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地下害虫无公害防治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题,为了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2009年起,泰州旱地作物研究所成立课题组,历经3年田间试验,成功研发出花生种衣剂应用技术。近日,该技术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针对这项技术如何应用,记者5月23日采访了泰州旱地作物研究所副所长谢吉先。
“‘花生种衣剂应用技术’是集花生地下害虫防治和苗期病害控制为一体的种衣剂品种组合和使用方法。”谢吉先告诉记者,花生地下害虫防治以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效果突出,品种主要包括高巧和优拌。苗期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茎腐病,优选的抗菌剂包括亮盾62.5克/升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卫福400克/升萎锈·福美双悬浮剂。为达到病虫兼治的目标,在泰州当地每亩用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40毫升、亮盾62.5克/升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毫升或卫福400克/升萎锈·福美双悬浮剂50毫升组合,加清水300毫升混匀后迅速拌花生种仁12.5~14公斤,拌后晾干即可。
据介绍,采用这一新技术,花生田间平均虫果率、洞果率均大幅下降,分别为4.53%和2.17%,较常规防治分别降低22.97%和11.63%;提高花生种子的发芽率,促进种苗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逆性,田间测产表明,平均亩增荚果达25~30公斤。
经过前几年的试验示范,该成果在通泰淮宿地区效果显著,其他地区目前正在示范和完善,应用时可以根据各地土质、水分、酸碱度、病虫基数的差异和变化以及往年病虫害发生程度对组合中的相关药剂品种与用量进行相应调整。
应用这项技术后花生的农残问题解决了吗?谢吉先说:“该成果所用药剂品种均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作为种衣剂使用,安全间隔期远远超过规定天数要求,相关企业已经做了农残检测,结果完全符合国家农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