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  扎实工作  全面推进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
作者:钟天润 更新时间:2012-05-10 点击量:1510
    2011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八连增”,农民收入实现了“八连快”,植物保护工作功不可没。2012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农业部制定的《2012年全国植物保护工作要点》,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防控工作,为实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总体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1  2011年病虫防控工作成效及基本经验
1.1  2011年病虫防控工作成效显著
    2011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总体是一个中等发生年,但受异常气候影响,病虫害发生形势较为复杂。据统计,2011年小麦重大病虫累计发生面积0.59亿hm2次,防治面积0.71亿hm2次;水稻重大病虫累计发生面积近0.95亿hm2次,防治面积近1.51亿hm2次;玉米重大病虫累计发生面积0.71亿hm2次,防治0.62亿hm2;大豆重大病虫累计发生面积753.4万hm2次,防治751.5万hm2次;马铃薯晚疫病累计发生面积185.3万hm2次,防治面积约174.7万hm2;农区蝗虫累计发生面积478.1万hm2次,农区共完成蝗虫防控326.7万hm2次。
    2011年病虫害发生特点:一是新发和突发病虫害发生严重。玉米新上升害虫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暴发,发生面积超过220万hm2;冬季新疆南部的保护地突发番茄黄化曲叶病,为害损失较大。二是迁飞性害虫局部突发。山西永济发生高密度东亚飞蝗群居型夏蝗面积0.13亿hm2,吉林省大安市发生0.5亿hm2高密度亚洲飞蝗。三是流行性病害为害上升。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在西北和西南部分地区发生流行,四川、贵州偏重发生;稻瘟病在西南、江南、江淮和华南局部稻区的感病品种上偏重发生。
    2011年重大病虫防控工作全面实现了“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为害,重大病虫不为害成灾”的总体目标,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其中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等5大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挽回产量损失928.5亿kg,为粮食8年连续增产做出了贡献。绿色防控取得重要进展,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采用率较上年增加3%左右,蔬菜、果树、茶树等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接近0.53亿hm2次,显著减少了化学农药用量,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了贡献。
1.2  基本经验
    1)完善重大病虫防控机制,确保关键防控措施及时落实。各地切实贯彻和落实“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3大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各级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指挥机构,明确了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防控责任。2011年各级政府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控制”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组织了一系列防控行动,各级财政部门对重大病虫防控补助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增加,联防联控机制逐步形成,在农业部的协调下,实施了以北方蝗虫为重点的区域联防,以冀鲁豫亚洲飞蝗、青藏川西藏飞蝗为核心的省际联防以及中哈合作治蝗、中越泰等国合作防控水稻“两迁”害虫和病毒病为主要内容的国家间联防联控机制,确保了重大病虫关键防控措施的及时落实。
    2)新发和突发病虫害应对及时,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全国农技中心于2011年年初制定了水稻、小麦、玉米等重大病虫防控方案,提出了水稻病毒病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等新发生病害的防控对策,及时部署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调查与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广西、湖南等省(自治区)及时召开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现场会,印发了监测与防控技术指导意见。针对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的暴发,农业部于2011年7月向全国主要夏玉米主产区下发了《关于迅速开展二点委夜蛾应急防控的紧急通知》,并制定了玉米田二点委夜蛾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同时,派遣技术人员到河北、山东、安徽、山西等省调查二点委夜蛾发生情况,督导当地开展防治工作。有关省农业部门迅速反应,及时应对,采取了多项有效防控措施,7月份全国二点委夜蛾防治面积347.3万hm2次,及时有效控制了其为害。针对山西永济发生高密度蝗虫,省治蝗指挥部会同当地政府,迅速调集防蝗物资,一边组织收割小麦,一边组织大型防蝗器械和应急防治队伍,争分夺秒进行应急灭蝗,高密度发生区蝗虫得到有效控制。针对吉林大安突发亚洲飞蝗,吉林省农委会同大安市政府迅速成立了防蝗工作领导小组,迅速组建地面应急防治队,及时协调航空公司调集飞机,组织应急防控行动,实施应急防控,突发蝗情得到有效防控。
    3)监测预警准确及时,病虫信息传递迅速,确保了防控工作高效有序。各地认真组织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开通小麦条锈病、水稻重大病虫、二点委夜蛾、马铃薯晚疫病、蝗虫等值班电话和电子信箱,认真实施重大病虫信息值班和周报制度,全年植保系统共编发《治蝗快报》和《重大病虫周报》120多期。同时,各级植保机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板报、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及时将病虫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送到千家万户,提高了防控工作效率。
    4)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确保关键防控技术的到位率。2011年各地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工作,重点探索和示范专业化防治补贴方式、管理模式和操作方法。建立示范区100个,示范面积66.7万hm2,辐射带动全国完成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3,000万hm2(其中全程承包防治720万hm2),全国主要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18%。河北、陕西等省全面推广实施小麦后期的“一喷三防”技术。其中河北各级财政投入2.56亿元,补贴药剂和肥料,实施“一喷三防”面积近513.3万hm2次,带动全省小麦病虫草害防治面积642.9万hm2次,为确保小麦连续八连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5)全面推进绿色防控,切实提高科学安全用药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推进绿色防控工作原则、主推技术、目标与任务。2011年建立国家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区106个,带动全国各级植保部门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超过1,500个。各级植保部门也充分利用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和粮食增产项目资源,积极争取绿色防控经费,生态补偿、补贴等项目,初步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示范展示网络,大力开展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与示范展示活动。四川省2011年地方财政投入绿色防控示范经费超过1,000万元,开展了果树和蔬菜等园艺作物的绿色防控示范;吉林省财政投入超过3,800万元,用于赤眼蜂和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应用技术示范,黑龙江投入500万元,用于玉米螟绿色防控。2011年全面实施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蝗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重大病虫菌(虫)源地治理、生态控制和分区治理等绿色防控策略得到全面推进,玉米螟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成效显著。2011年绿色防控全面推进,科学安全用药水平进一步提升,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2  2012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目标、任务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2年农业工作要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持“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不动摇,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5,250亿kg以上、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为实现2012年农业工作目标,病虫防控工作必须实现“飞蝗不起飞成灾、境外迁入蝗虫不二次起飞、土蝗不扩散为害,重大病虫不大面积为害成灾”。要确保“粮食作物因病虫为害造成的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经济作物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力争绿色防控在主要农作物上应用面积5,333.3万hm2次以上。其中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80万hm2次以上。在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与示范展示方面有新进展。
