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播期间我省遭遇水稻腾茬迟、过程性连阴雨天气等不利因素,导致小麦迟播面积大,但秋播以后天气条件较好,总体有利于秋播作物苗情转化升级和安全越冬,小麦、油菜苗情好于上年,接近常年。近期我省有寒潮过境,后期天气不确定性较大,对在田作物将产生一定影响。目前“立春”已过,在田作物将进入返青快长期,正是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构建合理群体、搭建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生产上要充分重视春季田管,因地因苗制宜,依次抓好以下关键措施的落实。
适时控旺促壮 对早播、叶龄偏大、小麦苗数过多(超过预期适宜穗数2倍以上)的田块,应在拔节前的“冷尾暖头”适度镇压,或在小麦拔节前施用多效唑、甲哌鎓等化控制剂,以控制基部节间长度,增加粗度,提高植株抗冻和抗倒伏能力。也可以在小麦破口期喷施劲丰,通过缩短穗下节间长度、降低株高和重心来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对苗小苗弱、群体不足、脱力落黄的田块,应及早施返青接力肥,每亩施尿素5公斤,旱情较重的田块要结合沟灌洇水,促进肥效,正常生长的田块要严格控制早春肥料的施用,为重施小麦拔节孕穗肥和油菜薹花肥创造条件。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对草害达标(禾本科杂草50株/平方尺、阔叶杂草10株以上/平方尺)田块要及时进行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化除掌握在小麦拔节前、油菜抽薹前的“冷尾暖头”,日均温在8℃以上抢晴用药,以提高药效,避免产生药害。以猪殃殃、繁缕、大巢菜、荠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毫升或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1.5克加水喷雾防除;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田块,在杂草3叶期前后每亩用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和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各50毫升加水喷雾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可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等防除;猪殃殃、牛繁缕等阔叶杂草,可选用草除灵防除或结合春季中耕人工拔除。对拔节初期纹枯病病株率达15%以上或发生侵茎现象的小麦田,及时选用井冈霉素、己唑醇、戊唑醇等药大剂量、大水量(每亩100公斤)泼浇或喷雾,提高防效。中后期加强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油菜菌核病等病害。
普施重施小麦拔节孕穗肥和油菜薹花肥 小麦一次施用拔节孕穗肥应掌握在倒3叶期叶色褪淡、高峰苗下降、基部第一节间基本定长、第二节间开始伸长时,一般淮南地区在3月上中旬、淮北地区在3月中下旬,每亩用纯氮4~6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钾5~6公斤, 去年秋播期间我省遭遇水稻腾茬迟、过程性连阴雨天气等不利因素,导致小麦迟播面积大,但秋播以后天气条件较好,总体有利于秋播作物苗情转化升级和安全越冬,小麦、油菜苗情好于上年,接近常年。近期我省有寒潮过境,后期天气不确定性较大,对在田作物将产生一定影响。目前“立春”已过,在田作物将进入返青快长期,正是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构建合理群体、搭建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生产上要充分重视春季田管,因地因苗制宜,依次抓好以下关键措施的落实。
适时控旺促壮 对早播、叶龄偏大、小麦苗数过多(超过预期适宜穗数2倍以上)的田块,应在拔节前的“冷尾暖头”适度镇压,或在小麦拔节前施用多效唑、甲哌鎓等化控制剂,以控制基部节间长度,增加粗度,提高植株抗冻和抗倒伏能力。也可以在小麦破口期喷施劲丰,通过缩短穗下节间长度、降低株高和重心来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对苗小苗弱、群体不足、脱力落黄的田块,应及早施返青接力肥,每亩施尿素5公斤,旱情较重的田块要结合沟灌洇水,促进肥效,正常生长的田块要严格控制早春肥料的施用,为重施小麦拔节孕穗肥和油菜薹花肥创造条件。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对草害达标(禾本科杂草50株/平方尺、阔叶杂草10株以上/平方尺)田块要及时进行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化除掌握在小麦拔节前、油菜抽薹前的“冷尾暖头”,日均温在8℃以上抢晴用药,以提高药效,避免产生药害。以猪殃殃、繁缕、大巢菜、荠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毫升或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1.5克加水喷雾防除;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田块,在杂草3叶期前后每亩用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和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各50毫升加水喷雾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可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等防除;猪殃殃、牛繁缕等阔叶杂草,可选用草除灵防除或结合春季中耕人工拔除。对拔节初期纹枯病病株率达15%以上或发生侵茎现象的小麦田,及时选用井冈霉素、己唑醇、戊唑醇等药大剂量、大水量(每亩100公斤)泼浇或喷雾,提高防效。中后期加强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油菜菌核病等病害。
普施重施小麦拔节孕穗肥和油菜薹花肥 小麦一次施用拔节孕穗肥应掌握在倒3叶期叶色褪淡、高峰苗下降、基部第一节间基本定长、第二节间开始伸长时,一般淮南地区在3月上中旬、淮北地区在3月中下旬,每亩用纯氮4~6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钾5~6公斤,以施用复合肥加尿素或专用配方肥为宜。群体不足的弱苗田适当提早施肥,群体偏大的旺长田适当推迟施肥。对高产创建小麦和中强筋小麦,在剑叶露尖至破口期再次施用孕穗肥,每亩用纯氮3~4公斤。沿江沿海地区弱筋小麦基地应遵循控氮前移的原则,在倒3叶期一次性施用拔节肥,不提倡施孕穗肥,以确保弱筋品质。长势正常的冬壮油菜在薹高8~10厘米时重施薹肥,每亩用纯氮5.5~7.5公斤、氧化钾3.5~4.5公斤;长势较差的冬养油菜及早施蕾薹肥,促进春发生长;旺长油菜田应适当推迟施薹肥,在短柄叶开始落黄、薹高25~30厘米时重施薹肥。对前期未施用硼肥或易缺硼的油菜田,尽早补施速效硼肥或硼砂,防止出现“花而不实”。
清沟理墒防渍害 春季常遇连续阴雨天气,极易导致田间积水或水分饱和而发生渍害、湿害,造成根系发黄发黑、活力差,植株黄僵甚至死苗。高标准配套好田间一套沟,做到“三沟”配套、沟沟相通,确保排水通畅、雨止田干。特别是小麦拔节前后要及时深入排查,对无沟田块要增挖,沟浅田块要浚深,沟系坍塌淤堵田块要清淤疏通。
预防倒春寒危害和补救 我省春季气温不稳定、变化幅度大,易发生冷暖骤变,小麦拔节、油菜抽薹后遇-4~-1℃的低温并持续6~7小时,就可能导致小麦幼穗冻死或变成畸形穗、油菜薹茎断裂等倒春寒冻害,需提前预防、及时补救。在降温3天后每天在田间剥查幼穗受冻程度,对主茎和大分蘖幼穗冻死率超过10%的麦田及早增施速效恢复肥,冻死率在10%~30%的麦田每亩施尿素5公斤,冻死率超过30%的麦田每递增10个百分点每亩增施尿素2~3公斤(上限值不超过15公斤),以争取动摇分蘖和后生高节位分蘖成穗,挽回产量损失。油菜蕾薹期如遇倒春寒冻害,可视苗情长势每亩施尿素5~7.5公斤作恢复肥,初花期可结合防治菌核病进行药肥混喷,促进角果籽粒膨大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