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控策略
作者:杨玉丽 更新时间:2012-08-20 点击量:2788
    稻水象甲属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其危害大、防治难,一般造成水稻减产损失达30%~40%,严重达70%~80%,甚至绝收。今年首次传入我市,疫情在我市的2市5镇(处)16村发生,染疫面积68.26hm2。监测显示,目前疫情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在趋势,防疫形势十分严峻。为了切实抓好稻水象甲疫情应急防控工作,确保我市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务必掌握稻水象甲发生危害特点,提出应对措施。
1  稻水象甲发生危害特点
    稻水象甲食物复杂,寄主范围非常广泛。稻水象甲最重要的寄主植物是水稻,其次是禾本科、泽泻科、鸭跖草科、莎草科、灯心草科杂草。稻水象甲经过4个发育期:卵、幼虫、蛹和成虫。其中卵、幼虫、蛹期的发育要在水中完成,成虫具半水生习性。稻水象甲是以成虫在水田四周和林带禾本科杂草的根基部、落叶下、稻草、稻茬,以及住宅附近的草地内越冬。成虫一般在稻田有水后开始产卵。稻水象甲以成虫和幼虫危害水稻作物。成虫在幼嫩水稻叶片上取食上表皮和叶肉,留下下表皮,在叶表面留下一纵条斑痕。幼虫密集水稻根部,幼虫食根,在根内或根上取食,l~3龄幼虫蛀食根部,4龄后爬出稻根咬食根系。根系被蛀食后变黑或腐烂,引起断根,被害植株易倒伏、矮小、吸收能力弱、黄瘦、分蘖数明显减少、易造成僵苗。在秧田为害后,造成漂秧。传播途径很多,成虫可以短距离爬行和近距离飞行移动,靠风、水、稻草、稻草铺垫物运输作较远距离扩散。成虫有明显的趋光性,通过自然和人为传播。
2  稻水象甲防控应急技术措施
2.1  全面普查疫情,及早发现预警
    4月上旬至8月下句,全面开展稻水象甲疫情的普查监测工作。疫情普查可以采取踏查和田间详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铁路沿线、国道沿线、沿江沿河、丘陵傍山的水稻田进行普查,普查要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田,彻查稻水象甲疫情的发生分布区域、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等。踏查确定是否有稻水象甲危害症状,掌握疫情分布情况。
2.2  染疫稻田迅速进行化学防治
    一是抓好5月成虫和6月上旬大田第一代幼虫防治。选用醚菊酯、丙溴磷、毒死蜱等进行防治;二是注重防治大田新一代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新一代稻水象甲成虫进入盛发期,结合防治稻田其它害虫,选择下午五时左右喷药进行防治。
2.3  严禁带虫移栽
    为了降低防控成本,提高防效,已发生的秧田的秧苗要先防再移栽。
2.4  推广统防统治
    疫情来势猛,群众防控基础差,开展统防统治是彻底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发挥应急机防队、植保专业服务队、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功能,搞好统防统治工作。
2.5  加强检疫,严紧封锁
    制定切实可行的检疫办法,封锁发生区,监管缓冲区,保护非发病区。发生区的稻谷就地加工食用,稻壳就地烧毁,严禁运出;商品包装物及填充料不得使用稻秆、稻壳等以及作物秸秆。不得用未经灭虫处理的稻草、玉米秸秆等寄主植物加工草帘等制品;被污染或从疫区驶出的交通工具尤其是车厢及车灯缝隙处要喷药消毒。
2.6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办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建专班,召开防控工作会议,迅速推进各项防疫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必要的疫情扑控应急工作经费;二是落实防控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防控责任,把防控工作责任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并实行责任追究;三是强化检查督办。组建督导专班,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及时公开督导情况。对因组织领导不力、防控措施不实造成严重损失的,要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联防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四是疫情实行日报制。
tag: 稻水象甲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控策略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990.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