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农药快讯:2021年第15期
  文章:22篇

六大外企长期压制2000多家国产农药?制剂创新、走精品化路线或成中国农药崛起良策!

作者:董玉 更新时间:2016-12-21 点击量:3205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农药生产和消费大国。一方面,我国农药企业数量众多,生产能力较强,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加工厂。另一方面,我国对农药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已经是世界农药第三大市场。

 

 

 

  但尴尬的是,多年来,我国高端农药市场几乎被外企特别是六大农化巨头的产品垄断。相反,我国农药产品普遍处于低端市场,在产品效果上与国际巨头有不少差距,同时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以低价竞争为主,企业和产品品牌较弱,利润也比进口产品低。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局面是由于我国在化合物研制方面较弱,专利化合物过少造成的。这种论调早已成为行业共识,也让很多国内企业理所当然地做农化巨头的跟随者,创新无从谈起。

 

  近年来,国内有一些企业开始另辟蹊径,转而走向制剂创新,在制剂上下功夫,用常规化合物研制出产品质量和应用效果堪比国际巨头的产品,走精品化路线,得到了种植户的广泛认可,也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可以预见,农药精品化将成为我国农药企业打造独特品牌和竞争力的关键,制剂创新也将成为我国农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农药效果由制剂决定

  十年前,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吴学民就提出了“农药精品化”这个观点。在他看来,农药的好坏,与2个因素有关:一是有效成分,包括活性、药效等;二是制剂,决定了一个药剂利用率和效果。一个好的农药成分,如果没有加工成好的制剂,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真正重要的是制剂,制剂决定了农药的效果。”吴学民说。

 

  原药是由化工厂合成的未经加工的高含量农药,多数为有机合成物质,是农药产品的有效成分,也是农药产品的“原料”。由于单位面积上需用农药原药量极少,加之大多数原药不溶于水,难以被直接粉碎而使用,必须将原药加工成制剂,提高分散性后才能有效、经济、安全地使用。也就是说,农药原药不能直接施用于农作物上,要想发挥出效果,必须加工成制剂。

 

  “制剂加工犹如厨师烧菜,原料固然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是加工。”上海农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一宾对此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指出,药剂性能、应用对象、环境条件不同,对制剂的要求也就不同。

 

  2015年12月,农业部首次公布了化肥、农药利用率数据,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利用率为36.6%,而欧美发达国家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农药利用率为50%~60%,比我国高15%~5%。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杜凤沛指出,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从产品本身来说,是农药制剂没有做到精细化研发,界面性质不好,造成在靶标植物叶面附着沉积差。

 

  如何判定一个农药制剂好与不好?吴学民认为有2方面,一是助剂的选择和使用,二是制剂生产工艺。安全、效果好的助剂和优良的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农药制剂一定是优秀的,也就是高质量的农药产品,使用效果和利用率自然更好。

 

我国农药产品与国外产品的差距,更重要是制剂水平的差异

  目前,我国农药制剂企业有1,500家,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农药制剂登记证有30,269个,数量庞大。但多年来,我国农药制剂企业规模偏小,多数企业追求登记证的多而全,真正上量的农药精品寥寥无几。

 

 

  据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数据显示,目前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的是六大农化巨头,他们的销售额从2011年的367.2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433.7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76.5%。相比之下,我国2014年总销售额超过10亿人民币的企业只有38家,在全国2,000家企业中,销售额不足1亿元的企业多达1,800家,前10家农药企业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10%。

 

  杜凤沛表示,国际巨头的销售额其实都是那些大单品贡献的。比如孟山都的草甘膦产品“农达”,自1976年上市以来,每年全球销售额高达10亿美元。反观国内企业,年销售额上亿元的单品屈指可数。

 

  这个差距,一方面是新化合物研发的差距,但在吴学民看来,更重要是制剂的差距。

 

  杜凤沛指出,农药制剂对农药利用率提升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我国农药制剂行业相对落后,在配方研发、加工设备、工艺水平和最终产品上与跨国公司有较大差距。

 

  草甘膦是最能说明国内外制剂差距的典型例子。草甘膦是孟山都发现的化合物,但多年来在全球主推的制剂产品只有一个“农达”(41%草甘膦异丙胺盐)。自2008年以来,我国成为全球草甘膦原药最大生产地,原药技术和孟山都的并无区别。同时,国内草甘膦制剂产品不断涌现,价格也比“农达”低,但很多种植户包括业内人士提到草甘膦产品,言必谈“农达”。同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原药几乎没有差异,还有价格优势,国产草甘膦为何竞争不过“农达”?

