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重要的流行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黄淮麦区发生也加重。该病害的发生除可导致小麦产量损失,还会导致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危害人畜健康。实践表明,采用将小麦品种抗性利用、田间耕作技术改进、杀菌剂的精准利用等关键技术进行集成的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技术,对赤霉病的防效可达80%以上,显著高于常规防治,而且小麦籽粒中的赤霉病菌毒素含量低于1毫克/千克,目前该技术已在多地进行了技术示范和推广,取得了较好效果。
选用具抗性的小麦品种 抗性品种利用和合理布局是小麦赤霉病防控的基础。目前生产上虽无高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但品种间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在赤霉病常发区,选用中抗品种,避免跨区域种植来自常发麦区的感病品种,以降低病害流行风险。
播期秸秆深耕和合理利用 秸秆还田粗放,可使大量未腐熟的秸秆残留在土壤表面,有利于赤霉病菌的生长和繁殖。为加快秸秆腐熟和减少秸秆土表残留,在小麦赤霉病发生和流行地区,建议实行秸秆深埋,通过土壤深翻将还田秸秆埋至20厘米以下土层。耕翻后进行相应的镇压处理,加快秸秆腐熟和减少病菌生长。有条件的地区提倡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病菌在田间的繁殖基质,压低菌量。
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 做好小麦田间沟系配套工作,做到排灌畅通,小麦生长后期雨后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保持田间低湿。小麦生长中后期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控制中后期小麦群体数量,创造不利于病害流行的环境。
扬花期合理用药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需以预防为主。在赤霉病常发区,应于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主动喷药预防。生育期不一致及抽穗扬花期如遇连续阴雨、大面积结露和多雾天气,隔5~6天再次用药,确保药剂防治效果。黄淮中北部、华北南部偶发麦区,抽穗扬花期如天气条件适宜病害发生,也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多菌灵或相应的混配剂等。药量需用足,氰烯菌酯的纯药用量需达每亩25克,戊唑醇的纯药用量需达每亩12克,多菌灵的纯药用量需达每亩50克。如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赤霉病菌已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地区,应停止使用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药,改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药防治。小麦穗期病虫害如白粉病、锈病和蚜虫等混合发生时,选用相应的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施用。防治时应采用低容量弥雾和常量喷雾,电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每亩用水量30公斤左右。
适时收获 小麦成熟后需及时收获,晾晒烘干,避免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湿度过高,导致小麦赤霉病菌继续生长和繁殖,产生毒素。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