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2015年农药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1号会议室举行。中国农药企业科研领军人、跨国公司代表、行业众多单位领导及经销商代表汇聚一堂,分享科研成果。此次会议共发布8个新产品、5项新技术。大会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杨光亮主持。
先正达新产品介绍——福亮、绿妃和卢迈克斯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作物方案部袁天文总监简要介绍了先正达在中国的投资情况,重点推荐了先正达在中国获得登记的最新产品福亮、绿妃、卢迈克斯。
袁天文总监介绍说,中国是广谱杀虫种衣剂福亮(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的全球首发国家。福亮是溴氰虫酰胺与噻虫嗪的复配产品,登记作物为玉米,已登记靶标是蛴螬和蓟马,正在登记用于防治地老虎和甜菜夜蛾。其对玉米种子安全,能有效控制玉米苗期多种虫害,提供全面的虫害防治谱,并能够提高玉米成苗率,确保一播全苗。绿妃(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是由吡唑萘菌胺和嘧菌酯复配而成的杀菌剂,登记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正在登记用于防治豇豆锈病、番茄灰叶病、香蕉叶斑病等。绿妃中两种有效成分强强组合,优势互补,对真菌不仅具有防治高效、持效期长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杀菌谱广的特点。卢迈克斯(38.5%硝·精·莠去津悬乳剂)是硝磺草酮、精异丙甲草胺、莠去津三元复配产品,添加了安全剂解草啶。其登记用于春玉米田防治一年生杂草。卢迈克斯具有超宽的杀草谱,可防治几乎所有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苘麻有特效。这是个创新的玉米田除草剂,为作物安全性创立了全新的标准,播后一次施药,能够控制整季杂草。
创制高效杀菌剂丁香菌酯
丁香菌酯是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发现,与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现已获中国、美国、日本发明专利。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刘长令教授是新农药创制方法——中间体衍生化方法的提出者。丁香菌酯就是利用该方法合成的一个品种。刘教授介绍说,丁香菌酯以乙酰乙酸乙酯、溴丁烷、间二苯酚以及嘧菌酯的关键中间体为原料,通过3步反应合成得到。其原料易得,步骤短,操作容易。丁香菌酯结构新颖,性能优异,在农业领域具有杀菌、杀虫、抗病毒、促进植物生长作用,在医药领域具有抗肿瘤活性。10年试验结果证明,丁香菌酯对苹果树腐烂病、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防效显著优于嘧菌酯;对黄瓜霜霉病、油菜菌核病的防效与嘧菌酯相当;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显著优于咪鲜胺。此外,丁香菌酯对所有测试作物均安全。目前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已获准登记,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丁香菌酯悬浮剂已进入田试阶段,用于黄瓜、苹果树、葡萄等。
ENN超临界氧化技术处理危险废物介绍
超临界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很有前景的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环保技术。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的ENN超临界氧化技术具备了国际领先水平,已经在污泥、危废、难降解废水处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超伟博士与参会人员分享了公司超临界氧化技术的7年开发之路,介绍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超临界氧化技术以超临界水作为化学反应介质,能够将各种有机废水和废物进行彻底处理,最终得到CO2、氮气、清洁水以及惰性灰渣。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超临界氧化技术在液态条件下处理有机废物,进行氧化反应,反应过程采用自热,无需外部热源;能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反应彻底,有机物降解率高,出水可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无其他气态污染物排放;灰渣产量低,不产生废盐。但李超伟博士也分析了该技术的一些缺点,如设备一次性投资较高,高温、高压,对材料要求较高,以液氧为氧化剂,安全运行管理要求严等。
该技术为农药行业危废品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环境和社会效益彰显。
新烟碱类杀虫剂哌虫啶
新烟碱类杀虫剂因其杀虫活性高、杀虫谱广、对哺乳动物毒性低等优点,成为农药创制研究的热点领域。据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其文工程师介绍,新烟碱类杀虫剂哌虫啶是华东理工大学采用先导化合物优化设计技术,进行分子对接研究创制而得的。克胜集团是我国吡虫啉等新烟碱类农药的生产基地,具备开发新烟碱类农药的优势。他们与华东理工大学签订技术转让合同,独家开发哌虫啶。目前,哌虫啶已完成活性测定、田间药效、毒理、残留、工艺开发等多项研究,其单剂及复配制剂已进入田试阶段,也已获生产批准证书。
