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金子防除方法
近年来直播稻、机插稻、抛栽稻等轻简稻作方式在我省(江苏)应用面积逐渐扩大,这些稻作方式前期水浆管理要求保持田面湿润或浅水灌溉,正好满足千金子旱生喜湿的特性,非常适合千金子发生。
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杂草研究专家李永丰介绍,千金子幼苗的形态与稗草相似,叶色比稗草略淡,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有膜状叶舌,而后者没有叶舌,另外,千金子假茎呈扁平状,这点与稗草及其他禾本科杂草有明显区别。千金子大多在5叶期就开始拔节,之后随着茎节不断伸长植株开始匍匐生长,茎节触地生根,发根茎节上极易长出新植株和分蘖,在田间容易辨别。
对千金子发生较多的水稻田,应立足于播后苗前或移栽活棵后采用丙草胺等药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以减少萌发出土数量。千金子出土后,可供选用的茎叶处理剂较少,只有氰氟草酯和噁唑酰草胺可供选用。对千金子失治的水稻田,可在千金子2~5叶期,用氰氟草酯或噁唑酰草胺喷雾进行茎叶处理防除。对播种时千金子已大量萌发的直播稻田,可在千金子基本出齐后,充分发挥氰氟草酯对水稻安全的特点,在水稻1叶期后立即用药防除,千金子叶片窄而挺直,不易黏附药液,为提高防效,应喷细雾。
如上述措施都实施后仍有千金子发生,而且千金子草龄较大,开始分蘖、匍匐生长时,可在水稻5叶期以后用精噁唑禾草灵细喷雾,此时千金子易与秧苗区分,可见草打药,定向喷雾。精噁唑禾草灵对水稻的安全性不佳,使用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药害,应严格掌握施药技术。另外,轻型栽培稻田在搁田后会出现千金子出草高峰,对这批千金子,可以利用千金子与稻苗的高度差,在田间上水5厘米左右,采用拌毒土撒施精噁唑禾草灵的办法加以除治(施药时稻叶上不能有露水,以免稻叶大量吸收药物造成药害,更不能采用喷雾法施药)。
二、鸭舌草防除方法
鸭舌草喜水、耐阴,生态适应条件与矮慈姑相似,在各种栽培方式的水稻田都有明显的出草高峰。以直播稻田发生最多,其次为抛栽稻田,移栽稻田较少,主要原因是直播稻田早期秧苗小、封行迟,前期干干湿湿管理,有利于鸭舌草萌发生长;抛栽稻田前期薄水立苗,也有利于鸭舌草种子萌发;移栽稻田前期深水活棵,抑制了鸭舌草的萌发。
鸭舌草属雨久花科雨久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较短,下生须根;株高15~25厘米,全株无毛;叶纸质,有光泽,形状和大小变化较大,有心形、卵形、披针形,叶片先端渐尖或有小尖头,全缘,具弧状平行脉;叶柄较长,基部扩大呈鞘状;总状花序,花有数朵, 蓝色或带紫色。
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药对鸭舌草有效,兼有土壤封闭处理和早期茎叶处理效果。目前部分地区的鸭舌草对苄嘧磺隆已产生抗药性,防效下降,换用吡嘧磺隆防效较好。在水稻4叶期至拔节前,使用2甲4氯对鸭舌草有良好防效。2甲4氯使用不当容易对水稻产生药害,将其减量与灭草松混用,有利于提高对秧苗的安全性。与矮慈姑一样,鸭舌草植株较矮,在水稻封行后喷雾施药难以将药喷到杂草上,如果田块较平,可以考虑建立3~5厘米水层,拌土撒施2甲4氯。 (于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