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药登记情况分析
作者: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嵇莉莉等 更新时间:2014-02-03 点击量:1777

    为全面了解我国农药登记基本情况,做好登记后农药再评价工作规划,保证我国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笔者对我国农药品种登记信息进行系统梳理、归类统计和分析,以期能对我国农药科学管理及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农药登记基本情况
1.1  有效成分
  截至2012年12月,我国有效登记状态的农药有效成分共计627种,其中,正式登记567种,临时登记60种。具体为:杀虫剂184种(含杀螨剂),杀菌剂168种(含杀线虫剂),除草剂16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47种,卫生杀虫剂44种,灭鼠剂11种,熏蒸剂4种。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品种占登记有效成分总数的83%。
1.2  制剂产品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有效期内登记农药产品27,273个,原药3,116个,制剂24,157个。正式登记产品25,615个,其中大田用产品23,765个,卫生用产品1,850个;临时登记产品1,162个,其中大田用产品805个,卫生用产品357个;分装登记产品496个。
1.3  登记企业数量  截至2012年12月,农药登记企业2,370家,其中国内登记企业2,264家,国外登记企业106家。具有原药生产能力的企业731家;仅加工制剂产品的企业1,639家,与2006年相比,减少了733家。
1.4  残留限量及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截至2012年12月。我国现有322种农药2,293项最大残留限量,其中,在登记状态的农药282种,占登记农药的45%。现有447种农药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境内登记产品登记资料、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数据。
2  登记农药主要特点
2.1  近几年农药登记发展迅猛
  1982年我国正式确立农药登记管理制度,1984年首个农药有效成分取得登记。从1984—2006年,每年农药有效成分登记数量不超过30种,2007—2012年,每年农药有效成分登记数量明显提高,仅2008年,有效成分登记数量达到94种。2006年以前取得正式登记的有效成分共238种,而2007年至今,正式登记的有效成分共329种,占总数的58%。近6年内正式登记有效成分数量超过前20多年的登记数量,表明近5年我国农药产业高速发展。分析其原因,一是近十年来,我国农药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药企业数量、品种结构、生产能力都有了显著的发展;二是2001—2008年农业部对1999年7月之前取得临时登记累计超过4年有效期的农药品种进行分批清理,其工作成效从2006年开始逐步显现。1984—2012年我国农药有效成分登记数量(图1)。

2.2 相同有效成分制剂产品多 汇总分析每个有效成分涉及的制剂产品数量,结果表明,1种有效成分的制剂产品数量超过1,000,10种有效成分的制剂产品数量为500~999,67种有效成分的制剂产品数量为100~499,近75%的制剂产品所涉及的有效成分仅占总有效成分数量的21%(混剂产品重复计数)。26种有效成分登记为专供出口,故没有相应的制剂产品登记。有效成分对应的制剂产品数量见表1。

表1 有效成分对应的制剂产品数量 

序号

有效成分
数量

制剂产品
数量范围

制剂产品数量
(混剂产品重复计数)

1

1

>1,000

1,280

2

10

500~999

8,245

3

67

100~499

15,185

4

53

50~99

3,825

5

134

11~49

3,247

7

331

l~10

1,100

8

26

0

0

2.3 企业集中登记部分农药品种 对于原药或母药,3种农药被50家以上的企业登记;90种农药被10~49家企业登记; 88种农药被5~9家企业登记;174种被2~4家企业登记,只有1家企业登记的农药184种,没有或不需原药或母药登记的农药88种。登记企业数最多的是草甘膦,登记企业130家,其次依次为毒死蜱、吡虫啉、戊唑醇、丙环唑、烟嘧磺隆、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乙草胺、百草枯。对于制剂产品,60种农药被100家以上的企业登记;189种农药被10~99家以上的企业登记;72种农药被5~9家以上的企业登记;只有280种农药被4家以下的企业登记。登记企业最多的是阿维菌素,被573家企业登记,其次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毒死蜱、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多菌灵、代森锰锌、福美双。
2.4 登记产品剂型局限 按照国家标准《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GB/T 19378—2003),共有190种剂型分类。目前,
我国登记农药产品的剂型种类主要有16种,仅占国家标准中剂型分类总数的8.4%。其中,乳油剂型的农药产品数量最多,近9,500个,其次为可湿性粉剂,水剂、悬浮剂的农药产品数量均超过1,500个,这4种剂型的农药产品数量占登记产品总数的70%。我国登记农药主要剂型及产品数量见表2。

