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已呈现由南向北、由点片发生向面式暴发的态势,该病是一种新传入的毁灭性病害,对蔬菜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简称番茄TY病毒病,番茄感染该病毒后,叶片边缘鲜黄色,卷曲,叶脉墨绿色,叶肉变厚,叶片变小;植株矮化萎缩,开花延迟,花和果实减少,产量损失严重。早期感染病毒病的植株,常严重矮缩,生长缓慢或停滞,坐果前叶片直立,叶变小,有皱褶,叶脉至叶片边缘黄化,坐果减少或不坐果。后期染病的植株,仅上部叶片和新芽表现症状,结果减少,果实变小,成熟期果实着色不均匀,基本失去商品价值。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田间各个时期都会显症,感病越早发病就越重,损失就越大。秋延后番茄生长期间气温高,烟粉虱繁衍快,传毒率高,该病在番茄上发生危害的风险极大。烟粉虱,特别是B型烟粉虱是传毒的主要媒介,获毒后即可传染健株。前期植株症状不明显,从开始零星个别植株矮化到发现个别植株顶部叶片异常,一般需2个星期左右,再经过15~20天病株率可达50%以上,有的高达90%。
目前生产上还没有可以根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有效药剂,现有的药物只能钝化病毒,延缓发病,减轻产量损失。而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是当前控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有效措施,其主要方法是:
1 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已成功选育出了抗该病毒的一些番茄品种,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如上海种都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以色列引进的高抗黄化曲叶病毒的番茄品种——迪抗,已在我国南方各省推广种植,表现出高抗该病毒和根结线虫的优势。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已育成了苏红9号、苏粉11号等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品种。不仅抗性好,而且产量高。此外,先正达公司培育的齐达利、迪奥等品种,都在生产上得到使用,抗病效果好。
2 培育无病无虫苗。将育苗棚与生产棚分开,育苗前彻底清除苗床及周围的病虫、杂草,育苗棚可用敌敌畏烟剂密闭熏蒸,减少虫源和中间寄主,高温季节还可以覆盖薄膜高温闷棚,除掉残余虫源。使用隔离网室育苗,苗床用50~60目防虫网覆盖,防止烟粉虱成虫迁入。每10平方米苗床悬挂1~2块黄色黏虫色板监测和诱杀成虫,如有烟粉虱成虫进入苗床,及时用药灭杀。移栽前2~3天用噻虫嗪或吡虫啉喷洒苗床幼苗,以免在操作过程中将烟粉虱带入定植棚传毒。
3 保持棚室环境清洁。移栽前用敌敌畏烟剂熏杀,并闭棚3天以上。彻底清除棚室周边杂草。棚室放风口到门口用40目防虫网遮挡,并喷涂杀虫剂。移栽后棚内悬挂黄板诱杀烟粉虱。棚室内减少人员流动,防止人为传播。生长期及时除去植株下部密集烟粉虱虫、卵的枝叶,整枝打杈后枝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4 防治苗圃和定植初期的烟粉虱。烟粉虱防治难度大,而且极易产生抗药性,宜采取“隔离育苗保苗圃、治苗圃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防治策略。狠治苗圃烟粉虱成虫。将持效性好的吡丙醚、螺虫乙酯与速效性好的烯啶虫胺、啶虫脒、阿维菌素等结合使用。移栽前5~7天,选用吡虫啉、噻虫嗪等内吸传导型药灌根,做到带药移栽。适期防治定植初期烟粉虱。根据田间烟粉虱发生情况,选用对口药剂适时防治,并合理轮用、混用。以成虫为主的田块,可选用烯啶虫胺或啶虫脒喷雾防治。以若虫为主的田块,可选用噻嗪酮喷雾防治。世代重叠严重且虫口基数高的田块,可每亩用10%吡丙醚乳油60毫升、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5克、10%烯啶虫胺水剂60毫升,加水45~60公斤喷雾。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菌克毒克2%宁南霉素水剂250倍液、或病毒A 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以钝化病毒。配合喷施芸薹素内酯、尿素等可以促进病株尽快恢复生长,减轻产量损失。
5 农业措施防病效果好。施用微生物菌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有机肥料和磷钾肥,有利于提高番茄自身的抗病力。此外采用打顶叶预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效果比较好,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适用于晚熟品种,因其生长期长、再生能力强、发枝力强、成枝率高、抽生的枝条长,适于摘心。结合第一至第三穗的选留和采收,从基部打掉老叶、病叶、病枝及发病新叶。发病新梢长25厘米时,从基部掰除,另留新梢,如此反复2~3次,直到新抽生的新梢生长正常,留为结果母枝。在处理发病新梢时,发现枝条细小时即表现症状,此时不要急于打掉,让其长到一定程度再处理,效果更好。用消毒液、清水洗手后剪除病枝。打梢摘叶后喷病毒抑制剂和杀蚜、杀螨剂,如病毒A 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吡虫啉、阿维菌素等,重点喷新梢和新叶。留梢节位相对降低,抑制了番茄结果部位过快上升的趋势。与只喷病毒钝化剂相比,采收期延长1~2个月,病果青果率降低10%以上,果实红熟天数缩短3~10天,增产幅度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