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13年第21期
  文章:65篇
成长的困惑—— 思考•突围2013中国农药工业高峰论坛—— 福华论坛
作者:《农药快讯》《现代农药》 柏亚罗 顾群 更新时间:2013-11-05 点击量:1544

    “十二·五”规划绘制了我国农药工业的近景蓝图,加快了农药行业的整合步伐;三部门联合发布的1745号公告,不仅为百草枯的扩产踩下了刹车,同时也为百草枯水剂在中国的应用提前划上了句号;环保部启动的草甘膦(双甘膦)环保核查让农药企业将环保安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主角地位;“高法”和“高检”明确了环境污染罪的认定标准,降低了其量刑门槛;跨国公司携带着专利产品大肆进入中国市场,攻城略地……
    我国农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许多企业感到空前的压力和困惑,他们在思考,并寻求突围和突破。
    “2013中国农药行业百强榜单”隆重推出,榜单展示了我国农药界的精英们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业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力邀了百强榜单中的9位代表,来到2013年10月18日在上海召开的“2013中国农药工业高峰论坛——福华论坛”,在主持人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李卫国董事长和宏源证券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力扬的发问中,他们给出了一个个精彩的答案。也许这些精辟的演讲不能完全复制到您对企业的思考中,但一定可以打开您的思路。正如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曹承宇副秘书长在开场白中所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赢在品牌,胜在整合”是本次论坛的主题,也是主席台上企业老总们聚焦的中心话题。这里的整合具有广泛的意义,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企业的并购、产业链的上下贯通、解决方案的整体考虑以及市场的整合等。
    并购重组,提升竞争力 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农药制剂企业的龙头,上市后频繁并购,它对常隆农化股权的大手笔收购,显然拓宽了谱普信的产业链,实现了制剂企业向原药的大跨越。今年7月8日起,诺普信停牌近2个月时间,引发业界的广泛遐想。对此,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时豪先生称,近年来,诺普信在合作上迈出了“一点步子”,公司成立了合作发展部,“合作”将是诺普信未来3~5年的最大发展战略。为此,诺普信与全国上百家制剂企业进行了交流,但是能符合上市公司合作规范的企业寥寥无几。近几年,诺普信的毛利润率有所下降,寻求农药上下游的合作,旨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遗憾的是停牌两个月的重组意向未能达成,不过,与马克西姆关于“AK”网络服务项目的合作仍在洽谈之中。据王总介绍,马克西姆在终端服务领域做得很好,尤其是在印度和巴西等市场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诺普信有意与其合作。
    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梁华中先生由于身体原因,刚刚卸下总经理的担子,易职副董事长,专门负责蓝丰生化的整合、研发和外贸等事务。他认为,每个企业都在围绕品牌和整合而运作,兼并重组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大家应该珍惜这一时机,转变观念、运用智慧、敞开胸怀,迎接机遇和挑战的到来。谈到整合,他说:我们要考虑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产品的结构是否符合发展的需要,地区环境容量是否可以满足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等。整合不仅仅是大小型企业之间的资源并购重组,也可以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合理整合。他尤其强调,对竞争对手的整合,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多菌灵仅产于中国,伴随着蓝丰和梁董发展了很多年,是蓝丰曾经的当家品种之一,多菌灵的过早衰退,让梁董非常痛心,他大声呼吁,行业内的竞争不应该以牺牲利益为沉重代价。没有了利益,何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总和梁董都认为,兼并重组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实现合作双方的多赢。
    贯通产业链,聚沙成塔 山东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生产百草枯的企业之一,随着百草枯行情的走高,相关企业的盈利水平增加,绿霸显然乐在其中。公司的赵焱总经理回忆了百草枯生产的艰苦历程,在2004—2012年的8年中,百草枯仅在2008年的3个月中盈利了,其他时间都在赔钱,公司为百草枯的生产付出了太多,其遭受的困难要比生产草甘膦多得多。攻克吡啶中间体的合成难关,打通产业链,是在当时的形势下不得己而为之。因为先正达长期封锁着吡啶的生产技术,控制着百草枯的上游产品。目前,绿霸不仅仅满足于生产百草枯,公司还在拓展吡啶的下游产品。赵总说,打通吡啶产业链后,绿霸在吡啶上挣点小钱,在百草枯上挣点小钱,在吡啶的其他下游产品上挣点小钱,绿霸就不太穷了。
    在被问及百草枯未来市场走势时,赵总不无幽默地说,市场经济的奥妙在于未知。不过,他认为,百草枯目前的价格确实很高,已经背离了它的成本,这是市场使然,不过,已经给百草枯原药和制剂企业带来了风险。
    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双轮驱动 山东省联合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在两届交流会上获得了“科技创新奖”和“市场拓展奖”两项大奖。在科技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2012年联合农化实现农药销售额6.7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75.6%。作为联合农化的总经理,许辉先生说:“2008年,当其他企业都好时,联合不好。”他认为做好一个企业最好拥有3方面的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许总自认为不具有资源优势,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技术优势也不明显。于是,联合农化只能在市场上下功夫。最近,他走访了全球四、五十个国家,他对中国生产着全球60%的农药,却只占世界农药市场10%的份额深感任人宰割之痛。我们的许多原药企业为何不在市场上做足功课,却甘愿为别人做嫁衣?他认为,印度的企业在这方面做得比我们好。他们买来中国的原药,在印度加工成制剂,转手成为世界品牌。联合磷化物就是其中的典范,该公司现已经迈入全球10强,而其2005年的销售额只有3.7亿美元。
