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特色作物用药登记进展及推进措施
作者: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所 戴德江 宋会鸣 丁 佩 沈 瑶 徐 永 王华弟 更新时间:2015-07-22 点击量:2050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既适宜农作物生长,又适宜病虫发生危害。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多地少的地形地貌特点适合杨梅、桑树、中药材、水生蔬菜、食用菌、山核桃等特色作物种植与生产。目前,浙江省特色作物种类多、面积大、产值高、效益好,已逐步成为主产地支柱性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如,杨梅种植面积达8.65hm2,产量50t,产值近50亿元;草莓种植面积0.53hm2,产量10多万t,产值10多亿元;桑树种植面积6.05hm2,饲养蚕种117.9万张,生产蚕茧总产量5.5t,总产值30多亿元;茭白种植面积3hm2,产量70多万t,产值近20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近3.33hm2,产值50多亿元;食用菌种植6,065万瓶(袋),产量100多万t,产值43亿元;此外,枇杷、猕猴桃、芋头、芦笋、莲藕、蔺草、山核桃、香榧、竹子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也较大。然而这些特色作物上无药缺药的实际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浙江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新机制,积极争取省财政专项支持,在全国率先实施特色作物农药登记财政补贴政策项目,支持农药生产企业在上述特色作物上登记防治药剂,并给予登记试验费用50%补贴。本文概述了浙江省特色作物农药登记的进展情况,对碰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其目的是加快特色作物农药登记步伐,逐步解决特色作物上安全用药难题,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特色作物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  浙江省特色作物农药登记进展

长期以来,浙江省高度重视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积极寻求特色作物上无药可用的破解之道。2011年,省人大将扶持特色作物农药登记写入地方法规,为该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2012年起,建立特色作物农药登记补贴的省级财政专项。3年来,省财政共投入1,400万元,对省内28家农药企业、84个农药产品进行立项扶持。目前,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引起了广泛反响,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1.1  规范操作,注重稳步推进

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在立项调研、企业申报、专家论证、评审公示、下达实施等全程中坚持公开透明,规范操作程序。在项目实施上重统筹,多沟通、抓督促、稳步推进。将项目实施确定为全年重点工作内容,明确由产业科牵头,药政、生测、检测等科室共同配合抓好该项工作。每年组织召开项目实施工作推进会,交流进展与问题。由所领导带队,深入企业开展项目实施情况督查指导,帮助解决项目实施中碰到的问题与难题。及时主动向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等上级部门汇报项目进展和困难,争取优惠政策和支持,减免部分试验资料,加快登记进程。加强与试验单位的沟通,统筹协调解决登记试验过程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并请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省化工院及其他试验单位优先安排试验。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及时将项目实施和登记的有关要求告之企业,合力推进项目实施。

 

1.2  积极争取,注重创新突破

2014年,在各级财政扶持资金普遍压缩的情况下,特别是省里提出“省级政府部门一般不再直接向企业分配和拨付资金”新要求的大背景下,我们的项目不减反增,从上年的400万增加到600万,充分反映了省里对该项目的重视和支持,也说明了特色作物农药登记扶持符合公共财政方向,是需要政府推动的公益项目。调研时,生产上普遍要求加快乙基多杀菌素在杨梅果蝇、吡唑醚菌酯与代森联复配剂在杨梅褐斑病、虫螨腈在桑树尺蠖上的登记应用。为此,积极争取省财政部门的支持,对生产上急需、防治效果好、安全性高的外国公司的几个农药产品列入登记扶持对象,采取补助试验环节,分别由省内单位牵头承担落实残留和药效等试验,由企业登记后应用生产。这既是对该财政项目的补充完善,也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创新。

 

1.3  制定规划,注重科学引领

浙江省特色作物点多面广,病虫防治上登记农药的历史欠账多,通过短期内项目实施,特色作物上缺药少药的局面还无法得到根本扭转,需要稳定的扶持政策,更长时间的项目实施,发挥连续积累效应。2014年,我们开展了全面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向科研院校和管理推广部门的栽培、植保、农药等方面的专家、基层一线农技人员、农药经营、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了解情况,基本掌握了杨梅、草莓、蚕桑、茭白、中药材、食用菌、枇杷、山核桃等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布局、产值、病虫种类、防治用药等有关情况。基本摸清了浙江省特色作物上需登记的防治对象、登记农药种类和数量,并制订浙江省特色作物用药发展5年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特色作物农药登记财政补贴扶持项目的实施。

 

