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避、断、治"预防灰飞虱传水稻病毒病
作者:江苏省植保站 更新时间:2013-06-19 点击量:1349
    综合分析传毒介体灰飞虱虫量基数、发育进度、带毒率及水稻品种抗性等因素,预计今年全省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总体偏轻发生,沿海及淮北局部黑条矮缩病偏重,沿海与苏南局部条纹叶枯病中等偏重发生。
                      预报依据
    灰飞虱虫量基数  据5月20~21日各地普查,麦田一代灰飞虱亩虫量大多在0.5万~5万头,比去年同期低25%~90%,列2004年以来第十位;沿海及淮北部分地区亩虫量15万~50万头,比去年同期高25%~350%,列2004年以来第三至第五位。
    灰飞虱带毒率  4月份测定全省17个地区越冬代灰飞虱黑条矮缩病及条纹叶枯病平均带毒率均为1%,均列近年来最低。
    品种抗性  苏南、沿江及东部沿海等地感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种植比例高;主栽品种均不抗黑条矮缩病,尤其是淮北、沿海等地高感黑条矮缩病水稻品种种植面积大。
    水稻易感病生育期与一代灰飞虱迁移期吻合度高  近期调查麦田一代灰飞虱发育进度,苏南、苏中以3龄、4龄若虫为主,苏北以2龄、3龄若虫为主,发育进度与常年相近略迟。根据近期气温,结合物候模型及灰飞虱生物学资料,预计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苏南在5月下旬,苏中在5月底至6月初,苏北在6月上旬,迁移盛期将持续到6月中旬,此时我省绝大部分水稻正处于出苗至分蘖期易感病毒病生育阶段,与一代灰飞虱迁移高峰期较吻合。
                      防治意见
    今年一代灰飞虱虫量虽比往年有所下降,但地区间、田块间不平衡性较大,而且随着机插秧等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秧田面积减少,单位面积秧池承载的灰飞虱虫量仍较高,灰飞虱自身刺吸以及传毒在局部地区仍可造成一定危害。此外,今年华南南部稻区白背飞虱虫量比上年同期偏高,由其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仍有传入我省的可能。生产上仍需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切实打好灰飞虱传水稻黑条矮缩病及条纹叶枯病防控主动仗,同时做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监测预警工作。
    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要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抗、避、断、治”的绿色防控措施。一是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黑条矮缩病重发区压缩高感病籼稻品种面积,扩大优质抗病粳稻品种种植;条纹叶枯病与黑条矮缩病混发区,要选用高抗条纹叶枯病、较耐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二是合理调整播期避病。推广水稻机插秧、精确抛(摆)秧等利于适度推迟播期的轻简栽培方式,压缩早播早栽面积,避开一代灰飞虱迁入秧田高峰期。三是推广秧田覆盖防虫网或无纺布。集中育秧或机插秧面积及灰飞虱发生量大、条纹叶枯病或黑条矮缩病感病品种比例高的地区,加大防虫网或无纺布推广应用力度,水稻播种后用20目以上防虫网或20克/平方米的无纺布全程覆盖秧田,阻止灰飞虱迁入和传毒。四是科学防治灰飞虱。重点做好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盛期和二、三代若虫发生盛期等灰飞虱传毒关键时期的药剂防治。结合种传病害防治,选用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等药浸种或拌种,控制早期迁入秧田的灰飞虱。秧田期,对未覆盖的秧田,旱育秧从揭膜开始,机插秧、水育秧从出苗或现青开始用药,移栽前2~3天用好送嫁药。大田期,机插稻、移栽稻活棵后,直播稻2~3叶期立即用药,此后根据虫情决定用药次数;在二、三代灰飞虱若虫高峰期,结合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螟虫等虫情对达标田块开展兼治。要根据水稻品种抗感性、播栽方式、带毒虫量,确定用药间隔期及防治次数。可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醚菊酯、噻虫嗪、异丙威、稻丰散、敌敌畏、毒死蜱等单剂及其混配剂,注意交替用药,延缓灰飞虱抗药性的产生。
    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要坚持“治虫控病”的药剂防治策略,科学防治白背飞虱。白背飞虱迁入关键时期,以迁入虫源、迁入蜂期分别作为主攻对象和防治适期,可选用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异丙威、乙虫腈、吡虫啉、烯啶虫胺等药。
tag: "抗、避、断、治"预防灰飞虱传水稻病毒病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2308.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