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地贪夜蛾
按照“严密监测、全面扑杀、分区施策、防治结合”的总体要求,主攻春夏迁入代害虫,诱杀成虫,扑杀幼虫,确保玉米等作物不连片成灾,害虫不大规模迁飞扩散。
(1)理化诱杀。在成虫发生盛期,综合运用灯诱、性诱、食诱等成虫诱杀技术,减少产卵量、压低发生基数。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夜蛾黑小峰、螟黄赤眼蜂、蠋蝽等天敌控制害虫;在害虫低密度发生区,掌握在卵孵化初期,喷施短稳杆菌、Bt、NPV、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
(3)化学防治。对玉米苗期至小喇叭口期被害株率达5%、大喇叭口期至穗期被害株率达10%的达标田块,掌握在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期,于清晨或者傍晚,对准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喷药防治。可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虱螨脲、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甲维·茚虫威、甲维·虫螨腈、甲维·虱螨脲、甲维·虫酰肼等药剂。
2 小麦赤霉病
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控策略,在加强健身栽培的基础上,做到科学用药防治。
(1)适期用药。准确掌握小麦扬花初期这一防控关键时期,努力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
(2)优选药种。大力推广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氰烯·戊唑醇、丙硫·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等新型高效药剂,加快淘汰抗药性水平高的多菌灵类药剂,慎用刺激毒素增殖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3)用足药量。根据农药标签推荐要求,用足药量和水量,喷匀喷透,保证防治效果,不要盲目加大用量;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延缓抗药性。
(4)防足次数。一般发生地区一次用药全覆盖,重发地区两次用药不动摇;对高感赤霉病品种和生育期极不整齐的田块,花期遇连阴雨天气的重发地区或田块,第一次用药后5天左右开展二次防治。
3 稻纵卷叶螟
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态调控为辅助,化学防治为关键”的防治策略。
(1)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平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浅水勤灌,适时搁田,培育壮苗。
(2)生态调控。应用性诱装置诱杀雄成虫,于蛾高峰期释放稻螟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控制害虫卵量;因地制宜采用稻鸭共作等稻田综合种养措施,减轻虫害发生;中等及以下发生年份施用Bt、短稳杆菌、乙基多杀菌素、甘蓝夜蛾NPV等生物农药,施药时间掌握在卵孵盛期,于傍晚施用。
(3)化学防治。以保护功能叶片为重点,坚持“前松后紧、达标用药”的策略,于卵孵盛期至1~2龄幼虫高峰期用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氧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等单剂或复配剂。
4 稻飞虱
以褐飞虱为重点,在农业、生物防控措施基础上,适时对达标田块采取化学防治措施。
(1)农业、生物防控措施。加强水稻健身栽培及水肥科学管理;于田埂边因地制宜种植芝麻、大豆、黄秋葵、菊花等蜜源植物涵养天敌,沟渠边种植替换寄主茭白保护天敌;因地制宜采取稻鸭共作模式,生物捕食稻飞虱;偏轻发生年份及区域,于害虫低龄期或发生初期施用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
(2)化学防治措施。坚持“治前控后”的防治策略,严防穗期暴发成灾,重点抓好五(2)代白背飞虱与六(3)代褐飞虱的防治,掌握在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可选用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呋虫胺、噻虫胺、吡蚜酮等高效低毒单剂或其复配剂;交替使用农药,每种药剂水稻全生育期使用次数不得超过2次。
5 稻瘟病
坚持“抗病品种为基础、药剂防治为关键”的防控策略。
(1)因地制宜种植抗(耐)病品种,常发区压缩高感品种的种植,对于南粳505、扬农稻1号等较感品种加大药剂预防力度。
(2)药剂防治,把握“重在预防、早抓叶瘟、狠治穗瘟”的防治思路。常发区播种前用咪鲜胺、三环唑等药剂浸种,或肟菌·异噻胺种衣剂拌种,移栽前喷施送嫁药,预防前期稻瘟病的发生。苗、叶稻瘟在发病初期用药防治,穗稻瘟在破口初期用药预防,阴雨寡照天气多的年份,在齐穗期再用药一次。可选用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申嗪霉素等生物药剂单剂及其复配剂;或选用三环唑、稻瘟灵、稻瘟酰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等化学药剂。
6 玉米螟
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态调控、理化诱杀和生物防治为补充,适期化学防治为重点”的防控策略,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玉米产量和质量安全。
(1)农业措施。选用中抗玉米螟以上的优良品种;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深耕,降低害虫发生基数。
(2)生态调控。种植芝麻、大豆等保护涵养天敌作物,提高害虫田间自然寄生率,减轻虫害发生。
(3)理化诱杀。在成虫发生盛期,综合运用灯诱、性诱、食诱等成虫诱杀技术,减少产卵量、压低发生基数。
(4)生物防治。人工释放玉米螟赤眼蜂等天敌控制害虫;在害虫低密度发生区,掌握在卵孵化初期,喷施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
(5)化学防治。对1、2代玉米螟为害株率达到10%或百株卵量5块,3代玉米螟虫穗率10%的田块,掌握在低龄幼虫期,于清晨或者傍晚,对准玉米心叶、花丝和雌穗等部位喷药防治。药剂可选择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
7 蝗虫
