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对麦苗有害
作者:方 圆
更新时间:2012-04-23
点击量:4668
氯氟吡氧乙酸为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适用于小麦田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施药后药物很快被植物吸收,使敏感阔叶杂草出现典型激素类除草剂反应,植株畸形、扭曲。在耐药性植物如小麦体内,药物可结合成轭合物失去毒性,从而具有选择性。
在小麦田,200克/升氯氟吡氧乙酸乳油亩用量一般为50~70毫升。将200克/升氯氟吡氧乙酸乳油360毫升误喷到0.8亩地小麦田,折合每亩用药450毫升。据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有关技术人员介绍,氯氟吡氧乙酸对小麦安全性高,在小麦2叶期至孕穗前都能施用。有人在小麦生长后期,田间猪殃殃等杂草开花期,每亩用200克/升氯氟吡氧乙酸乳油100毫升加水喷雾,也没有出现药害。但用药量也不能盲目增加,否则可能出现药害,表现为叶片发黄,植株畸形、扭曲等。每亩用200克/升氯氟吡氧乙酸乳油450毫升,用药量很大,可能对小麦造成严重药害,甚至出现死苗。麦苗植株吸收氯氟吡氧乙酸的速度非常快,一般施药2小时后药物就会被大量吸收,施药后半小时喷清水解救虽然有一定的淋洗药物的作用,但仍可能发生严重药害,一般在施药后2~3天就能看到药害症状。
(方 圆)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