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20年第9期
  文章:49篇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策略
作者:黑龙江省富锦市城东街道办事处 郑庆伟 更新时间:2020-05-26 点击量:500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水稻细条病,又名水稻条斑病,该病最早于1918年在菲律宾发现,是亚洲的热带、亚热带稻区及非洲中部稻区普遍发生和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系我国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之一。我国最早于1953年在珠江三角洲首次报道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危害,目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长江以南的四川、湖北、安徽、江苏、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海南等13个省(自治区)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以华南、华中和华东稻区发生最为普遍,且危害严重,引起稻株矮缩,叶片卷枯,影响灌浆,秕谷增多。近年来,随着南繁稻种的北运及病区调种的频繁和杂交稻的推广应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华东、华中局部稻区发生有显著上升趋势,且危害程度已超过水稻白叶枯病,一般流行年份可使水稻减产15%~25%,暴雨多的年份减产达60%,甚至造成水稻绝收,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为害症状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为害水稻叶片。在苗期至抽穗期叶面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病,以分蘖期至抽穗前期发病为多。叶片初期形成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后沿叶脉扩展成暗绿色至黄褐色纤细条斑,宽0.5~1 mm,长3~5 mm,呈油渍状半透明。湿度大时,病斑上出现许多细小的鱼籽状深蜜黄色菌脓,干燥后呈琥珀状,附于病叶表面而不易脱落。严重时,病斑增多而联合成长条形,局部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白色斑块。对光观察叶脉处可见透明长斑,后病斑逐渐扩展,整叶变为红褐似火烧状。发病重时,叶片卷曲枯死。

 

病原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原为薄壁菌门暗细菌纲假单胞菌科黄单胞属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水稻条斑黄单胞杆细菌。病菌除危害水稻外,还能侵染陆稻、野生稻。

 

  菌体杆状,大小(1.0~2.5) μm×(0.4~0.6) μm。单生,偶尔成对,但不呈链状,有1根极生鞭毛,能游动,无孢子,无荚膜。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在NA培养基上病原菌生长快,菌落常呈淡黄色,圆形,光滑,边缘规则,圆顶状,黏稠状,好气。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在病种和病稻草上越冬,是夏季初侵染源的主要来源。带菌种子播种后,病菌侵害幼苗的根及芽鞘,插秧时又将病秧带入本田,然后借风、雨、露水和灌水及人员走动进行传播,水稻分蘖末期最易感病。病菌也可通过灌溉水和雨水接触秧苗,从气孔或伤口侵入,侵入后在气孔下繁殖扩展到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并纵向沿叶脉扩展形成条斑。病斑上溢出的菌脓干燥后成小黄珠,可借风雨、露滴、水流及叶片之间的接触等途径传播,进行再侵染,引起病害扩展蔓延。在植株间,病菌只能短距离传播。种子传播是病原菌唯一的远距离传播途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于6—9月最易流行。不同年份间流行程度的差异主要决定于此期的雨湿条件。

 

发生条件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及轻重除与菌源、侵染力和致病力有关系外,还与寄主抗性、品种抗性、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

 

4.1  菌源基数

  越冬、越夏菌源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带菌稻草多,种子带菌率高,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初次侵染源广,通常稻田发病重,反之则病害轻。田间菌源量大,寄主或品种抗性差,在有利的气候条件下,发病严重。

 

4.2  寄主抗性

  同一水稻品种的植株在不同生育期的抗病性也有差异。通常苗期较易感病,成株期较抗病。

 

4.3  品种抗性

  不同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杂交稻种比常规稻种易感病,糯稻品种比籼稻和粳稻品种易感病。叶片宽而平展的品种较叶片窄而直立的品种发病重。叶片气孔密度较低及气孔开张度较小的品种较抗病。

 

4.4  温湿度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属高温高湿病害,温度、湿度对其发生流行有重要影响。气温在25~30℃,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有2~3 d的高湿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气温高于38℃时,病菌生长速度明显减缓,会抑制病情发展。

 

4.5  降水

  当菌源量较大时,降雨量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流行的关键因素。雨多、高湿,尤其是台风、暴雨或洪涝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则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易引起病害的暴发流行。稻区排水不良、雨涝以及漫灌可引起连片发病。

 

4.6  栽培管理

  通过切断传播菌源、管理稻田菌源、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的小气候及植株的抗病性而影响病害发生与流行。播种带菌种子,连作地块,或稻田长期深灌、串灌、漫灌的情况下易发病。另外,过施或迟施氮肥引起稻株抗病力下降,以及稻苞虫、卷叶螟及铁甲虫发生的地块发病较重。

 

