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14年第20期
  文章:64篇
环保趋严及产业转移下农药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作者:北京华通纵横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杨益军 更新时间:2014-10-16 点击量:1347

一、人均耕地面积下降,粮食消费增长,农药消费稳步增长

 

    伴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全球人均可耕地面积持续下降,据国际粮农组织和 FAO 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人均可耕地面积从1961年的0.37公顷/人下降到2012年的0.20公顷/人;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从1961年的0.16公顷/人下降为0.08公顷/人。在耕地总面积难有增长的情况下,随着未来全球人口每年1%以上的增长,人均可耕地面积必然还会下降,2009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3,538.46万公顷,2012年则变为13,515.85万公顷。而2013年全国净减少耕地面积8.02万公顷(120.3万亩)。给我国的粮食供应增加压力。要在有限的耕地下保证粮食供应充足,提高单产是唯一的途径,而使用农药是一种非常有效提高单产的途径,因此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呈稳步上升趋势。

 

    1998—2013年作物保护农药市场销售额年均增速为3.92%,2013年实现销售额为516.15亿美元,同比增长9.23%,2002—2013年非作物保护农药市场销售额复合增速为3.79%,2013年非作物保护农药市场销售额为64.5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除草剂由于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成为农药中最大的品种,占农药的比重达到47%左右;杀菌剂后来居上超越杀虫剂成为第二大的农药品种,2011年的市场规模达到116.2亿美元。

 

    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从2001年的70.93万吨上升至2013年的340.86万吨,年复合增速高达14%,其中除草剂增长最快,产量从13.8万吨增长至178.45万吨,占比从19.46%提升至52.35%。2013年我国农药制造业规模超过2,800亿元,同比增长19.32%,2001—2013年间的复合增速达到21.1%,2013年我国农药制造业利润总额达到229亿元,同比增长30.75%,2001—2013年间的复合增速达到29.2%。

 

二、关注环保趋严下供给收缩与产业结构改善的品种

 

1  百草枯

 

    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农药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监管力度加大,给原本粗放型农药生产带来了新的考验,一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将无法获得生产许可,将逐渐改变我国大部分企业“重生产、轻环保”的意识。环保部尤其是针对农药原药生产中副产物回收率低,废水含盐高、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的生产做了专门的核查,可以预见未来农药生产将实行“环保先行”的政策,从而规范农药行业生产,改善行业竞争格局。

 

表1  我国最近关于农药环保方面发布的法律法规

 

法规和政策

时间

主要内容

农业部第1744号公告

2012年4月

停止受理与批准草甘膦含量低于30%的草甘膦混配水剂的田间试验、农药登记

农业部第1745号公告

2012年4月

停止核准百草枯新增母液、加工,停止新增田间试验;自2014年7月1日起,撤销百草枯水剂登记及生产许可、停止生产,2016年7月1日停止水剂在国内销售及使用

国家环保部关于核查草甘膦(双甘膦)通知

2013年5月

2013 年核查进度安排表,草甘膦(双甘膦)企业应于7月30日前向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提交环保核查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环保部将于12月底前公告符合环保要求的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名单

农业部征求草甘膦及其盐类登记管理意见

2013年10月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发布了《草甘膦及其盐类登记管理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对草甘膦及盐类登记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允许草甘膦及其各种盐类原药登记;草甘膦制剂可以按其存在形式登记

农业部:积极探索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机制

2013年11月

农业部从2014年开始大力推进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贴工作。经过3~5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规范化的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和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贴政策

全国人大:新环保法

2014年4月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农业等有关部门应当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种植和养殖,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及进行灌溉,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数据来源:华通纵横编辑整理。

 

    百草枯是我们非常看好的受益于环保趋严的农药品种,根据国家1745号公告,我国已经停止核准百草枯新增母液的生产,彻底锁定了我国百草枯母液的产能,在其他国家也受制于环保压力,产能扩张基本不可能。我国百草枯母液产能占全球的70%以上,同时80%以上用于出口,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禁止水剂的生产与销售对百草枯的市场影响有限,同时我国企业也在积极研发和登记百草枯的新剂型,如山东绿霸临时登记的可溶粒剂和红太阳登记的可溶胶剂。在吡啶反倾销与百草枯环保趋严的双重影响下,42%百草枯母液的价格从2013年初的1.6万元/吨上涨到目前的2.9万元/吨,其中最高价超过3万元/吨,目前价格稳定在2.7万元/吨左右。我们认为百草枯在供给锁定,需求又由于杀草谱广、见效快、使用方便、不杀根、能保持水土等优点而稳步增长,2011年全球百草枯的销售额达到6.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4%,2014年6月4日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法院颁布决议允许百草枯在该州的使用,南里奥格兰德州是巴西的农业大洲,其粮食种植面积占巴西的40%以上,我们预计该决议将使全球百草枯需求量增加5%左右。红太阳目前拥有2万吨/年百草枯产能,而且自产吡啶,能充分享受吡啶—百草枯行业景气,是百草枯行业的龙头企业。