坚持“监视为主、重点挑治”的防治策略,采取“药剂防治与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相结合,专治与兼治相结合,群众防治与专业队防治相结合”的治蝗措施,实施蝗虫的可持续控制。
(1)生物防蝗。蝗区大力发展家禽养殖业,养殖鸡、鸭、鹅等捕食蝗虫;一般发生区,于3龄前施用蝗虫微孢子虫、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防治蝗蝻。
(2)生态治蝗。开发荒地,种植水稻、大豆及果树、经济林木等作物,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等不利于蝗虫适生环境,压缩宜蝗区域;保护生态多样性,利用蛙类、蜘蛛、鸟类等天敌控制蝗虫发生。
(3)药剂控蝗。对达标区域,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可施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等单剂或复配剂,于3龄蝗蝻盛期前用药。
8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采取“强化检疫检验、全面药剂浸种、加强健身栽培、封锁发病中心”的防控技术。
(1)加强检疫检验。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严格按照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开展检疫,杜绝发病田留种;对调入的杂交稻种严格检疫,特别是对来自发生区的稻种,做好复检,必要时进行抽样检测。
(2)推行种子处理。杂交水稻种植区全面推行药剂浸种,将稻种用清水预浸12~24小时,再使用40%强氯精(三氯异氰脲酸)200倍液浸种12小时,清水洗净,再用清水浸种12小时后催芽播种。
(3)推广农业措施。有条件的发生区推广种植粳稻;加强健身栽培、配方施肥、浅水勤灌,避免病田水流向非病田。
(4)进行应急防治。在分蘖盛期、孕穗-抽穗期对发病田块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唑锌、噻菌铜、噻霉酮、氯溴异氰尿酸等。对发病中心由外而内进行喷药;台风、暴雨后及时补治。
9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
采取“源头检疫、种子处理、嫁接消毒、轮作换茬、喷药预防”的综合防控措施。
(1)加强源头检疫。严格做好当地西甜瓜及其砧木繁育基地田间检疫,杜绝带毒(菌)种苗生产;对外地调入的瓜类种子(苗),要查验植物检疫证书;重点地区要市场检疫,必要时进行抽检,防止带毒(菌)种子进入生产环节。
(2)种子处理。干热处理:将西甜瓜等作物及其砧木种子(含水量4%以下)置于72~80℃干热条件下恒温处理72小时。处理后的种子在浸种催芽或直接播种前需进行发芽率检测。药剂处理: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分钟,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
(3)农业防治。在嫁接过程中,对嫁接工具或手用10%磷酸三钠或75%酒精进行消毒,防止人为交叉传播;曾发生过疫情的田块在三年内不得种植葫芦科作物,其他瓜类集中种植区要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换茬。田间一旦发现疑似病株,立即拔除带到田外统一销毁。
(4)化学防治。目前防治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无特效药剂,可在定植后或者发病初期喷施宁南霉素、菌毒速克、病毒必克等抗病毒药剂进行预防和保护。
10 蔬菜夜蛾类害虫
坚持理化诱控、生物防控和科学用药相结合的防控措施。
(1)理化诱控。通过性诱技术诱杀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雄蛾、灯光诱杀和食诱杀技术诱杀雌雄蛾,减少田间落卵量。
(2)生物防控。结合农艺措施摘除卵块、捏杀虫窝,保护和利用天敌,选用短稳杆菌、甜菜夜蛾NPV、斜纹夜蛾NPV、Bt、多杀菌素、绿僵菌、病原线虫等生物农药。
(3)科学用药。加强害虫监测,坚持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用药;选用甲氧虫酰肼、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茚虫威、甲维盐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坚持轮换用药和安全间隔期用药。
11 烟粉虱
采用“秋育无虫苗、冬春压基数、夏季防扩散”的全年防控策略。
秋季防虫网繁育清洁苗(无虫苗);棚内种植苘麻或律草诱杀成虫、棚周种植蓖麻或芹菜驱避成虫;
冬季和早春摘除下部带虫老叶压低若虫和蛹卵基数、棚间悬挂黄板诱杀成虫;
春季选用苦参碱、藜芦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和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嗪等高效低毒农药控制危害;
初夏揭膜前进行闷棚、熏棚或高剂量药剂控虫,防止棚内成虫扩散逃逸到周边寄主;
夏季进行高温闷棚防控烟粉虱和其他病虫。
12 梨小食心虫
采取“清园控害、综合诱杀、适期防治”的防控措施,重点地区加大害虫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应用。
(1)农业措施。及时捡拾虫枝和虫果、落果,带出园外集中处理。结合冬季修剪加强枝干涂白、刮树皮、土壤耕翻等措施减少越冬虫量基数。
(2)理化诱杀。在发生期综合运用灯诱、性诱、食诱等方式,降低果园内成虫数量;连片种植果园和生产基地推广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技术。
(3)化学防控。在性诱剂监测的基础上,抓住幼虫初孵期进行化学防控,主治越冬代和3、4代,兼治1、2代,可选用氰戊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采收前选用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乙基多杀菌素等药剂。
13 桔小实蝇
推广“销毁虫果、翻耕灭蛹、诱杀成虫及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防技术。
(1)农业防治。在冬季对果园进行两次土壤浅翻,杀死越冬虫蛹;及时清理落果和挂树虫果,并集中深埋或浸淹。剪除距地面过近枝条,适当拉开中上部枝间距离,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
(2)物理防治。在果园中应用套袋技术,阻止产卵危害;利用桔小实蝇性诱剂诱杀成虫,在诱捕器中混合杀虫剂,每亩悬挂5个。
(3)化学防治。5月中下旬越冬成虫羽化前,选用辛硫磷颗粒剂拌细土,于傍晚进行地面撒施;在成虫高发期,选用多杀菌素等药剂进行树冠喷雾。
来源:江苏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