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3年,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联合调查了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6省70县(市)200块棉田和不同栽培模式下棉花烂铃病发生情况,田间试验评价了棉花品种对烂铃病的抗性,采用离体棉铃人工接种方法分析了棉铃烂铃主要病原菌的致病力分化情况。
结果表明: ① 所有调查的棉田均有棉花烂铃病发生,其中,棉铃疫病在各地发生最为普遍而且严重,仍属于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棉区的最主要的棉花烂铃病,其病原菌为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② 与春棉直播模式相比,3种套种模式均能显著减少棉花烂铃病的发生,其中麦∶棉∶西瓜=12∶2∶1种植模式的防效最好,减少烂铃72.96%。③ 河北、山东和河南三省审定的50个棉花品种对棉花烂铃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邯7860、邯棉103、锦科178、百棉1号和郑农棉4号等5个品种对棉花烂铃病表现了较好的抗性,单株烂铃低于3.0个。④ 苎麻疫霉在棉铃上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分化。
农药快讯, 2017 (10):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