 

    220升装42%母液主流报价稳定在2.65万~2.7万元/吨,实际成交稳定至2.5万元/吨。200升装20%水剂实际成交价格1.80万元/千升。

 

    目前出口市场疲软,220升装42%百草枯母液上海港FOB下调至3,950美元/吨左右;200升装20%水剂上海港FOB 2,900~3,000美元/千升。

 

    目前,百草枯母液下游需求还是比较清淡,42%百草枯母液的成交价格明稳暗降,整个市场还是一片颓势,市场在期待有新的主题进入,可以提振一下平淡的市场。虽然青奥会让主要生产企业停产,但并没有对市场产生太大的影响。山东百草枯母液生产企业仍处于半停产状态,企业库存压力相对较大。目前,主要中间体吡啶的价格仍是稳中下降的趋势,加之百草枯国外需求也不旺盛,后期如无利好消息支撑,百草枯价格将继续明稳实降。

 

表2  我国百草枯产能统计

 

企 业

百草枯折百

红太阳

2(自产吡啶)

先正达南通

1

山东绿霸

1(自产吡啶)

沙隆达

0.6

山东绿丰

0.84

山东科信

0.4

浙江永农

0.3

山东侨昌

0.25

湖北仙隆

0.18

合计

6.57

数据来源:百川资讯,华通纵横编辑整理。

 

    我们认为百草枯拥有杀草谱广、见效快、使用方便、不杀根、能保持水土的优点,同时可以与草甘膦间隔使用,延缓杂草的抗性发展,短期内无法取代;目前其原药供给已基本锁定,需求还将稳定增长,我们看好百草枯行业。

 

2  草甘膦

 

    2014年6月13日,环保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关于第一批符合环保核查要求的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情况公示”,确定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新安股份)、南通江山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江山股份)、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扬农化工)和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兴发集团)等4家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基本符合本次环保核查要求。

 

    以上4家公司中,泰盛化工为兴发集团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75%,江南化工为新安股份全资子公司,江苏优士为扬农化工控股子公司,直接持股95%。本次核查中,四川福华和和邦股份并未通过,前者是最大草甘膦生产企业,后者是最大双甘膦生产企业。本次通过核查企业月产量维持在13,000~15,000吨,占比为32%~45%。本次核查结果公布前,二级市场提前反应,其中江山股份上涨10%,新安股份上涨8.27%,扬农化工上涨3.65%,但实体市场反应较为平淡,价格保持平稳。

 

    备受市场期待的环保核查名单出台。在10余家备案企业中仅4家通过了首批环保核查。我们认为名单出台至少会产生以下几个影响:一是提高行业的环保成本,环保因素将增加企业的环保费用约2,000元/吨,从而影响行业的边际成本;二是通过核查的草甘膦企业可能在出口市场获得优势,从海外采购商的采购习惯来看,将更倾向于采购通过核查企业的草甘膦;三是未通过核查的企业开工率可能会受到抑制,新增产能将变得更加困难。但同时环保因素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包括与环保核查名单配套的奖惩措施以及市场传言的出口优惠政策等,但草甘膦环保政策收紧的大趋势比较明显。

 

    新增产能低于市场预期。从《证券时报》等媒体的报道来看,未来3年计划建设的草甘膦产能有40万~50万吨,主要包括和邦股份、新安股份、福华、江苏、内蒙等地都有5万~10万吨的新建扩建计划。但从我们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在2014年能够投放到市场并产生影响的或许只有和邦股份的5万吨产能,其他绝大部分的装置目前均没有进入实质性的阶段。

 

    我们对草甘膦的长期观点:全球草甘膦实际需求超过70万吨,保持约10%的增长速度;国内草甘膦行业持续开工及可能复工的产能下降至55万~60万吨,市场正在接受草甘膦行业的洗牌事实,按照需求增长估计市场可容纳7万~10万吨的产能扩张,因此我们认为到2015年,行业的供应面偏紧,草甘膦价格存在上涨的空间,而目前草甘膦库存较低,具备持续涨价动力;而从企业行为的角度分析,ROIC(投资回报率)>20%才会刺激农药企业大量新增草甘膦产能,因此我们预计草甘膦价格在3.3万~3.4万元/吨。如果不存在环保限制,未来的草甘膦价格中枢将在3.4万元/吨左右,如果环保标准严格制定,政策严格执行,对现有产能的限制将非常明显,而且新增产能会非常困难,我们将大幅上调草甘膦的价格预期,目前环保的因素影响还没明显体现。

