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植保总站近期印发了《山东省2013年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防控预案》,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切实做好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防控工作,确保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安全生产。
根据灰飞虱越冬基数、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山东省植保总站预计今年全省灰飞虱为中等发生,鲁西南、鲁中、鲁南偏重发生;玉米粗缩病在晚播春玉米及早播夏玉米田中等发生,套播玉米发生较重,直播玉米偏轻发生;水稻黑条矮缩病呈加重发生态势,水稻条纹叶枯病偏轻发生。
山东省明确,今年防控目标仍为严防灰飞虱传播植物病毒,将玉米粗缩病、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水稻条纹叶枯病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植物病毒病一旦发生,因较难防治,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为有效控制植物病毒病的危害,必须在加强监测预警工作的基础上,前移防控关口,采取以调整播期避病为重点,因地制宜种植耐病品种和科学防治灰飞虱为辅的“避、耐、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将灰飞虱严控在传毒之前。
具体防控技术措施:
(一)全面加强监测预警。一是要全面加强麦田、稻(秧)田、玉米田及田外寄主灰飞虱的系统调查和普查,及时掌握灰飞虱的种群消长动态;二是要做好灰飞虱带毒率检测;三是要根据种群动态监测和带毒率检测结果,结合玉米、水稻生育期和抗(耐)病性等,准确预报发生期、防治适期、重点防控田等,科学指导防控工作开展。
(二)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根据当地植物病毒病发生情况,坚持“高产、优质、多抗”原则,因地制宜指导农民种植适合当地的抗(耐)玉米粗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降低病害流行程度,减轻防控压力和危害损失。
(三)调整作物播期避开感病敏感期。玉米出苗至9叶期、水稻出苗至分蘖期分别是玉米粗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易感生育期。实践证明,推广春玉米播期适当提前、夏玉米改套种为直播、水稻适期晚播技术是经济有效的栽培避害措施。各地要根据温、光、水等条件,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玉米、水稻播种期,避免灰飞虱迁移高峰期与作物易感生育期相吻合,控制传毒危害,减轻病害发生。
(四)水稻秧田覆网防虫阻断传毒。灰飞虱发生数量大、带毒率高的地区,以及感病品种种植区,要采取集中育秧,并于播种后用40目左右防虫网或15~20 g/m2的无纺布全程覆盖秧田,阻止灰飞虱迁入传毒危害。
(五)抓住关键时期科学“治虫防病”。在灰飞虱严重发生区,一是要结合玉米芽前化学除草加入杀虫剂兼治灰飞虱,同时要注意喷施田外的沟、渠、路边等地,降低田内、田外虫源基数。二是要在小麦、玉米、水稻播种时,采用内吸性杀虫剂如吡虫啉、甲基异柳磷等药剂包衣、拌种或浸种。三是要结合小麦穗期病虫防控,开展防治和兼治。特别是在灰飞虱虫源地稻茬麦田,要加大防治和兼治力度,最大限度压低麦田灰飞虱种群基数。四是要抓住灰飞虱迁飞期,对苗期玉米田、水稻秧田全面实施集中统一防治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确保防治效果;玉米田、小麦田防治灰飞虱可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虫啉、噻嗪酮等药剂,稻田防治灰飞虱可选用吡蚜酮、毒死蜱、异丙威等药剂。
(六)协调应用其他控害措施。一是优化栽培措施,严重发生区要尽量避免“小麦套播玉米”、“麦套稻”和“稻套麦”等种植方式,推广翻耕种植;二是加强田间管理,平衡施肥,增强植株抗逆性,同时对田间病株进行及时拔除补种,水稻移栽时剔除病株,降低毒源基数。三是化学防治。抗病毒制剂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氯溴异氰尿酸、香菇多糖等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有一定的防效,当发现病株时喷雾防治,加入叶面肥具有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