稻清®——巴斯夫创新型的水稻产品
1993年,吡唑醚菌酯由巴斯夫合成,目前在全球超过110个国家登记。其具有很好的广谱性,能够防治多种病害,同时因为具有植物健康功效,为农户提供更多的收益。吡唑醚菌酯不具致癌、致突变、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对鸟类、哺乳动物、陆生动植物安全,但其对水生生物(鱼和大型溞)有较高急性毒性。吡唑醚菌酯在旱地作物上使用安全,但在水田上使用时有风险。巴斯夫决定在水田中不推广常规吡唑醚菌酯制剂,转而开发创新性方案。
巴斯夫有限公司亚太区研发总监Edson Begliomini先生说,稻清®(10%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是巴斯夫的研究人员利用高科技技术为稻农量身定制开发的吡唑醚菌酯水稻剂型。稻清®所独有的微胶囊技术可确保有效成分在稻叶表面精确释放,产生最佳的稻瘟病防治效果,而少量落入稻田水中的胶囊将保持完整并沉入底泥,有效成分将被底泥中的微生物降解。与传统剂型相比,这种新的微胶囊技术更好地改善了产品的毒理学特性,提高了水生生物安全性,对环境更友好。稻清®为水稻病害提供了优异的防效,能有效防治叶瘟、穗颈瘟和谷粒瘟。此外,其持效期长达21 d,提供了灵活的防治窗口期。田间试验证明,稻清®和常规药剂相比,有更好的优势,即使在没有病害情况下,稻清®也能更好地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路富达®——植物病原线虫的克星
自从1743年人类发现小麦粒线虫,植物病原线虫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植物线虫可引起许多重要的病害,如大豆胞囊线虫病、蔬菜根结线虫病等。此外,有些线虫还能传播真菌和病毒。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开发部胡全胜经理介绍了杀线剂市场及主要杀线虫产品,重点推荐了拜耳新杀线剂路富达®。2012年,全球杀虫剂总市场为92亿欧元,其中杀线剂市场约为8.5亿欧元,占杀虫剂市场的9%。目前农业上防治线虫主要使用广谱、高毒的化学农药或熏蒸剂,登记的杀线虫产品共111个,有效成分主要有阿维菌素、噻唑磷、甲基异柳磷、灭线磷、克百威等,大部分为有机磷类农药产品。好的杀线剂不多或者有的农药品种未在该市场登记,很多线虫病没有进行防治。随着氨基甲酸酯、有机磷类农药和熏蒸药剂的限用或禁用,作物上的线虫将会越来越严重。
路富达®(氟吡菌酰胺)是未来线虫防治战略中的支柱产品,并有望成为该市场的领导者。路富达®具有全新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线虫线粒体中呼吸链复合体Ⅱ,从而干扰其呼吸作用。路富达®在土壤中多分布在线虫为害土层,对多种植物病原线虫防治效果优异。和现有杀线剂相比,其毒性较低,环境相容性更好。路富达®可用于多种作物防治多种植物病原线虫,并可兼治地上真菌病害。其用药量较低,持效期较长。
烟嘧磺隆新工艺技术报告
烟嘧磺隆为内吸性、传导型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田除草。20世纪80年代末,烟嘧磺隆由日本石原产业和美国杜邦联合开发。2007年,烟嘧磺隆专利过期后,迅速成为国内外农药企业开发的热点产品。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对烟嘧磺隆进行产业化开发,逐步优化工艺流程,降低成本。据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韦能春技术总监介绍,目前公司拥有年产1,000吨烟嘧磺隆的生产能力。生产过程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精确控制,保证了生产工艺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目前,京博农化以2-氯烟酸、二甲胺盐酸盐为原料,在合适的溶剂以及催化剂存在下一步合成2-氯-N,N-二甲基烟酰胺(烟酰胺),该步工艺简单,收率稳定,设备占用较少。接着采用Na2S路线生成2-氨基磺酰基-N,N-二甲基烟酰胺(烟磺酰胺),该工艺所用原料价格较低,反应较稳定,“三废”处理工艺相对简便。工业化后,该步收率有一定的提升。关键中间体2-[(乙氧羰基)氨基]磺酰基-N,N-二甲基烟酰胺(胺酯)由烟磺酰胺在缚酸剂片碱存在下合成。该步反应以水为溶剂,常温合成,成本较低,生产采用自动化精确控制,产品纯度在98%以上。最后关键中间体胺酯与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进行缩合得到产品。产品的含量和收率均较优。
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的研制及产业化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高效、广谱,对大部分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活性,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水分散粒剂使用方便,无粉尘飞扬,对使用者安全,对环境友好。与悬浮剂相比,其稳定性更好,贮存、运输更方便。