3  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2012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
    为全面实现2012病虫害防控目标,需做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落实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机制。近年来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机制,2012年要继续坚持并完善该工作机制。首先要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植保部门要紧紧依靠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强有力的领导,全面落实属地管理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制。重大病虫常发区一定要明确监测范围和时间,责任落实到人,重大病虫灾情要随时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技中心。对于迁飞性和跨区域流行性的重大病虫,要建立迁出区和迁入区信息及时沟通联系制度,随时掌握扩散发展动态;对农牧交错区、国有荒地等重大病虫公共发生地带,必须依靠各级政府,明确各部门职责范围,确保能够快速、有效地组织开展重大病虫联防联控行动。
    2)做好重大病虫防控协调与组织。各级植保部门要根据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因地制宜,制定重大病虫应急防控预案或方案,分区域、分作物、分病虫提出防控对策措施;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小麦主产区要加强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蚜虫、胞囊线虫等病虫防控;南方稻区要突出做好“两迁”害虫、螟虫、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等病虫的防控;东北稻区要突出抓好稻瘟病的预防控制;玉米产区要重点抓好玉米螟和二点委夜蛾的监测防控;马铃薯产区要切实做好晚疫病的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蝗虫、草地螟等突发性病虫发生区要完善防控预案,做好应急防控;要继续推进重大病虫应急防治队伍建设,按照“公共植保”要求,集中资源,逐步建设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管理严格、快速反应的应急防治队伍;不仅要积极申请中央财政补助经费,也要积极争取本级财政经费支持;各级植保部门要提前做好施药机械维修保养工作。及早采购和储备必要的防控物资,协调好专业化防控队员的组织与培训。
    3)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要按照农业部要求,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自我发展和壮大模式。在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病虫害防治服务创新工作,逐步建立基层重大病虫防控社会化服务网络。
    4)落实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创新和示范展示工作任务。2012年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联合全国农技中心将重点建立100个绿色防控示范区,开展以作物为主线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创新和示范展示工作。各级植保机构也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优先采用生物、物理和生态防治技术,开展以作物为主线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与示范展示,力争2012年在主要农作物上初步建立一批安全、简便、经济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标准体系。北方玉米主产区要继续全面实施《2010—2012年全国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工作方案》,大力推进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展示工作。
    5)积极探索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推广模式的创新。一是积极探索以基地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推广模式。以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按照目标产品的生产标准,制定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二是积极探索以作物为主线的绿色防控体系模式。针对作物生长期全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集成植保产品和技术,实施全过程绿色防控,培育绿色防控农产品品牌。三是积极探索以靶标病虫害为主线的绿色防控体系模式。针对重点有害生物,集成实施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强化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推广模式创新,必须加强与财政、农业行政、科研教学、推广和企业等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要争取财政部门加大对绿色防控的投入,力争将绿色防控补贴纳入专业化统防统治补贴或农业生态补偿的范围。
    6)加强绿色防控能力建设。首先要大力开展多层次、全范围的绿色植保技术人员培训,培养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骨干。其次要配合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展示,采用农民田间学校等形式,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农民培训。将绿色防控能力建设纳入新型植保体系建设规划,利用《植保工程》建设等项目,从植保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备与培训,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等方面全面强化绿色防控能力建设。
    7)重视病虫防控宣传工作。重视重大病虫防控行动和病虫害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对病虫防控工作社会公益性的认知度,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的起草与出台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向社会大力宣传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综合效益,提高社会公众对绿色防控工作的支持和认可,创造绿色防控工作良好发展氛围。
    8)要加强新发生病虫害的防控技术协作攻关。各级植保部门要加强与科研单位协作,充分利用农业行业科技研究项目,尽快摸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二点委夜蛾、番茄黄化曲叶病等新发生病虫的发生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2012年全国农技中心将继续支持玉米二点委夜蛾和柑橘大小实蝇等新上升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协作组工作。各地也要结合实际,开展协作攻关,针对当地急需解决的新病虫,尽快开发出实用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另外,各地要大力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强化病虫监测预警,加强科学安全用药指导。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区)植保部门要认真做好中哈治蝗合作,中国/FAO降低农药风险、亚洲开发银行利用水稻生态工程技术控制稻飞虱、联合国环发基金替代三氯杀螨醇等病虫防控国际合作项目和中比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等国际合作项目的执行工作,要积极吸收国际合作项目的先进技术、理念和工作机制,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推广应用。认真做好小麦、水稻、蝗虫等主要病虫行业科技项目,加强与科研、教学等部门的协作,集成创新防治新技术,全面提高防治技术水平。
    2012年病虫害发生形势复杂,防控任务艰巨。必须增强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绝不能因为防控措施不到位,造成病虫为害成灾;绝不能因为技术指导不到位,造成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各级植保机构一定要高度重视,努力工作,切实做好2012年病虫害防控工作,为夺取全年粮食好收成,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做出新贡献。
 
tag: |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539.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