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冬小麦播种基本结束,大部处于出苗期。总体看,今年各地墒情较好,播期适宜,播种集中,播种质量好。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秋冬将发生17年来最强厄尔尼诺事件,并持续到明年春季,表现为冬季温度偏高、部分地区降水减少和冬春气温剧烈波动,对冬小麦生产不利。针对异常气候条件,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研究提出冬前田管技术指导意见,强化“抗旱、控旺、防冻”,抓好冬灌、镇压、化控和病虫草害防治,培育冬前壮苗,确保安全越冬。
(一)适时冬灌,抗旱保苗。黄淮、北部和西北冬麦区对缺墒麦田和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的麦田,适时浇越冬水,保苗安全越冬。冬灌时间一般选择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夜冻昼消、水分可及时下渗时进行,保证上大冻前完成。提倡节水灌溉,禁止大水漫灌,灌水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防止地表龟裂,避免透风伤根死苗。
(二)镇压保墒,化控防旺。在越冬前适时镇压,尤其对秸秆还田和浇水后出现裂缝的麦田,可踏实土壤,弥合缝隙,减轻土壤散墒,有利于苗期生长,还可以控旺促壮。小麦苗期镇压应注意压干不压湿,土壤表层湿润或麦苗有露水时不宜镇压;应使用表面光滑的镇压器,不宜使用瓦楞型的镇压器,以防止对麦苗造成机械损伤。对播种过早、群体过大过旺的麦田,喷施生长抑制剂,控旺转壮,保苗安全越冬。
(三)以水调温,防御寒潮。对气温偏高、小麦缺乏抗寒锻炼,以及早播旺长的麦田,一旦遭遇寒潮天气,易发生冻害死苗。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温度变幅,防御寒潮冻害。一旦发生冻害,应及时追施适量氮素化肥,然后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
(四)防治病虫,化学除草。密切关注红蜘蛛、地老虎和纹枯病等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做好预报和防治。立足春草秋治,根据草相、草龄、墒情等适期使用药剂,抓好冬前化学除草。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小麦3~4叶期,杂草2叶1心至3叶期时进行;长江中下游麦区在越冬前日均温5℃以上抢晴天用药,确保用药后7天内不遇到0℃以下霜冻低温,以提高化除效果,避免产生药害。
此外,北方麦区要防止畜禽啃青,确保麦苗正常生长和安全越冬;长江中下游和西南麦区稻茬麦田要及时清沟理墒,疏通排灌水系,做到旱能灌涝能排。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