    许总认为,做市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必须埋头苦干,下足功夫。渠道建设非常重要,因为企业的成功,一半来自于渠道。他说:“有舍才有得,我们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联合农化将国内市场收缩到5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从作物、品种、市场和手段等9个方面实行聚焦,并于2008年将生产装置由原先的16条缩减到9条,专注生产新烟碱类杀虫剂,并涉及杀菌剂,到目前没有生产1个除草剂。关于品牌,他认为,我们必须先做好区域品牌,慢慢成长后再抢占世界市场,成为世界品牌。品牌的建立是一点点累积而成,要从最基础的管理工作做起。
    做全球领先的精细化学品定制加工服务商 正像李卫国董事长所言,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很神秘,近几年他总在全国百强榜单第一梯队中,却不显山不露水。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市场营销总监何春先生为我们揭开了江苏联化的神秘面纱。他说,江苏联化隶属于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化科技成立于1985年,起步于浙江台州,起初生产香料、染料、染料中间体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联化科技步入了农药领域。2008年6月19日,联化科技在深圳中小板块上市,完成了由小规模的私营企业到上市公司的华丽转身。30多年来,联化科技走出了一条迥异于其他大多数公司的独特的发展之路:定制加工。他立足于将整个企业打造成一个品牌,提出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联化科技将服务对象锁定为世界前十大创新型跨国公司,他们分析产品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提供具体的、满足战略合作伙伴不同要求的服务。
    联化科技认为,产品随时会被取代,而建立在强大技术支撑基础上的服务不会被取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联化科技已经在全国5省1市打造了7个生产基地和1个技术研发中心。这些子公司以各自不同的技术特长和优势构建了联化科技服务于合作伙伴所需的强大的技术和资源,形成了提供产业链服务的完整体系。
    联化科技令人耳目一新的商业模式是经过长期思考和探索之后积淀而成,他们以战略合作伙伴的需求以及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为导向,以定制加工为践行形式,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过去5年里,联化科技的销售额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2012年,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农药销售额18.1亿元,同比增长37.1%。
    品牌源于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 李卫国董事长对品牌有其独到的理解。他说,如果将企业的竞争实力比作实物,那么品牌即为影子;有时影子比实物长得多,但如果实物没有了,影子也就很快消失。整合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一个过程。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走向短缺,从而使得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对农业生产造成重要影响。劳动力成本越来越成为病虫防治中的主要成本,甚至超过了农化产品本身的成本。农药行业需要重新思考,田园生化在招聘广告中将其对公司的描述由原来“从事农药制剂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改写为“从事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产品研发、生产与推广的企业”。他们将农药、肥料、病虫防治所需的劳动力等结合到一起看待,重新划定为一个产业。为此,公司开发了无人直升机、超低容量喷雾技术、药肥等,以物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来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提升品牌的享誉度。
    以12个盈利点作支撑,再建12万吨草甘膦生产装置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农药产品,草甘膦无疑成为论坛讨论的热点话题。四川省乐山市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草甘膦的生产大鳄,张华董事长“以12个盈利点作支撑,再建12万吨草甘膦生产装置”的话语在会场振聋发聩。尽管这是后话,届时福华草甘膦的总生产能力将达24万吨。
    福华原先是一个造纸企业,因为氯碱的断供而萌生了闻所未闻的草甘膦的生产,2007年12月成立的四川省乐山市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草甘膦的生产能力已达12万吨,是我国最大的草甘膦生产企业。
    张董分析了草甘膦的全球形势,草甘膦全球需求量为80万吨以上,中国的产能是50万吨左右。随着转基因作物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美国耐草甘膦小麦的许可种植,未来草甘膦的市场还会进一步增长。2020年,全球草甘膦的需求估计为100万~120万吨,草甘膦的刚性需求预示着它未来仍有20万~40万吨的增长空间。福华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煤矿、磷矿等矿产资源相当充裕,草甘膦的上游配套项目已建、在建和扩建,氯碱、烧碱、双氧水、多聚甲醛、甘氨酸等配套原料及中间体的规模走在全国前列。考虑到草甘膦的市场需求以及自身显著的成本优势,福华将再上两期共12万吨的草甘膦生产项目,该项目已列入四川省的重点项目,并由副省长亲自抓控。一期工程预期于2016年底至2017年初建成投产。