表2 我国登记农药主要剂型及产品数量

序号

剂型种类

产品数量

序号

剂型种类

产品数量

1

乳油

9,471

12

饵剂及毒饵

237

2

可湿性粉剂

5,968

13

电热蚊香液

209

3

水剂

1,753

14

可溶液剂

192

4

悬浮剂

1,720

15

电热蚊香片

182

5

水分散粒剂

846

16

粉剂

155

6

水乳剂

678

17

烟剂

115

7

微乳剂

660

18

可溶粒剂

111

8

可溶粉剂

538

19

微囊悬浮剂

65

9

气雾剂

500

20

种子处理剂

58

10

蚊香

419

21

片剂、防蛀片剂

72

11

颗粒剂

370

22

大粒剂

25

    另外,同种有效成分的登记剂型种类偏少。具有10种以上剂型的有效成分有17种,具有5~9种剂型的有效成分有93种,具有2~4种剂型的有效成分有230种,261种有效成分仅有1种剂型。胺菊酯、吡虫啉和氯菊酯产品的剂型种类最多,均为16种;其次为戊唑醇和溴氰菊酯产品,均为14种。
3 存在问题
3.1 部分登记农药数据缺口大

3.1.1 最大残留限量缺少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规定食品中2,4-滴等322种农药2,293项最大残留限量,其中在登记状态的农药282种,占大田登记农药(不含卫生用农药)的50%,仍有50%的农药没有残留限量数据。
3.1.2 残留资料缺失 据相关部门初步统计,现登记产品中,44种有效成分的部分剂型产品在某些登记作物上没有相应的残留资料,其中杀虫剂11个,杀菌剂17个,除草剂14个,植物生长调节剂2个。无相关残留的部分产品名单见表3。

