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19年第19期
  文章:33篇
深入了解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现状,打造发展新优势
作者:山东蓬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韩永奇 更新时间:2019-10-22 点击量:1146

  近年来,在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中,中国农药行业克服各种困难,披荆斩棘、奋勇前行,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赢得了国内外同行业的关注。尤其是进入2019年来,美国制造贸易摩擦与争端等不断增多的不确定因素严重困扰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如加剧了单边与贸易保护主义猖獗程度等,为国内农药行业的稳步发展带来了很大风险;而国内经济稳中有变、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出现也深刻地影响着农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国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国内环保、安全等政策因素导致产能萎缩供应偏紧的情况下,农药行业却走势良好、价高利厚、业绩上升、市场(原药)行情转好。尤其让人意料不到的是,有行业筋骨之称的农药类上市公司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业绩也很不错。所有这些情况表明,国内农药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但要注意国内农药行业发展的环境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一系列的矛盾、问题和挑战在困扰着行业稳步健康发展。

 

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中国农药行业稳定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产业规模跃上世界农药行业前列。从产量看,从2012年超过300万吨后,4年后即2016年达到377.8万吨,创造了新的记录。而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随着农业部“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政策的实施,农药总产量下滑,2017年全国累计生产农药294.1万吨,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3 080.1亿元,利润总额259.6亿元。近10年来的产量、主营业务收入、行业利润分别年均增长6.8%、23.7%和33.9%。随着“两减”政策的实施力度加大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2018年全国农药产量大幅下降。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农药生产企业累计生产农药208.3万吨,同比下降9.5%。但全年利润上升,全国农药行业721家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计2 764.04亿元,同比增长11.1%;主营业务收入为2 323.73亿元,同比增长12.9%;利润总额227.04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化学原药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8.1%,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1%。此外,2018年全国农药原药出口交货值共计470.92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化学农药原药为462.33亿元,同比增长19.7%,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达8.59亿元,同比下降19.4%(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从上述一系列数据中得知,我们在为农药大国以及行业业绩而骄傲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农药行业发展的问题和不足。长期以来,中国农药工业发展是建立在粗放型基础之上的,重量低质、轻结构调整与生态环保,特别是一些恶性的环保和安全生产事故等事件败坏了农药行业名声,丑化了农药行业的形象,导致了大家谈农药而色变,给农药工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加上近年来中国农药行业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双重变化影响很大,中美贸易争端、农产品安全、农药负增长以及环保严查高门槛等因素制约着国内农药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重量薄质”的低质发展模式让农药行业难以为继。中美贸易战等国外不确定因素的困扰,国内经济增速减缓,绿色农业与食品安全升级的要求,“两减”政策的实施力度加大,让“以量取胜、低质发展”难以为继。时代向农药行业发展提出新课题,市场向农药行业发出信号,农药供需结构及其矛盾更加尖锐,“重量低质”的粗放发展模式将不可能再继续下去,结构性矛盾成为农药工业的突出问题,一些传统农药产能严重过剩、而绿色农药发展缓慢,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农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市场需求上,食品安全、生物防治、病虫害统防统治、农药零增长行动等让农业等农药需求领域主动需求不再,产能过剩成为影响供需最大的矛盾。尤其是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而导致农药使用大大减少,农业以及非农用药受多因素影响而导致回落下滑,现代农业观光园、高新农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受地方政府负债水平上升等因素影响而导致投资不同程度地减弱,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农药产品的市场需求,农业发展新理念以及农业结构的大调整,对于农药市场来说,可谓雪上加霜。但农药行业在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发展动力改变、发展方式转换,行业发展遇到新问题后,行业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市场供需,但在行业环境与市场结构出现大变化的情况下,主要矛盾仍然在供给,供给结构有待改善,其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反观供给上问题依然较大,供给的品种、数量以及产品的性能能否适应市场的变化,能不能数量少些、质量高些、效果好些、效益高些,这是改善“重量低质”发展模式的关键。尽管2018年以来农药行业结构调整在不断加快,但复杂多变的形势与内外环境对2019年农药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空前,2019年中国农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呼声愈来愈高,“重量低质”农药行业发展模式亟待改变,“减量高质”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内涵。

 