1.4  加快登记,注重示范应用

目前,已有近20个农药产品在特色作物上完成登记工作。其中2013年底登记了4个产品,分别为松脂酸钠30%水乳剂、松脂酸钠20%45%可溶粉剂防治杨梅介壳虫,吡虫啉70%水分散粒剂防治杭白菊蚜虫。2014年评审通过了4个产品,分别为二嗪磷5%颗粒剂防治白术小地老虎,井冈霉素A 8%水剂防治杭白菊叶枯病、根腐病,井冈·嘧苷素6%水剂防治白术白绢病,醚菌酯30%可湿性粉剂防治草莓白粉病。20151月份评审通过了9个产品,分别为喹啉铜33.5%悬浮剂防治杨梅褐斑病、杨梅介壳虫,甲维盐5.7%水分散粒剂防治茭白二化螟,噻嗪酮65%可湿性粉剂防治茭白长绿飞虱,咪鲜胺25%乳油防治茭白胡麻斑病,井冈霉素20%可溶粉剂防治白术白绢病,甲维盐2.3%乳油防治元胡白毛球象,喹啉铜50%可湿性粉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防治竹子蚜虫。最近,吡蚜酮50%可湿性粉剂防治桑树蓟马等多个产品已完成了登记试验。通过典型示范和面上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已登记药剂推广应用,在黄岩、金华、丽水、桐乡等地建立杨梅、中药材、杭白菊、茭白等特色作物安全用药示范区,带动面上应用面积约50万亩次。

 

2  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作物上需登记农药远不够

通过3年的项目实施,尽管已立项支持了84个农药产品登记,但涉及到杨梅等14类特色作物、50个防治对象,大多数防治对象上仅立项登记了1个药剂(表1)。且特色作物上需要防治的病虫种类很多,大多数防治对象尚没有立项登记。以杨梅为例,生产上需大面积防治的病害有灰霉病、白腐病、褐斑病、炭疽病、锈病、癌肿病、赤衣病、干枯病、枝腐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凋萎病等10多种;需大面积防治的害虫有果蝇、介壳虫、天牛类、卷叶蛾类、蓑蛾类、其他蛾类、粉虱、蚜虫、蜗牛、小地老虎、白蚁等10多种:而目前立项的仅有褐斑病、灰霉病、果蝇、介壳虫22虫,大多数防治对象仍没有登记药剂。其他特色作物具有同样的情况,需登记药剂数量与生产需求还有差距。

 

1  20122014年浙江省特色作物农药登记的防治对象和数量

作物种类

防治对象

登记农药数最

杨梅

褐斑病、灰霉病、介壳虫、果蝇

10

草莓

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蚜虫、红蜘蛛、斜纹夜蛾

17

桑树

桑毛虫、桑尺蠖、桑蓟马

5

茭白

胡麻斑病、锈病、二化螟、长绿飞虱

8

铁皮石斛

软腐病、炭疽病、介壳虫、蜗牛

11

杭白菊

叶枯病、根腐病、夜蛾类、蚜虫

6

白术

白绢病、根腐病、立枯病、小地老虎

5

元胡

霜霉病、菌核病、白毛球象

3

贝母

黑斑病、灰霉病、地下害虫

4

枇杷

炭疽病、角斑病、胡麻色斑病、舟形毛虫、黄毛虫

5

小葱

锈病、潜叶蝇、根蛆、甜菜夜蛾、蓟马

6

芋头

软腐病、斜纹夜蛾

2

雷竹

蚜虫

1

山核桃

干腐病

1

  

2.2  农药生产企业登记意愿仍不强

特色作物上登记农药产品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药市场容量小。特色作物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农药市场空间不大,利润不高;且特色作物上用药风险大,一旦发生药害或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赔付金额大,企业难以承受。二是投入产出比不高。农药登记周期长、试验成本高,登记一个药剂,即使扩作登记,也需要开展室内毒力测定、安全性评价、田间药效、残留等试验,完成系列试验至少23年,投入试验经费40万~50万元,在农药市场容量不大的情况下,多数企业不愿花费人、财、物力在特色作物上登记农药产品。三是农药使用与登记脱节。尽管我国农药法律法规要求,未经登记农药不得使用,但特色作物上登记药剂少或没有药剂登记,生产上又需要使用药剂,造成特色作物上使用的大多数药剂均未登记。这也进一步挫伤了企业的登记积极性。四是登记扶持的力度还不大。目前,浙江省特色作物农药登记的补贴标准为登记试验费用的一半,企业还需投入另一半的登记试验费用,有些特色作物如铁皮石斛等名贵中药材上登记试验费用则更高。综上所述,企业在特色作物上登记药剂的意愿仍不强。