表3 无相关残留资料的部分产品名单

序号

农药名称及剂型

作物

序号

农药名称及剂型

作物

1

阿维菌素乳油

无任何资料

26

甲霜灵粉剂

水稻

2

敌百虫乳油

无任何资料

27

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

辣椒

3

敌敌畏乳油

无任何资料

28

咪鲜胺水乳剂

西瓜

4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

苹果树

29

嘧菌酯悬浮剂

黄瓜

5

乐果乳油

无任何资料

30

三氯异氰尿酸

烟草

6

氯氰菊酯微乳剂

十字花科蔬菜

31

霜霉威盐酸盐水剂

黄瓜

7

马拉硫磷乳油

无任何资料

32

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苹果

8

杀虫双水剂

水稻

33

2,4-滴丁酯乳油

小麦、玉米

9

杀螟硫磷乳油

无任何资料

34

2,4-滴三乙醇胺盐水剂

小麦

10

四聚乙醛颗粒剂

甘蓝

35

240克/升乙氧氟草醚乳油

大蒜、水稻

11

辛硫磷乳油

甘蓝

36

2甲4氯钠可溶粉剂

玉米

12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黄瓜

37

2甲4氯钠水剂

水稻、小麦

13

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

葡萄

38

30克/升二甲戊灵乳油

棉花

14

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

黄瓜、葡萄

39

41%草甘膦水剂

果园

1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苹果、番茄、黄瓜、葡萄

40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苹果

16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小麦

41

48%莠去津可湿性粉剂

玉米

17

多菌灵悬浮剂

油菜、水稻

42

74.7%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

柑橘

18

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黄瓜

43

8.05克/升精噁唑禾草灵乳油

大豆

19

噁霉灵可溶粉剂

西瓜、水稻

44

矮壮素水剂

棉花、玉米、小麦

20

噁霉灵水剂

西瓜、水稻

45

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

水稻

21

氟菌唑可湿性粉剂

46

丁草胺水乳剂

水稻

22

福美双粉剂

水稻

47

灭草松水剂

水稻、小麦、茶叶、大豆

23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黄瓜、小麦

48

乙烯利水剂

番茄、棉花、柿子、水稻、香蕉、烟草

24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苹果、黄瓜、番茄

49

异丙甲草胺乳油

水稻

25

甲霜灵

黄瓜

50

莠去津悬浮剂

茶叶、玉米、苹果

3.1.3  毒理学数据不完整  我国现有447种农药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主要来源于以下6方面,即在我国境内登记产品提供的数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农药残留专家委员会联席会议(JMPR)、欧盟(EC)、美国(EPA)、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数据。豁免及建议豁免ADI的农药124种,未定ADI的农药53种,已定但需要进一步补充资料的3种。
3.1.4  环境资料极少  据相关部门反映,2008年以前登记的产品绝大部分缺少环境数据,其后登记的产品陆续有环境资料。所以,目前环境数据缺口较大。
3.2  产品同质化严重  我国农药企业产品研发能力相对较弱,集中反映在“好农药、新农药”“两多”,即同一种农药登记企业多、登记产品多。市场上但凡出现开发前景好的新产品,保护期刚过,很多企业便蜂拥生产,不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充斥农资市场,给农民使用及农药管理带来诸多困惑。同时,一个产品多家企业生产的现状,也使企业很难从质量、药效、人类健康、环境保护方面对自己产品切实负责。例如,阿维菌素被573家企业登记,登记产品共计1,280个;草甘膦原药130家企业登记。
3.3  登记剂量差别大  在我国,登记满20年的产品有118种,但20年来,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耕作方式、病虫草的抗性及种群、使用者等发生了很大变化,造成最早登记产品的有效使用剂量与现登记产品的有效使用剂量差别较大。企业为了便于获得登记,使其产品与已登记的相同产品使用剂量保持一致,往往有意降低登记剂量,这无疑给防治效果大打折扣。由此,使用者为了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对标签上推荐剂量没有足够信心,随意增加使用剂量,有的甚至扩大使用范围和防治靶标,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例如,1997年英国先正达有限公司登记的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登记剂量为15~30 g a.i./hm2,2003年登记的相同产品,防治相同作物和靶标,登记剂量达到30~37.5 g a.i./hm2,农民实际使用中往往在推荐的高剂量基础上再扩大2倍。又如,阿维菌素乳油产品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有推荐使用剂量3.78~4.86 g a.i./hm2,也有推荐使用剂量7.5~15 g a.i./hm2;防治水稻二化螟,有推荐剂量7.5~15 g a.i./hm2,也有推荐使用剂量24~38.4 g a.i./hm2。据了解,现行正式登记产品初次登记绝大多数为临时登记,而由临时登记申请正式登记,药效资料仅仅要求提供综合报告,如果企业主动变更剂量,会增加成本,因此,企业临时登记转正式登记时,推荐使用剂量会多年不变,与生产实际使用脱节。
3.4  传统剂型占比高  乳油、可湿性粉剂、粉剂、颗粒剂是我国传统农药剂型,占60%左右。其中,占制剂市场35%的乳油产品,含有的大量芳烃类溶剂毒性大,不仅污染环境,也会危害人体健康,许多国家已经限制了甲苯、二甲苯等芳烃溶剂在农药中的使用,国内对传统芳烃类溶剂使用的限制也势在必行。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等水基化农药新剂型占比不到全部制剂登记数的20%,迫切需要加速推进中国农药制剂行业的产业升级。
4  有关建议
4.1  开展农药风险监测及再评价登记工作
  2007年,我国再次修订农药登记资料规定,之后获得登记的329种农药可视为符合现行登记资料要求。然而,2007年之前登记的农药,其登记资料可能不能完全满足现行的农药登记技术规范。随着农药登记政策的不断更新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药登记资料要求、评估手段和技术不断完善。因此,首先要对具有潜在风险的农药进行跟踪监测、开展特殊再评价;其次要对生产上多年使用、其登记资料与现行技术要求不一致的产品进行再评价登记;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续展登记资料要求,统一评审要求,切实发挥续展登记作用,降低登记后农药的使用风险。
4.2  鼓励企业进一步开发和优化农药产品  我国农药企业的净资产增值率5%左右,远远低于国外农药公司25%的水平,而且基本处于亏损边缘(与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率比较)。因此,目前国内多数农药企业不可能像国外农药企业那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新产品,并进行推广宣传。为此,国内农药企业可转换产品开发思路,从剂型优化上加大投入,充分挖掘现有农药品种的潜力,开发安全、高效的新剂型产品。占领产品市场至高点。目前,全球农药剂型正向“安全、方便、省力”的方向发展,水基化和颗粒化是开发的重点,缓释化是农药新剂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据统计,目前登记少于2个(含)剂型的农药384种,占登记农药种类的61%,挖潜空间较大。
4.3 进一步完善沟通机制  现行农药登记的依据为《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和《农药登记资料规定》,针对实际执行中出现的具体技术问题,农药登记技术审批人员经常会按照“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会议纪要”执行。由于纪要发送及公布范围有一定局限性,企业对评审技术要求和登记导向性要求了解不到位,可能会出现国内企业产品大量登记之时,即是该农药由于各种原因而被淘汰之际,造成了大量损失和浪费。氟虫腈禁限用便是很好的案例。为此,登记管理部门和企业应加强联动,评价技术标准公开、透明,并做好农药登记技术指导。
农药快讯, 2014 (3): 38-40.
tag: 我国农药登记情况分析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3312.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