 

    近期草甘膦市场继续维持平稳态势。涨价无动力,下跌有支撑的僵持局面持续。草甘膦主流成交价稳定至2.75万~2.8万元/吨,主流报价稳定至2.8万~3.05万元/吨,FOB价格至4,435~4,520美元/吨。IDAN路线原粉主流价格为4,600美元/吨。

 

    200升装41%草甘膦水剂稳定至1.35万元/千升,主流成交稳定至1.33万~1.35万元/千升,港口FOB稳定至2,050~2,070美元/千升;200升装62%草甘膦水剂成交稳定至1.73万~1.74万元/吨,港口FOB稳定至2,670~2,720美元/吨。75.7%颗粒剂主流价格2.9万~3.2万元/吨,市场成交情况良好。

 

    甘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主要应用于农药、食品等行业,其中农药占据大部分比重,约为80%,并且需求都在国内。我国草甘膦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甘氨酸法和IDA法。国内约2/3的草甘膦都是通过甘氨酸法制成。我国目前草甘膦产能约为80万吨,其中甘氨酸法约为53万吨,IDA法约为27万吨,我国2013年草甘膦总产量50万吨左右,甘氨酸法34万吨,IDA法16万吨。甘氨酸法制草甘膦,每吨草甘膦需要消耗甘氨酸0.55吨,因此按照甘氨酸法的草甘膦产能计算甘氨酸市场容量约为30万吨(53×0.55),2013年需求量为19万吨(34×0.55)。2013年草甘膦产能利用率达到88%,处于高位,供需偏紧。

 

三、定制化能力强的企业将受益后专利时代的农药产业转移

 

    产品结构的更新换代是农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以“六巨头”为代表的海外创制性企业一直凭借产品创新实现稳定增长,而对于一些成熟的专利即将到期的品种,需要产能转移以降低生产成本。

 

    我国是最大的农药原药生产国,2013年原药产量接近全球的70%,具有完善的上游原料配套以及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我国是国际农药大厂产能转移的不二选择,这从我国近几年的出口增长可以得到印证,2000—2013年我国农药出口量复合增速达到15.2%,出口金额的复合增速达到17.5%,远高于全球农药销售额复合增速的4%。,在出口品种中,除草剂增长最快,出口量从2001年的8.52万吨增长至2013年75.63万吨。初步统计2011—2015年专利过期的农药品种达到50个,其中除草剂25个,杀菌剂14个,杀虫剂11个。在后专利时代,定制化生产能力强、经验丰富和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农化企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通过比较国外农药公司和国内农药公司在中国的专利布局情况发现,几家知名的跨国公司,如杜邦、陶氏、住友、巴斯夫、三井化学、拜耳在中国的专利总申请量均在千件以上。而国内的农药企业申请量最多是先正达在中国开设的分公司,其次为科研院校,销售额领先的一些农化企业申请量只有百余件。

 

表3  国外农药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情况

 

公司名称

总申请量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杜邦

5,736

5,617

42

77

陶氏

4,292

4,271

14

7

住友化学

4,059

4,039

9

11

巴斯夫

3,971

3,939

27

5

三井化学

1,365

1,360

4

1

拜耳

1,209

1,135

26

48

先正达

633

496

0

137

日产化学

622

622

0

0

孟山都

552

550

2

0

富美实

312

305

2

5

日本曹达

242

242

0

0

石原产业

211

211

0

0

截至2014年3月30日。数据来源:世界农化网,华通纵横编辑整理。

 

表4  专利申请量超过50件的国内部分农药公司

 

公司名称

总申请量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633

496

0

13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417

386

29

2

陕西蒲城县美邦农药有限责任公司

392

391

0

1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219

203

9

7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59

158

1

0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143

125

1

17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142

142

0

0

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40

137

3

0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118

118

0

0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115

114

0

1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106

106

0

0

安徽广信农化集团有限公司

93

6

82

5

广西壮族自治区化工研究院

92

77

1

14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90

62

0

28

山东潍坊润丰化工有限公司

85

80

1

4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84

54

3

27

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80

74

2

4

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74

71

0

3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

67

58

6

3

江苏丰山集团有限公司

57

15

0

42

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57

48

8

1

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56

52

4

0

截至2014年3月30日。数据来源:世界农化网,华通纵横编辑整理。

 

    一个企业拥有无形资产数量的多少、价值高低是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标志。据统计,经合组织的一些先进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比例已达1∶2~1∶3。而在中国,不但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比例偏低,而且在无形资产的构成中,技术资产的比例尤其低。中国的农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逆流而上,还需付出许多努力。
农药快讯, 2014 (20): 36-39.
tag: 环保趋严及产业转移下农药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4489.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