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明1,许永锋2,高宜明2,王泽浩2
(1.甘肃省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甘肃省张掖市植保植检站)
茄子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引起的茄子重要病害,一般造成茄子减产20%~40%,严重时减产60%以上。多年来,生产中防治该病主要使用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或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的单剂或复配剂,导致病原菌抗性逐渐升高,近年来防效大幅下降,亟需筛选新的防治药剂。为此,选择了8种对灰霉病病菌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且与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苯胺基嘧啶类等常用杀菌剂无交互抗性的杀菌剂(表1),开展了防治茄子灰霉病的田间药剂筛选试验,旨在为有效控制茄子灰霉病提供药剂参考。
表 1 供试药剂与试验设计内容
| 处理 | 药品名称 | 处理浓度 | 
| 1 | 62%嘧环·咯菌腈水分散粒剂[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1 500倍液 | 
| 2 | 25%嘧菌酯悬浮剂(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 1 000倍液 | 
| 3 | 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3 500倍液 | 
| 4 | 75%抑霉唑硫酸盐可溶性粒剂(以色列马克西姆化学公司) | 1 500倍液 | 
| 5 |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 3 000倍液 | 
| 6 | 0.3%四霉素水剂(辽宁微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800倍液 | 
| 7 | 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甘肃华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1 500倍液 | 
| 8 | 500 g/L 异菌脲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 | 750倍液 | 
| CK | 清水对照 | / | 
注:施药方式药液蘸花,把开花期的茄果弯入盛有药液的容器中,浸没花序5 s后取出,并将留在上面的多余药液轻轻振掉。每个药剂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蘸25个茄果。
1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药后7 d,处理3的防效最高,为76.72%,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1防效次之,为64.55%;处理6和8的防效最低,均为35.45%,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药后15 d,除处理3、8外,各处理防效均有提升。处理1、4和5这3个处理防效在70%以上,相互间无显著差异;处理8防效最低,为34.6%,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表 2 药液蘸花对日光温室茄子灰霉病的防效(P<0.05)
| 处理 | 药后7 d | 药后15 d | 药后30 d | ||||||
| 病果率/% | 病情指数 | 防效/% | 病果率/% | 病情指数 | 防效/% | 病果率/% | 病情指数 | 防效/% | |
| 1 | 2 | 0.67 | 64.55 b | 3 | 1.67 | 71.11 a | 8 | 4.67 | 89.11 a | 
| 2 | 3 | 1.00 | 47.09 d | 4 | 2.44 | 57.79 c | 13 | 9.89 | 76.94 b | 
| 3 | 2 | 0.44 | 76.72 a | 2 | 1.78 | 69.20 b | 9 | 4.89 | 88.60 a | 
| 4 | 2 | 0.89 | 52.91 c | 3 | 1.44 | 75.09a | 10 | 6.22 | 85.50 a | 
| 5 | 2 | 0.89 | 52.91 c | 3 | 1.67 | 71.11 a | 10 | 6.29 | 58.33 a | 
| 6 | 3 | 1.22 | 35.45 e | 5 | 2.78 | 51.90 d | 17 | 12.78 | 70.20 c | 
| 7 | 3 | 1.00 | 47.09 d | 5 | 3.00 | 48.10 d | 19 | 14.56 | 66.05 c | 
| 8 | 3 | 1.22 | 35.45 e | 6 | 3.78 | 34.60 e | 26 | 18.67 | 56.47 d | 
| CK | 5 | 1.89 | / | 13 | 5.78 | / | 55 | 42.89 | / | 
药后30 d,处理1、3、4、5防效较好,均在85%以上,四者间无显著差异,对应处理区病果率分别为8%、9%、10%和10%;处理2、6、7的防效一般,防效为66.05%~76.94%,病果率为13%~19%;处理8的防效最低,为56.47%。CK果实灰霉病发生严重,药后30 d病果率达到55%,病情指数42.89%,明显高于各药剂处理区。
2 小结与讨论
通过药剂筛选试验发现,62%嘧环·咯菌腈水分散粒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75%抑霉唑硫酸盐可溶性粒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在药后30 d对日光温室茄子灰霉病的病指防效均在85%以上,且能将病果率控制到10%及以下,在推荐浓度下均对作物安全。建议在田间防治时,将上述药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可减少施药次数、提高防效,延长药剂使用寿命,有效控制茄子灰霉病发生。
日光温室棚内湿度大,且昼夜温差大,极易结露,利于灰霉病发生。在防治措施中,可以嘧环·咯菌腈、咯菌腈、抑霉唑硫酸盐或啶酰菌胺等药剂蘸花防治为主,以烟雾或熏蒸防治为辅,即通过蘸花在点上减少再侵染源,通过烟雾或熏蒸在面上减少菌源量,点面结合可有效控制茄子灰霉病发生。 (来源:节选自《中国植保导刊》2019年第12期)
农药快迅, 2021 (4):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