    福华重视环保安全,自去年以来,已在环保上投入3亿多元。张董认为,未来草甘膦的母液将变废为宝,福华将完成草甘膦上下游产业链的大贯通。张董说:“我们把草甘膦当成一面战旗,围绕草甘膦,我们至少有12个盈利点,来支撑福华赚钱,所以草甘膦挣不挣钱我无所谓。”他强调称,福华只做制造,为客户服好务,提供优质、廉价的草甘膦产品。
    产品齐全,出口为主 张董激情洋溢的发言显然未对与其毗邻而坐的湖北沙隆达集团公司刘安平总经理产生威慑。刘总说,沙隆达的双甘膦在全国产量最大,成本最低;其双甘膦为品牌产品,不参与市场杀价;草甘膦2万吨的产能,不大,正好与其他产品相配套。
    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A股上市,1997年B股上市,是中国农药行业第一股;2005年加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成为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989年在全国同行业首家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目前已形成内销、外贸双轮驱动,且出口占据主导地位(接近70%)的营销格局;近日,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子公司马克西姆-阿甘拟通过其控股的荷兰公司Celsius Property B.V.对沙隆达B股股票实施部分要约收购。 
    沙隆达品种齐全,已形成有机磷类、吡啶类、光气类三大系列,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三大门类100多个品种,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农用化学品业务的核心企业。所以,刘总在论坛上说:“我们的品种特别多,东方不亮西方亮。某个品种,对我们来说,不缺乏竞争力。”
    甲胺磷的禁用“拿掉”了沙隆达的半壁江山,乙酰甲胺磷因此而“被迫”发展起来,一次合成98%的含量,出口形势非常好;其年产能已由原先的5万吨发展到现在的50万吨。百草枯则是沙隆达吡啶产业链上的得力产品之一……所以,刘总的“东方不亮西方亮”是有出处的。不过,刘总最担心的仍是环保问题。因为沙隆达的定位是,以原药生产为主,制剂加工为辅。他说,1个产品有5吨以上的废水就要慎重考虑;要想完全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需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他强调,企业要可持续发展,环保必须先行。
    刘总认为,沙隆达在做创新产品方面不具备优势,所以他们力求将老产品做精、做细,实现工程的规模化、连续化和自动化。沙隆达现拥有的2,4-D生产线是国内唯一一套连续化装置。
    景气周期,环保推动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至2015年,前20家农药生产企业的原药产量占总产量的50%以上;培育2~3个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近两年,除草剂成为农药市场的一大亮点,杀虫剂中规中矩。百草枯和草甘膦等大宗热点产品市场走俏,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夏曙总经理认为,规划和环保政策的推动,给行业带来了景气周期。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正酣,农药行业迎来了新一轮洗牌。
    红太阳是国内最早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农药公司之一。1993年,红太阳借壳上市,当时注入的是拟除虫菊酯类产品;2008年,红太阳又作了一次整体上市,注入了吡啶碱产业链;2011年重组后,形成了集拟除虫菊酯类、氢氰酸和吡啶碱3条产业链。通过上下游整合,打造了包括原药、中间体、制剂和销售的全产业链。
    红太阳历经10年时间,率先自主研发了被先正达公司垄断了半个多世纪的吡啶碱生产技术,推动了百草枯和其他吡啶类农药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日本和印度公司介入中国的吡啶市场,吡啶的价格一路下滑,2012年跌到24,000~25,000元/吨。在红太阳的牵头下,2012年9月21日起,商务部对原产于印度和日本的进口吡啶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13年5月27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吡啶反倾销的初裁公告,对日本和印度的多家吡啶公司开始征收比率不同的保证金。从而推动了吡啶及其下游产品的价格提升。
    1745号公告的发布,不仅停止了百草枯的扩产,同时也预示着其水剂产品即将退出中国市场。在多个节点的共同作用下,百草枯市场一路走高。红太阳是全球最大的百草枯生产企业,百草枯的景气态势也让红太阳等相关企业受益良多。
    在被问及1745号公告对市场的影响时,夏总表示,从海关数据来看,国内75%~80%的百草枯水剂用于出口,国内市场只占20%~25%,所以“公告”对百草枯未来市场影响不大。2013年9月25日,红太阳正式登记了20%百草枯可溶胶剂,这是国内百草枯除水剂外的第一个正式登记,从而为百草枯的市场对接打好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8月,我国农药行业累计生产农药212.4万吨(折百),同比增长1.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6.08亿元,同比增长18.5%;完成利润总额125.94亿元,同比增长40.5%。利润增长大大领先于销售额的增长,在全国化工行业一枝独秀,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广泛、高度关注。
    宏源证券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力扬、兴业证券首席化工行业研究员郑方镳、信达证券行业首席分析师郭荆璞以及中国银河证券石油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裘孝锋等到会发言,并参与讨论,他们的新鲜到场也成了论坛的一大亮点。
    夏曙总经理说:“实业是做加法,资本市场是做乘法。”那么,当资本市场与农药行业对接时,又会做出怎样的混合运算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农药快讯, 2013 (21): 11-13.
tag: 成长的困惑——思考•突围2013中国农药工业高峰论坛——福华论坛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2837.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