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多发生在穗期多雨、气候潮湿的地区,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都有发生,其中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最为严重。赤霉病又名红头瘴、烂麦头、麦穗枯、红麦头,大流行年份病穗率在50%~100%时,可减产10%~40%;中流行年份病穗率在30%~50%时,可减产5%~15%,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同时病粒中产生的毒素还会引起人畜中毒,影响小麦的质量。
小麦赤霉病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以发病引起苗腐、穗腐、茎基腐和秆腐,其中以穗腐危害最为严重。穗腐表现在小麦扬花时,初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病菌子囊壳),用手触摸有突起的感觉,不能抹去,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引发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菌有禾谷镰孢、黄色镰孢、燕麦镰孢、梨孢镰孢和雪腐镰孢等5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禾谷镰孢,在我国,禾谷镰孢占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94.5%。禾谷镰孢除了可以危害小麦外,还可以侵染大麦、燕麦、水稻、玉米等多种禾本科作物。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同样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小麦赤霉病发生的轻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品种抗病性的强弱、菌源量和抽穗扬花期的天气条件等三大主要因素。因此,防治小麦赤霉病首先要选用抗耐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如苏麦3号、湘麦1号、鄂恩1号、万年2号、扬麦4号等,各地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小麦品种。2009年10月15日,江苏省农科院育成的小麦新品种生选6号通过国家审定,这是我国审定通过的第一个高抗赤霉病的小麦新品种。同时可以进行石灰水浸种和药剂拌种,用1%石灰水50 kg,浸麦种30 kg,一般浸1~2 d,浸后直接摊开晾干,然后播种;或者每亩用固体菌剂100~150 g,对水喷洒种子,拌匀晾干后播种;或用40%拌种灵100 g拌麦种50 kg。最好能够提早播种,尽可能避开4月下旬至5月中旬多雨或雾露的高温高湿天气。通过深耕压埋秸秆等病残体来减少病菌侵染来源。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氮肥后移,避免偏施,适当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加强健身栽培,以提高小麦的抗耐病能力。防止大水漫灌,及时开沟排水降渍,收获后深耕灭茬,以减少菌源。
化学防治是现阶段防控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手段。目前已经登记的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有2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30%己唑醇悬浮剂,10%苯甲·多抗可湿性粉剂,25%(30%、33%、36%、40%、46%、47%、50%、60%)多·酮可湿性粉剂,36%多·酮悬浮剂,24%(30%、32%、50%)吡·多·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500 g/L)多菌灵悬浮剂,25%(50%、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2%(60%)吡虫·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g/L(36%、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38%(40%)多·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70%)福·甲·硫磺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25%咪鲜胺水乳剂,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00 g/L戊唑·咪鲜胺水乳剂,50%多·福·硫磺可湿性粉剂,5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25%硫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70%)甲硫·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8%井冈·多菌灵悬浮剂,10%井冈·蜡芽菌悬浮剂,60%乐·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2%烯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氟环·多菌灵悬浮剂,0.4%(6%)低聚糖素水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42%咪鲜·甲硫灵可湿性粉剂,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生产上防治该病以多菌灵及其复配剂为主。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在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地区,宜换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烯肟菌酯等药及其混配剂。近10年来,国内外均一直在研究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等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小麦生长后期,赤霉病、蚜虫、白粉病、锈病等病虫混合发生,可几种农药混合使用,达到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的目的,也可以结合小麦“一喷三防”技术,选用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混合喷施,确保防治效果。
有调查结果表明,防治时期不同,赤霉病为害程度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初花期用药明显好于扬花盛期及其以后的用药效果。药剂防治的重点是小麦扬花期预防穗腐的发生,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小麦抽穗到灌浆期。一般当小麦扬花株率达到5%~10%时,应及时施药防控。第一次防控后若遇阴雨、雾露日时间长的天气,且白天气温高、种植了易感病品种、扬花时间长,病害有偏重流行的可能,应抓住阴雨的空隙抢时或提前防控,也可于雨后及时防治,视发病情况间隔5~7天防1次,连续用药2~3次,以确保防控效果。
(详细内容及更多精彩详见《农药快讯》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