基于以上背景,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工艺进行了研究探索。公司姜成义工程师介绍了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工艺探索、配方研发以及产业化情况。根据干法造粒技术中3种主要工艺的特点,确定采用流化床造粒法制备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该工艺得到的水分散粒剂粒子外观为球状,有效成分含量为 (50±2.5)%、水分≤3%、pH值6~9、粒度 (20~60目) 90%、细度(过45 μm试验筛)98%、崩解时间≤120 s,热贮稳定性合格。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对纹枯病有较好防效,但安全性试验显示,其对苹果树生长有影响。目前该产品已采用示范园、观摩会等形式进行推广应用。
新型可分散油悬浮剂产品与技术
可分散油悬浮剂是个新兴剂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聚焦于此。陶氏益农亚洲(南亚)制剂研发经理徐建平先生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可分散油悬浮剂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和登记情况,分享了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方案,分析了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开发成功的原因。
至2014年底,在所有有效登记中,可分散油悬浮剂仅占1%,远低于乳油的占比(6%)。2014年登记的可分散油悬浮剂产品数量约占登记制剂总数的4%。从中可以看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开发在增加。
可分散油悬浮剂产品开发需要考量以下3个指标:① 倾倒性,确保产品容易倒出;② 分散稳定性,确保产品用水稀释后能均匀分散;③ 贮存稳定性,确保产品质量。要了解这些开发指标,关键是要了解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微观结构,而了解微观结构最可行的方法是流变性。改变产品流变性通常通过添加流变改良剂来实现,但流变改良剂与其它组分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而且难以预测的,所以一个成功的可分散油悬浮剂产品是需要仔细评估表面活性剂与流变改良剂间的相互作用,考虑两者是协同增效还是拮抗作用。
此外,制备工艺也会对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理化性能有显著影响。试验证明,相同组成、不同制备工艺制得的可分散油悬浮剂经冷贮后,制剂外观截然不同。稻杰(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是高活性水稻除草剂,是陶氏益农成功开发的一个案例。其采用精选的溶剂体系(内加增效剂),并在配方中添加优化的流变改良剂,有效改善了制剂的稳定性、分散性及倾倒性。
二维码在农药中的应用
目前,我们可以在市售的杜邦、拜耳、巴斯夫、先正达产品上看到防伪追溯标识以及二维码,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也关注到这方面的管理。
励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龙先生介绍说,励元科技主要业务包括农药的科技化管理,产品的防伪、追溯渠道的管理。二维码作为互联网的一个入口,是信息传递的一个介质,引领了农药企业的变革。它的特点是信息容量比较大,而它的编码窗口比较小,能满足生产线生产需求。它应用在农药行业中有3个作用:① 可以辨别商品真伪;② 起到产品说明的作用,它替代了传统的说明书,具有更丰富的信息表达方式;③ 产品和消费者的互动,对我们产品升级有个好的作用。
不同的产品包装、不同的包装层级,均可以采用二维码的赋码形式。每一层级的编码均可涵盖从原材料—生产过程—库存动态—销售地区—销售对象等信息。二维码的表现方式有一体化附着、设备附着以及标贴附着等。基于二维码的应用,企业可直接获取到销售渠道中的货物流通信息,包括渠道库存、货物流向等数据,以便于企业更好地安排生产计划。对于农户来说,可以得到更多的服务,如产品推荐、用药指导及门店查询等。
悬浮剂开发难点中的助剂解决方案
陶氏化学工业解决方案业务部主要工作内容是整合陶氏化学旗下多元化的高效、环保助剂,辅以领先的研发技术以及丰富的产品线组合,满足农药行业对于配方的需求。
陶氏化学工业解决方案业务部钟玲经理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先进的作物保护助剂解决方案,介绍了用于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悬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水分散粒剂、水剂上的明星分散剂、乳化剂产品,包括Tergitol W-600、Dowfax D-800、Duramax D-305和Duramax D-518等。
会上,钟玲经理分享了他们在悬浮剂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以及针对这些难点提出的解决方案。针对原药难润湿,在悬浮剂中添加异构醇烷氧基润湿剂,提高润湿速率、润湿效果等。针对研磨效率低下,使用高电荷密度的助剂,以提高研磨效率,缩短研磨时间,延缓制剂沉降。针对原药熔点低,采用嵌段聚醚类分散剂,并精确控制研磨温度,以提高分散和乳化性能,增加空间位阻。针对原药水溶性高,选用高分子聚合物分散剂并控制研磨粒径,以降低体系黏度,增加空间位阻及静电排斥作用。
钟玲经理的报告对制剂开发人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相信,领先的研发技术以及丰富的产品线组合,一定能推动中国农药制剂行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农药快讯, 2015 (22): 15-1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