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扩展蔓延很快,田间呈片状矮化,甚至死苗。小麦受害后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干粒重下降,有的形成枯孕穗、枯白穗。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茎腐性病害。幼苗受害后显著矮化,叶色变浅,底部叶片发黄,分蘖减少,似干旱缺肥状,拔出可见种子根和地下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次生根变为黑色,植株枯死。灌浆到成熟期这种症状尤为明显。潮湿条件下根茎变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黑脚”症状,最后造成植株枯死,形成“白穗”。剥开病株基部叶鞘,可以看到全蚀病特有的“膏药”状物。近收获时,在潮湿条件下。根茎处可看到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
全蚀病病菌是较严格的土壤寄居菌。土壤肥力不足发病重;施用铵态氮、增施磷肥能减轻病害;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展;晚秋或春季雨多年份发病重。在同一块地连续种植感病作物3~5年,全蚀病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将达到高峰,但出现这一高峰后,病害便逐年自然下降,这一现象称为全蚀病的自然衰退。
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土壤传播。小麦全蚀病病菌主要集中在病株根部及地上15厘米的范围内,麦收后病根茬大部分留在田间,土壤中菌量逐年积累,使病情逐年加重。二是粪肥传播。病菌能随麦糠、麦秸等混入粪肥中,这些粪肥如果直接还田或不经高温发酵沤制就施入田中,会把病菌带入,导致病害传播。三是种子传播。混杂在种子中的病株残体随种子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对麦种进行药剂处理可以预防全蚀病,适用药有硅噻菌胺、咯菌腈、戊唑醇、荧光假单胞杆菌等。采取播前深翻、施足有机肥、增施磷肥等农业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小麦全蚀病。注意带病麦糠、麦秸等不能沤肥,如需要时必须进行高温沤制。小麦3叶期、返青期、拔节期,用荧光假单胞杆菌、戊唑醇、烯唑醇等药喷雾,对全蚀病有一定防效,注意让药液淋透茎基部,轻病田3叶期可不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