  (2)严厉的环保生态与安全生产政策让农药行业战战兢兢。近年来,全国各地农药行业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特别是辉丰环保事件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了农药行业的大地震。2018年3月14日,生态环境部组成督察组对盐城市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严重环境污染及当地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不力问题开展专项督察,发现该公司存在非法处置危险废物、违规转移和贮存危险废物、长期偷排高浓度有毒有害废水等环境违法行为。还有环保因素导致“两灌”化工园区企业整顿停产,连云港叫停灌云灌南化工园区,省市县环保部门联合对“两灌”化工园区所有化工(农药)企业逐个检查。而后发现一些企业超标排放,这种环境违法行为被环保部门查处等诸如此类的事件已多次曝光,有的农药企业关停、责任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自2018年环保风暴以来,环保不达标的中小型企业陆续出现停产、关停现象,据统计,仅京津冀就有16.7万家小散乱污企业被整治。农药行业发展受制于愈来愈严的生态环保政策。2019年以来,中国农药行业受生态环境保护趋紧的影响越来越大。当前,2019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工作启动。在环保高压下,许多不达标的农药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停产甚至破产。随着环保督查政策的陆续出台,今年下发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对农药行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影响,环保门槛更高,严查可能会让有些企业遇到空前的环保压力和生存挑战,让农药企业战战兢兢。

 

  更让农药行业感到如履薄冰的是严厉的安全生产监管政策以及农药安全生产风险隐匿的不可预估性。农药行业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生产工人的安全,也关系到工厂附近人畜安全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是企业不可以触碰的高压线。但农药作为支农的化工产品,有着化工的基本属性,其生产具有化工业的特点,安全生产的事故偶发性强,风险很大。对于农药行业的安全生产来说,形势不容乐观。农药行业属于精细化工行业,由三大版块构成:农药中间体、农药原药合成和制剂加工,行业上游为黄磷、液氯等无机原料及甲醇、三苯等基本有机原料,处于化工产业链的末端。农药生产工艺中危险化学品多、易燃易爆物质多、压力设备多、工艺流程复杂等。其风险隐匿不可预估性强,将时刻威胁着农药生产。尤其是进厂、库存原料(如黄磷、液氯、甲醇、三苯等)易燃易爆,高发不确定性成为农药行业安全生产呈现的基本态势,正由于此,让农药行业感到如履薄冰。尤其是今年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爆炸事故后,国家对于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严,各地因安全生产问责、检查更细,因此而关停生产线甚至引发牢狱之灾的大有人在,所有这些让农药企业感到责任压力之大。日趋严格的环保、安监政策,直接影响了部分企业的产能发挥,大量缺乏环保、安监投入的中小型企业纷纷关停产能或停产整顿,开工率大幅下降,有的地区整个园区都被政府关闭,进而引发原料以及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农药企业压力巨大,这也是因环保安监风暴而停限产给农药行业带来的最直观影响。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环保安监政策趋严的高压态势下,农药行业何去何从,是农药行业所思考的问题和所面对的难题。

 

  (3)产学研问题成为农药行业创新的关键。新专利法实施前,仿制已有品种成为农药行业快速发展的途径,而新专利法实施后则终结了仿制。创制工作开始走上前台,成为农药行业创新的力量。创新成为当代农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创新就是等死”在农药行业成为共识,受到空前的重视。但要看到农药行业创新的力量大都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不管是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农药创制中心都依托于它们,如前者重点依托南开大学和沈阳化工研究院,而后者则依赖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湖南化工研究院、浙江化工研究院,还有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了农药研究的重要力量和基地,但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如在现有考核体制下,高校和科研院所都瞄准在顶尖期刊如SCI上面发表论文,都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都在做一些学术性含金量高的项目,至于这些与考核相差八百里远的服务于企业的事情,风马牛不相及,谁会愿意做?再说,繁重的月度季度年度考核下,那有闲心和精力去做这些?大家都在说产学研结合,但都是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上,雷声大,雨点稀。有不少科研院所以及农药企业的科技人员就遇到了产学研的难题,他们向笔者诉说,曾碰上这样的老板,先是过分热情邀请,电话里夸下海口“只要帮我解决了难题,资金不是问题!”可是,见面一谈,牵涉到经费资金问题就蔫了。老板要看结果,只想共享成功,而不愿意分担失败的风险。农药行业产学研联合进行创新包含工艺创新和应用创新,不仅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而且科研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时间、资金投入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见老板对于科研方面是多么无知幼稚,也是多么短视和急功近利。因此,能不能很好地解决产学研成为农药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

