性植物营养剂有碧护(Vitacat、0.136%赤·吲乙·芸苔、GA+IAA+brassinolide)、甲壳素类(chitin)产品如禾生素、植物微生态制剂益护(枯草芽孢杆菌)等。
    (3)预防药害新技术
    ① 拌种  大豆、玉米、甜菜、油菜、亚麻、芸豆、红小豆、绿豆、高粱、谷子、棉花、花生、大麦、小麦、燕麦、蔬菜等100公斤种子用碧护5克+禾生素100毫升+益护100~200毫升+水1,500毫升,可与玉米种衣剂混合拌种,对预防病害、虫害、低温、干旱、涝灾等有增效作用。注意:要把种衣剂中的所含水量计算在内。
    ② 苗床:水稻、玉米、蔬菜等苗床,每100平方米用碧护1克+禾生素50毫升+益护100~150毫升,加水1~3升喷雾。如果残留药害严重,每100平方米用碧护5克+禾生素100毫升+益护200毫升,加水1~3升喷雾。
    ③ 田间喷雾
    第一次喷雾:玉米幼苗在3叶期营养消耗完,开始从土壤吸收营养,这时可能从土壤中吸收残留除草剂,为预防除草剂残留药害,在玉米3~4叶期,及时喷碧护45克/公顷(每亩3克)+禾生素1,000毫升(每亩67毫升)+益护450毫升(每亩30毫升)。
    第二次喷雾:在第一次喷雾10~15天,玉米幼苗继续向下扎根,继续解除残留除草剂,吸收代谢,预防再次受药害,加速玉米代谢残留除草剂,或观察到玉米有抑制生长受药害症状,要及时再次用药,喷碧护45克/公顷(每亩3克)+禾生素1,000毫升(每亩67毫升)+益护450毫升(每亩30毫升)。
    第三次喷雾:如果玉米生长正常,不需再用药,如果上茬大豆使用长残留除草剂过多或多年过量连续使用,积累过多,还有除草剂残留药害症状,或遇干旱、低温等,再次施药。用药量同上。
    (4)如何解救药害、肥害?
    ① 水稻苗床救药害、肥害  100平方米用碧护5克+禾生素100毫升+益护200毫升,加水1~3升喷雾。
    ② 大田田间救药害、肥害  (大豆、玉米、水稻、马铃薯、亚麻、红小豆、芸豆、蔬菜等大田发现药害后,及时用碧护45~60克/公顷(或50,000倍液)喷雾;混用碧护30克/公顷+禾生素450~600毫升+益护300毫升(或5,000倍液+500倍液+500倍液)喷雾,既解救药害,促进生长,又广谱抗病、抗虫。用错药药害严重者加大碧护用量,用150~300克/公顷。
    ③ 果树救药害、肥害  果树用碧护120~150克/公顷(或50,000倍液)喷雾;混用碧护90~150克/公顷+禾生素750~900毫升+益护600毫升(或5,000倍液+500倍液+500倍液)喷雾。灌根最有效,一般果树每株用碧护1克灌根。施药时加入喷液量0.5%~1%的植物油型喷雾助剂可明显增加药效,适宜施药条件下降低30%~50%用药量;高温干旱时降低20%~30%用药量。  (全文续完)

 

tag: |农药药害|发生及防治|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482.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