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大麦条纹病重在播前用药拌种
作者:谭立云 更新时间:2013-05-20 点击量:980
    大麦条纹病是大麦上的主要病害,由种子带菌传病。病菌的休眠菌丝潜伏在种子内外,可以长期存活。播种后,随着大麦种子发芽生长,病菌的休眠菌丝也萌发,长出芽管侵入幼芽。以后病菌的菌丝体随植株生长而系统侵染,相继进入各叶位的叶片,叶片内的菌丝沿着叶脉扩展蔓延,形成长条形病斑。以后病菌又进入穗部,病穗不能抽出或畸形。到发病后期,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降落到正在扬花的健穗上,随即萌发为菌丝,侵入麦粒的种皮内,或进入到内颖与种子之间。对有颖大麦,病菌多潜伏在颖片与种皮之间;对裸大麦,病菌多潜伏在种皮内和胚乳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幼苗叶片上初生淡黄色小点或短小条纹,至分蘖期发展成为黄色细长条纹,从叶片基部延伸到叶尖,与叶脉平行,有的条纹断续相连。部分幼苗心叶变灰白色而枯死。拔节以后叶片上的条纹由黄色变褐色,大多数老病斑中部黄褐色,边缘黑褐色,有的周围有黄晕。叶片可沿条纹开裂,高湿时条纹上生灰黑色霉状物。病株易枯死,存活的大多也不能结实或结实不饱满。播种时地温低,土壤湿度高,种子发芽慢,幼苗出土迟,生长发育不良,有利于条纹病侵染。土壤干旱,麦苗出土慢,发病较重。大麦生长期间多雨高湿,温度低,发病重。偏施氮肥,植株柔嫩,发病也重。大麦抽穗开花期雨多露重,有利于病菌分生孢子的发生、传播和侵染,种子带菌率高。在大麦抽穗后喷施多菌灵、丙环唑等药,可降低种子带菌率。
对大麦条纹病,在大麦播前每公斤种子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克,或25%联苯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5克,或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2克,或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0.5克,加适量水拌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三唑酮、多菌灵拌种,防效相对较低。用1%石灰水浸种24小时晾干后播种,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应加强农业防治,不用病田收获的种子;播前选种,选用颗粒饱满、发芽率高、发芽势强的种子;播前晒种1~2天,以提高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适期播种,避免出苗期间遭遇低温。
tag: 防治大麦条纹病重在播前用药拌种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2167.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