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形的蚜虫,难以想象的强大!
更新时间:2016-08-16 点击量:1167

  蚜虫俗称“腻虫”、“蜜虫”,属于同翅目蚜科,是一类植食性昆虫,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刺吸式昆虫之一。大约有250种对农林作物和园艺观赏植物构成严重危害,其中蔬菜上的蚜虫种类最多,但经常造成为害的种类主要是桃蚜、瓜-棉蚜、豆蚜、萝卜蚜、甘蓝蚜。按寄主作物划分,在十字花科作物上主要是桃蚜、萝卜蚜和甘蓝蚜;在瓜类作物上主要是瓜-棉蚜;在豆类作物上主要是豆蚜;在茄科作物上主要是桃蚜。

 

1  危害特点

  蚜虫具有刺吸式口器,以成虫或若虫的形式遍布在叶片正反面,有时喜聚集于嫩茎、花蕾和花朵上。通常以口针刺破植物组织取食汁液,容易造成植株生长畸形;其分泌产生的“蜜露”,往往会影响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诱发多种真菌性病害“煤污病”;蚜虫更是蔬菜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其间接危害远远大于自身取食的损失。蚜虫直间接地危害十字花科、茄果类、豆类等多种蔬菜。

 

2  主要习性

2.1  生殖习性

  营孤雌胎生和有性卵生两种方式,在北方露地、保护地和南方亚热带地区孤雌胎生是主要繁殖方式。温带和寒带地区在秋季天气转冷的季节产生有翅蚜迁飞到越冬寄主植物桃树(桃蚜)、花椒、木槿(棉蚜)上,产生两性蚜,雌雄经过交配后产下越冬卵越冬,来年春天卵孵化出小蚜虫,称其为干母。该干母产生的后代在越冬寄主上繁殖数代后(大约2个月)迁往其他寄主,进入秋季之前决不回迁。

 

2.2  越冬习性

  该虫在南方亚热带地区可周年繁殖,没有越冬现象。在北方地区有两种方式,一是有性蚜产卵后在越冬寄主桃树(桃蚜)、花椒和木槿树(瓜-棉蚜)上越冬;二是在不加温的保护地中,当环境温度低于发育所需温度时即在保护地里面越冬,或在露地背风向阳的温暖地带如风障(桃蚜)越冬。

 

3  难以防治的原因

3.1  蚜虫的生长发育很快

  出生后,在适合的温度条件下,经过4天左右即可发育为成虫,成虫进行孤雌生殖,而且生殖期长达2~3个月。蚜虫成虫繁殖量大,在适合的温度下一天就可以产10多头。

 

3.2  保护地温室环境优越

  大部分蚜虫在干燥、高温条件下发育速度快,且繁育周期短、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严重,保护地内更适合蚜虫的发育,合适条件下可周年繁殖。蚜虫发生量大,每年可发生几十代,并可进行孤雌生殖,这个特性保证它在适宜温湿条件下迅速扩大种群数量。

 

3.3  有翅型迁飞和蚂蚁的"共生"

  当空间和营养不足时,经孤雌生殖会产生批量有翅型个体,迁徙至同种或近种植物上扩大危害。蚜虫分泌的蜜露是蚂蚁的最爱,蚂蚁的出现还会指引着蚜虫的行踪。

 

3.4  抗性增强

  蚜虫的防治长时间依赖于化学药剂,目前已对多种药剂产生了高抗性,导致化学防治效果较差。

 

4  蚜虫的综合防治方法

  蚜虫危害大,单纯的依赖化学防治效果差,我们必须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多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4.1  农业防治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其抵抗蚜虫侵袭的能力;净苗移栽,避免蚜虫随苗转移;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摘除蔬菜老叶和有虫叶片;尽早清理已收获的瓜果蔬菜和病残体,集中销毁;实行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尽量远离桃、杏等果园和十字花科蔬菜田,以减少蚜虫在多寄主之间扩散。

 

4.2  物理防治

4.2.1  黄板诱杀

  利用蚜虫对黄色的强趋性,可以在大棚内悬挂黄板诱杀。可用废纸盒或纸箱板裁成30厘米×40厘米大小,漆成黄色,晾干后涂上机黄油油膏自制成粘虫板,每亩挂放30~40块,要求黄板底部与植株顶端相平,视粘虫板的粘性定期涂刷油膏或换板。

 

4.2.2  银灰膜避蚜

  银灰色对蚜虫有较好的忌避作用,可在蔬菜田间悬挂银灰色塑料条或用银灰色地膜覆盖蔬菜来趋避蚜虫。

 

4.2.3  使用防虫网

  在棚室的进出口、通风口处安装60目防虫网,可有效阻止棚外的蚜虫、粉虱等害虫迁入棚内。

 

4.3  天敌防治

  蚜虫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捕食性天敌,如异色瓢虫、食蚜蝇等和寄生性天敌蚜茧蜂等,在生产中我们可以人工扩繁后释放或营造适生环境保护天敌,进而控制蚜虫种群数量。已有天敌商品在生产上应用。

 

5  化学防治

5.1  苗期预防

  移栽前1~2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00~2,500倍液喷洒幼苗,确保叶片均匀受药,兼顾到苗下土壤或基质上,每平方米苗床喷洒药液500毫升,对蚜虫、白粉虱、潜叶蝇、蓟马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能有效预防蔬菜病毒病;或定植后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灌根预防。

 

5.2  烟熏法

  保护地栽培,每亩用3%高效氯氰菊酯烟剂400~500 g或15%异丙威烟剂250~300 g熏烟防治,把烟剂均分成4~5堆,于傍晚点燃,闭棚熏8~12小时后及时通风。

 

5.3  喷雾法

  在蚜虫低密度下或发生初期,可选用20%啶虫脒可溶粉剂5,000倍,或10%烯啶虫胺水剂1,000~2,000倍,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施药时应着重喷洒叶片背面、嫩茎等部位,从上到下细致用药;更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蔬菜卫士)


农药快讯, 2016 (15): 55-56.

tag: 蚜虫  噻虫嗪  吡虫啉  高效氯氰菊酯  异丙威  啶虫脒  溴氰虫酰胺  烯啶虫胺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7478.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