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到县城的一家种子店,看到老板手拿一摞印好的技术资料《玉米多穗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正在向农民发放。
原来今年夏玉米播种后,在玉米抽穗时段因受到长时间干旱高温影响,后来又连续出现阴雨天,结果因水分充足,植株形成的过多营养物质无法消耗容易形成多穗。还有的玉米品种因受玉米粗缩病等影响出现了顶穗现象,即玉米穗不是长在中间,而是在玉米顶稍抽穗,没有雄花。
很多农民认为他们购买了劣质种子,纷纷找到经销商讨要说法。经销商只得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制种企业,于是便有了上文中经销商向农民发放技术资料的情形。面对这种迟来的技术资料,面对情绪激动的农民,笔者觉得这已经失去了技术资料本身的价值所在,它已经变成了一种向农民的解说词,是一种用来自卫的策略,说白了就是一种推脱责任的托词——尽管这是一份的确科学、没有任何不实的技术资料,只不过面对农民快要收获的玉米,面对可能带来的损失,此时的发放,农民就认为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欺骗,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推脱,因为挽回损失已经错过良机。
记得玉米刚刚播种出苗时,很多农民就因为很多品种因出苗不好、不齐或断垄现象找到经销商讨要过说法,大家已经做过若干若干的解释说明。像今年前期一直持续少雨干旱,墒情较差,适逢一场较小的降雨,农民匆匆播种后,又遭遇持续30多度的高温,导致失墒太快,很多玉米在地里刚刚发芽就因失水而回缩干死,有的农民因播种过浅、过深等原因从而导致大面积的出苗不整。
每次导致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都是特殊气候条件所致。的确,我们知道农业生产受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一些本身种质好的种子,如果离开了适宜的气候条件或科学的田间管理,像遭遇特殊的气候条件,如遭遇低温、高温、墒情、旱灾、涝灾,还有播种时间,播种深浅等因素影响,都可能造成这样那样的原因从而给农民造成减产。
既然原因大家都清楚,那么我们的技术指导为何就不能前移,让农民一开始播种就应该注意这些问题,早做好规避风险的准备,既然气候条件不确定难以预测,但我们的技术准备、应对措施可以做好理论上的准备,事前向农民做些提醒工作,防患于未然不是更好么?像上文笔者提到的有关技术资料,如果我们事前就来一个大汇总,在农民在购种时就发放给他们,让他们早就做到心中有数,播种时按照技术资料行事,这类问题自然就会大大减少。像玉米出苗不好,有深有浅的原因,你就实实在在地告诉农民应该种多深不就行了吗?如果为防止出现玉米多穗该怎样控制肥水,该怎样安排密度,该人工采取什么措施,这一切农民都清清楚楚,你想,他们还能群情激奋来讨要说法、要打官司、要砸你的农资店吗?
说实在的,无论我们哪家农资店,只要把你的技术指导工作真正做实了、做细了、做好了,事后才能少出些问题、少发生些纠纷。的确,在一些正常年份,这类问题发生会少一些,而近两年来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多变,对我们农资经营的确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再像过去那种不学无术的经营方式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说实在的,当今卖农资卖的就是技术和学问,光有热情、光有产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强学习、掌握好相关专业知识才能胜任你目前的工作,最终赢得农民的信赖。没有信赖,就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