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获悉,中化集团正在谋求收购先正达的种子业务部门。
先正达是世界第三大种业巨头,2014年的种子业务销售额为31.55亿美元,仅次于孟山都和杜邦先锋。而与其他国际农化巨头不同的是,先正达多年专注农业领域,在农化植保领域稳坐头把交椅,是世界第一大农化巨头,2014年销售额113.8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0%。
先正达在近两年频频爆出被收购消息,陶氏化工、巴斯夫和孟山都均对先正达的种子业务表示过兴趣,孟山都更是自2014年6月起,连续提出三个收购方案,不断提高收购价格,然而均被先正达拒绝。
然而,先正达也并非铁板一块。
根据Sanford C. Bernstein此前对接近100名现在及以前的先正达投资者进行的调查,其中约92%的投资者看好孟山都的邀约协议。而且,受到全球农化竞争加剧和经济下滑的影响,先正达近两年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从2013年起,先正达即推出“加速经营杠杆作用项目”,旨在削减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与利润率。2014年11月,先正达在全球裁员1,000人,还对部分岗位进行了调整降薪,以此实现2015年约2.65亿美元成本节约。
中化将收购先正达种子业务?
虽然拒绝了孟山都的整体收购邀约,但处于危机感中的先正达在随后就宣布将剥离其花卉及蔬菜种子业务,出售荷兰恩克赫伊森业务部门,以此挽救自己核心业务的竞争优势。
据消息人士称,中化在近几年一直在与先正达方面接触,谋求对其相关业务的收购,这次孟山都高调收购的邀约与放弃,都并未影响中化集团与先正达的谈判脚步。
中化集团在业内被称为“中国的先正达”,是唯一经营化肥、种子、农药三大农业投入品的中央企业,旗下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国农资行业的“国家队”和“主力军”。
早在2008年初,中化集团控股的中化国际即完成对孟山都公司东南亚6个国家及1个地区的酰胺类农药业务的全面收购,2012年,中化国际通过其控股的新加坡上市公司GMG收购SIAT公司35%股权,完成其在非洲版图的业务布局。
如果此次中化对先正达种子业务的收购能够成功,将是中国农化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毛学峰副教授多年研究国际农资市场,他认为中化收购先正达将为中国农资行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他指出,中国农业走出去,采取海外租地的方式是下下之策,我们更应该灵活运用参股、收购等股权合作或者战略合作方式,先参与进国际市场网络中来,学习国际一流企业的先进技术、营销手段与市场经验,再谋求逐步建立自己的全球网络,“先进场玩起来,再慢慢成长”。
中粮在这条路上就走在了前面。2014年10月,中粮宣布收购荷兰农产品及大宗商贸集团尼德拉51%的股权。而尼德拉是全球知名的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在世界18个主要进出口国家从事粮食分销和国际贸易业务,在南美粮源掌控能力和种子业务的核心技术方面占据优势。中粮这一举措使其得以迅速进入南美市场,取得了跻身国际级粮商俱乐部的入场券。
对先正达来说,与中化的合作也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目前,先正达在种子业务方面的最大竞争对手是孟山都,而亚洲、拉美市场既是给孟山都带来巨大现金流的市场,也是未来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战略性市场。如果能通过与中化的合作,进入亚洲市场,先正达就能够从孟山都的嘴边抢走一大块蛋糕,拓展自身在种子业务方面的市场空间。
然而,与先正达的合作也并非全无风险。毛学峰指出,目前我国即使是中化、中种这样的大型农化种子公司,和国际农资巨头相比都太过弱小,无论技术储备、市场网络还是国际市场占有率、影响力,都不具有竞争力。
“引狼入室”还是“与狼共舞”?
那么,中化和先正达的合作,会不会“引狼入室”,失去自身在农资、种子等战略性物资市场上的主体地位呢?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认为,“狼”已经来了,现在要做的是考虑如何“应战”。隆国强曾撰文称,今后中国农业需要的是全球战略,必须掌握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主动权和农业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而全球战略的核心战略包括:加速推进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农业资源,引领中国乃至全球农业发展,重塑有利于国内农业发展的国际农业规则,维护全球市场稳定。
而参与游戏规则制定的前提是,要先参与进这个游戏中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金三林指出,应通过参与全球农业市场竞争,提升我国涉粮涉农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应将大型企业作为我国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载体,鼓励企业通过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等方式,在境外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加工、仓储运输、市场营销,构筑以跨国经营为重点的全球粮油食品产业链体系,成为我国自己的国际大粮商,打破跨国农业公司的垄断,提升我国参与全球农业市场的能力。
是“引狼入室”还是“与狼共舞”?无论中化此次收购先正达是否能够成功,中国农企粮企参与国际农业市场竞争的步伐,都已经开始向前迈进。
(我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