 

  “因为农达的除草效果更突出。”一种植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

 

  国内一大型草甘膦生产企业表示,在非正常环境下,“农达”的效果确实比国产草甘膦突出,主要原因是“农达”的助剂比国产的助剂好,使得“农达”在低温干燥等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发挥较好的效果。

 

  “这就是制剂造成的差距。”吴学民说。

 

一小批药企开始走精品化路线

  尽管国内多数农药企业还在走营销制胜的老路子,但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另类“企业,独辟蹊径,不在化合物研发上与农化巨头直接竞争,转而走向制剂创新,集中精力打造农药精品,走精品化路线,并很快赢得了种植户的青睐和行业的认可。

 

  惠州市银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银农科技”)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珠三角蔬菜区,蓟马是最难防治、抗药性最强的三大害虫之一。众多国外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的产品对蓟马防治也感到十分头疼。但银农科技的一款产品—“农舟行”(5%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却在防治蓟马上突围而出,效果突出,在豆角上施用后,5个小时后蓟马死亡率高达90%以上。

 

  吴学民是“农舟行”产品的指导专家,“农舟行”就是在其研发团队和银农共同合作下完成的。吴学民表示,“农舟行”的化学成分是常规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但“农舟行”却比同等含量的其他微乳剂产品效果优秀很多。

 

  据银农科技董事长钱炫舟介绍,“农舟行”自研发之初,就定位于高端产品。“进口农药的特点是优质高价,产品品质好,尽管价格高,但效果突出,农户愿意为此埋单。反观国内大多数农药企业,走的是低质低价的路线,农药产品价格虽然低了,但由于效果有限,农户使用的量多了,性价比不高,还容易产生抗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钱炫舟说。

 

  这些案例充分说明,通过真正的好产品来打开市场,构建企业品牌和核心竞争力,是最有效的手段。

 

制剂创新将成行业崛起的关键

  就目前来看,农药制剂的创新、研发,甚至精品化路线,将成为我国农业行业崛起的关键,也是大势所趋。这和我国新的农业形势有关。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的推进,我国耕地愈来愈集中到一部分专业种植户手里,种植大户正逐渐成为我国新的农业经营主体。与小散户追求便宜的心态不同,种植大户们舍得投入,看重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农药生产者的观念必须改变。

 

  另外,由于土地污染严重,我国已经提出了农药减量计划。其中一个措施就是提升制剂水平,提高农药利用率,从而减少农药用量。

 

  从农药行业来说,制剂研发和创新更加关乎到我国农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原药相比,农药制剂生产对环境影响较小。以草甘膦为例,草甘膦每生产一吨原药会产生5吨以上的废液,这些废液难以处理,且含有众多污染物,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相反,很多国际农化企业都是在我国低价购买原药,利用先进的制剂加工工艺和技术制成制剂,然后再以高价返销我国。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农业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近年来也开始呼吁并引导农药生产企业,减少低附加值的原药出口,增加高附加值的农药制剂出口。我国今年提出的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质造”,同样适用于农药行业。

 

  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价格放开后,在市场作用下逐渐走低;同时,随着信息透明化,农药经销渠道不断缩短,农药产品的净利润越来越低,那些依靠信息不透明和低价竞争来取得市场的农药同质化产品将日益失去生存空间。

 

  相比之下,高品质的农药制剂产品依然是稀缺产品,其有足够的溢价空间。杜凤沛指出,农药行业普遍不景气已经成为我国农药行业的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农药企业应该考虑优化手中的登记证资源,做精做细,打造几个高品质、差异化、有竞争力的产品,这应该是我国农药企业发展的方向。

 

  吴学民持有同样观点。他认为,我国农药企业应该摒弃以往的大而全、只追求总体规模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很容易复制,无法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应该有自身独特的竞争力和产品品牌,而把现有的产品品种做好,就够了。

(农财网农化宝典)

tag: 制剂创新  农达  农舟行  银农科技  草甘膦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other_detail_3583.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