综合防治策略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工作,要贯彻落实“减少菌源为主,适期用药防治”的植保方针,尽量采取农业措施控制病害发生,对非施药不可的,应根据生产有机稻米、绿色稻米使用农药的规定要求,选择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5.1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与传播最有效措施之一。要加强稻种调运检疫工作,杜绝或防范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蔓延、扩散传播。

 

5.2  农业防治

5.2.1  科学选用稻种

  引进水稻种子时,应淘汰感病品种,轮换选用抗(耐)病品种,控制病害发生,如龙粳29、宁粳15号、青华矮6号、桂31901、金优198、双桂36、晚籼361、湘早籼7号等品种。另外,要指导稻区合理布局水稻品种,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水稻品种,应选种抗源类型不同的稻种,减少病害的发生流行。

 

5.2.2  稻田栽培管理

  (1)消降菌源。① 整地前烧掉田间带病稻草和稻桩等病残体,消灭越冬、越夏菌源,压低初侵染源。② 提倡与大豆、甜菜、马铃薯、向日葵等非寄主作物实行轮作,消除或降低土壤中残留的菌源。③ 及时消灭稗草、野生稻等禾本科杂草,减少寄主,减轻病害传播、蔓延。④ 对零星发病的稻田,及早摘除病叶并烧毁,减少菌源。⑤ 水稻收割后,及时深翻稻田,将病菌埋入土中腐烂、分解,可减轻发病。

 

  (2)健株防病。采取旱育秧新技术,培育壮秧,提高秧苗抗性;合理施肥,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促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培育健壮稻株,增强其抗病力;合理稀插,实行东西向宽窄行条插,改善秧苗群体结构,保证稻田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增强稻种抗性,减轻病害发生;本田采用“花达水”插秧、深水护苗返青、浅水分蘖勤灌、分蘖末期深水控蘖、颖花分化期间歇灌、减数分裂期深灌、抽穗开花期浅灌、灌浆后及蜡熟期间歇浅灌等方式进行灌溉,使水气交替,以气养根,以水保叶,培育健株,提高其抗病力,减轻发病。

 

  (3)科学管理。实行单排单灌,不准串灌、漫灌,严防感病田的水流入无病田蔓延病害;不在早晨露水未干时进入稻田,慎防病田操作扩散至无病田;暴雨过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避免稻田积水诱发细菌性条斑病。

 

5.3  物理防治

  在水稻有效分蘖末期、颖花分化期和抽穗前5~7 d,适当适时撤水晒田至田面干燥微裂,抑制病菌生长。

 

5.4  生物防治

  可用活体微生物农药、微生物产物农药、植物源生物农药、矿物源农药防治细菌性条斑病。有4个施药阶段:在春季绿肥翻耕前,撒施生石灰50~75 kg/亩,改善土壤酸碱度,同时消毒杀菌;在播种前,用80%乙蒜素(抗菌剂402)乳油2 000倍液浸种48 h进行消毒,控制病害发生;在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前的分蘖中期或发生初期,用80亿芽孢/g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LW-6可湿性粉剂80~120 g/亩,或0.3%四霉素(梧宁霉素)水剂50~65 g/亩,兑水后均匀喷雾,隔7~10 d喷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在发病初期,用60亿芽孢/mL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悬浮剂500~650 g/亩,兑水50~60 L喷雾,隔7~10 d喷1次,视病情连防1~2次,兼防水稻白叶枯病。

 

5.5  化学防治

  应选用非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非四毒(剧毒、高毒、高残毒及慢性毒性)且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规定的高效、微毒、低毒、低残留等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前的苗期,用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均匀喷洒苗床,可阻止病菌侵入,同时可兼防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

 

  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前的分蘖期或稻田刚见零星病斑时,每亩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50~60 g喷雾,隔7~10 d喷1次,视病情连防2~3次,控制病害蔓延。施药时田间保持5~7 cm的水层,施药后保水5 d。也可每亩用10%丙硫唑悬浮剂90~100 mL均匀喷雾,视病情连防1~2次。

 

  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前的拔节期或发生初期,用20%噻菌铜悬浮剂125~160 mL/亩,或30%噻森铜悬浮剂70~85 mL/亩均匀喷雾,兼防水稻白叶枯病。

 

  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前的孕穗期、结实期或发生初期,用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60~90 g/亩,兑水后均匀喷雾,兼防水稻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

 

  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初期,用5%噻霉酮悬浮剂35~50 mL/亩均匀喷雾。施药时应避免药液飘移到其他作物上,以防产生药害。也可选用30%噻唑锌悬浮剂70~100 mL/亩,或3%辛菌胺醋酸盐可湿性粉剂215~265 g/亩,均匀喷雾,视病情连防2~3次。或用21.4%络铜·柠铜水剂400~600倍液/亩均匀喷雾,控害保穗。

 

农药快讯, 2020 (9): 62-64.

tag: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为害症状  病原  防治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3376.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