 

2.3  农药登记试验进程速度还不快

从登记速度来看,总体进程还不快。2012年立项27个产品,目前完成17个产品的登记试验,两年时间的完成率约为63%2013年立项25个产品,才完成了几个产品的登记试验;2014年立项32个产品,由于下达时间早,速度明显加快。同时,特色作物区域性强,面积小,基础研究相对少,有些病虫害发生危害规律不清,防治用药仅凭生产上的经验,这也是制约登记试验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戊唑醇25%水乳剂、戊唑醇40%悬浮剂、戊唑醇430/升悬浮剂,2012年立项用于草莓白粉病防治,试验后发现戊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在草莓开花结果期防治病害易引起药害:2013年对铁皮石斛软腐病立项登记药剂,然而不同地点发病症状相似,但病原是否一样还需进一步研究鉴定;2014年对茭白锈病立项登记药剂,但由于病原分离与室内培养难,室内毒力测定难以开展;特色作物不同种植模式下,病虫发生危害差异性很大等。这些因素制约了登记试验的进程,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解决。

 

3  加快特色作物农药登记的推进措施

3.1  在项目立项上,按规划、快推进,早立项,早实施

积极争取省财政部门支持,延长专项实施年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谋划特色作物农药登记财政扶持项目库建设,每年计划储备立项扶持3040个药剂产品的登记,力争通过35年努力,登记产品基本覆盖浙江特色作物主要病虫。精心制定特色作物用药发展5年规划,并组织论证,进一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根据规划,以解决农业生产“有药用、用好药、科学用”为主攻方向,按照生产急需、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公共财政支持方向,立足浙江农药生产企业,统筹国内外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推进特色作物农药登记项目实施。根据规划,每年尽早开展调研,综合考虑浙江特色作物种植面积与产值、病虫害种类、拟登记农药品种和数量、登记试验费用、农药企业登记意向等因素,按因素分配法尽早确定当年项目,做到早立项、早实施,为加快登记进度奠定基础。

 

3.2  在项目执行上,抓规范、抓进度,早登记,早应用

  在项目申报、评审、公示、下达等全程坚持公开透明,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在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补贴流程,减少特色作物农药登记的审批环节,缩短流程,节约成本和时间。同时,争取更大投入,提高补贴标准,单个农药产品登记试验补

贴争取提高到25万~30万元,对原创性强、生产作用大的农药,补贴标准还可再提高,进一步调动企业在特色作物上登记农药的积极性。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产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和农药企业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特色作物用药登记步伐。组织省“三农六方”专家开展特色作物病虫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等基础研究,为加快项目进度提供技术支撑。在项目执行上,强化项目实施,加强监督检查,加快项目进度,力争通过35年努力,在特色作物上完成100个药剂登记试验,做到早登记、早应用、早出成效。

 

3.3  在绩效管理上,重考核、重激励,保障资金安全

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措施。目前,省里正在制定出台《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特色作物农药登记财政补贴专项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子项的管理范畴,进一步明确了资金分配、下达和使用管理,对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此,我们将制定特色作物农药登记财政补贴专项的绩效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并尝试采用第三方机构、专项重点抽查等方式,开展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加强考核,加大激励,将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安排专项的重要依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并尝试建立项目主体黑名单制度,对检查中发现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责任主体列入黑名单。探索项目实施与绩效挂钩,使之成为长效机制,确保特色作物农药登记补贴项目得到更加规范、更长期限的实施,进一步保障项目资金安全、提高项目效益。

 

3.4  在登记应用上,建示范、抓推广,加快成果转化

  加快已登记的安全、高效农药在特色作物生产上应用,是推进成果转化最有效的措施。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对已登记药剂的宣传、培训及推广应用与示范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积极争取科研支持,加强省“三农六方”和市县推广技术力量的协作,加强农药应用技术研究与集成,加快相应的技术规范、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开展有关暴露风险和膳食风险等风险评估工作,为特色作物安全用药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加大农药市场的执法监管力度,加强农药使用法律法规和“两高”司法解释宣传,严厉打击违法使用农药的行为,促进农药科学使用,营造法治的公平环境,维护企业在特色作物上登记产品的合法权益。通过科研协作、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市场执法、建立示范区等方式,以点带面,带动这些已登记农药产品在全省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巩固项目成效,切实解决特色作物安全用药难题,保障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特色作物产业健康发展。
农药快讯, 2015 (14): 27-28;7.
tag: 浙江省特色作物用药登记进展及推进措施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5674.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