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21年第4期
  文章:29篇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作者:张静1,刘晶1,张爱仙2,李晔1,高梅2 更新时间:2021-03-11 点击量:1297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流行性病害,病原菌为多种镰刀菌,是小麦生产中常发的重要病害之一,在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小麦赤霉病快速蔓延、发生程度加重。近些年来,随着气候的异常变化以及各地栽培方式的改变,小麦赤霉病在聊城地区的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给当地小麦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且人畜食用后可导致中毒症状。因此,加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控研究非常重要。

 

  目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中应用较多的药剂为多菌灵,但长期单一应用同种类型的药剂可导致小麦植株的抗药性增强,进而降低防控效果,对小麦的安全生产极为不利。为了对该病的发生进行有效防控、筛选出更多较好的药剂进行轮换使用,笔者于2019年选择5种药剂(表1)开展了防效比较研究,探究各药剂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安全性、效果等,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表 1  供试药剂与试验设计内容

处理

药品名称

处理浓度/(mL·hm-2)

1

43%戊唑醇悬浮剂(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450

2

40%丙硫菌唑单剂(如东众意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600

3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 200

4

25%氰烯菌酯悬浮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 250

5

25%咪鲜胺乳油(江西中迅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750

CK

喷施清水作为对照

/

注:设置3次重复,小麦扬花株率为5%左右施药,间隔10 d再施药1次。

 

1  不同处理对小麦安全性的影响

  经过对试验过程中各药剂处理安全性的调查,各药剂处理区的小麦植株长势与对照区没有差异,未见到明显的药害现象,表明这些药剂在小麦生产中应用有较好的安全性。

 

2  不同处理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处理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病穗率最低的为处理1,病穗率为5.8%,病穗防效达到86.73%,病情指数为9.8,病指防效在72.16%;病穗率低于10%的药剂还有处理3、4,分别为7.1%、8.3%,病穗防效分别为83.75%、81.01%,病情指数分别为8.4、9.3,病指防效分别为76.14%、73.58%;其余2种药剂的病穗率在20%以上,病穗防效50%以下,病情指数15以上,病指防效低于60%。由此可知,处理1、3、4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表 2  各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处理

病穗率/%

病穗防效/%

病情指数

病指防效/%

1

5.8

86.73

9.8

72.16

2

22.1

49.43

15.7

55.40

3

7.1

83.75

8.4

76.14

4

8.3

81.01

9.3

73.58

5

25.6

41.42

19.3

45.17

CK

43.7

/

35.2

/

 

3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处理的产量较CK的对照均有增加,增幅在5.29%~18.26%。其中,产量最高的处理是处理3,为8 523.0 kg/hm2,比喷清水的对照处理增加18.26%左右,其次是处理1,为8 443.8 kg/hm2,比喷清水的对照处理增加17.16%,排在第3位的药剂处理为处理4,产量为7 959.8 kg/hm2,比喷清水的对照处理增加10.45%;其余2种药剂处理较清水对照的增幅分别为5.29%~5.80%。

 

表 3  药剂处理小麦的产量结构及产量

处理

有效穗数/
(万穗·hm-2)

穗粒数/粒

千粒重/g

理论产量/
(kg·hm-2)

实际产量/
(kg·hm-2)

较对照±/%

1

606.0

38.3

42.8

9 933.75

8 443.8

17.16

2

571.5

38.1

41.2

8 970.9

7 625.3

5.80

3

597.0

39.8

42.2

10 026.9

8 523.0

18.26

4

571.5

39.2

41.8

9 364.35

7 959.8

10.45

5

559.5

37.9

42.1

8 927.4

7 588.2

5.29

6

529.5

34.6

40.5

7 419.9

7 206.9

/

 

4  结论与讨论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条件比较适合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情况下,5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均表现出了一定的防治效果,药剂的类型不同,防治的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43%戊唑醇悬浮剂450 mL/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2 250 mL/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的防治效果较好,产量水平较高,较喷清水的对照处理增产明显,且小麦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未见到明显的药害。由此可知,以上种药剂可在当地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大面积推广、轮流交替使用。关于这几种药剂的最佳防治浓度的需要在未来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完善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控体系,为当地小麦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0年第24期)

 

农药快讯, 2021 (4): 28-29.

tag: 小麦赤霉病、安全性、防治效果、产量变化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4286.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