 

  (4)多因素推高成本成为农药行业发展的痛点。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农药行业的各项成本不断加大。如劳动力、土地、环保、金融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原有的低成本优势已经不再,成本过高不仅推高了农药价格,也挤压了企业效益。虽然农药价格上扬了,但人力成本、原料成本、环保以及安监政策等带来的成本上升了,更是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如某大型农药企业的人工成本大幅上升,劳动强度大的工种每月工资至少4 500元,技术型工人每月3 000~4 000元,因为用工量较大,人工成本的上升减少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结构调整,加大创新投入,环保税的实施强化了环保巨大杠杆作用等,农药大企业将会缴环保税几百万元,生态发展、绿色制造将无疑推高农药行业成本,在高成本的推波助澜下,农药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在山东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家农药企业在前些年低成本下,活得还算可以,工人平均月工资2 000元左右,而目前平均月工资4 000元左右,招工还很困难,一般工人就招不来,更不用说高端技术人才了。还有一家有30多年的农药企业就受到了这样的影响,人力资源总监说,现在一线操作工老弱、妇女比例超过70%,农药企业现在招工难,名声不好的行业,招个壮实的劳动力招不来,招个大学生更不容易了,说有毒,不愿来;再说,现在招一个人,工资、五险一金加上劳保福利可不是小数目,企业工人多了负担不起,不仅企业用工成本升高,还有提高质量、环保以及管理,哪一个都得大把的票子。每年质量提升、环保治理、管理等各种成本都在上升,导致越来越多的农药企业苦不堪言。有人说,羊毛出在羊身上,水涨船高,不行,就提价。但有企业这样回答,产品提价是迫不得已,谁都知道低价多销,但成本高了,就必须提价才能保本盈利,产品提价直接导致销售量的减少,销不出去,就得库存,库满了,就得停产,一停产,一系列问题都来了。当然,农药行业的精准化、智能化、数字化等问题也会带来投入大、成本高等问题。此外,还有中美贸易战影响出口等问题,限于篇幅不再探讨。

 

如何打造中国农药行业发展新优势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农药行业的实际和企业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必须以智能化、绿色化和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来打造中国农药行业发展新优势。

 

  (1)以智能化来打造中国农药行业发展新优势,促进国内农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无论是提升技术品质、还是降低成本,都需要高端化、智能化。智能化牵涉到方方面面,但关键是搞好“两化”融合。互联网时代下的农药装备智能化、自动化制造是大势所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将会把农药企业带入智能时代。以往靠劳动密集型发展农药行业已经不行了,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再,红利消失。必须靠智能化技术、自动化装备来降低成本,提升技术品质。农药企业面对成本高的问题都在想办法,很多农药企业面对高质量发展以及谋求竞争新优势的需要,都自觉地向高端化、智能化靠拢,成为提质增效、降本增利的法宝。有一部分农药企业加大智能化力度,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山东就有一家农药企业大胆探索高端化、智能化,该企业车间传统设备的技术改造投入600多万元,全部实现生产线自动化,质检、管理智能化,以前一个车间一百个工人完成的工作量,现在两个车间二十几个工人足够了,企业内部的产品周转、运输都达到了自动化、智能化,企业大部分流程已经达到自动化、智能化的程度;因此,要抓住5G商用机遇,推动人工智能与农药行业的融合发展。还有家农药企业结合互联网+,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产品出厂信息制作二维码,让客户立刻找到生产源头,保证产品的真实性,同时利用二维码对产品进行追踪。它们每月利用大数据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做出产品的售后服务分析、反馈,有问题立即整改,确保产品质量,有力地促进了销售工作。笔者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认识到了智能化制造、自动化生产的优势,采用智能化制造、全智能自动化生产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人数量,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技术工艺和产品质量。还有智能防治,如使用无人机、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防治病虫害等。此外,不少农药企业运用互联网+改造传统农药生产销售等环节,开辟网上销售服务系统,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2)以生态化来打造绿色农药工业,推动农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以绿色化制造打造绿色农药工业优势是农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土壤以及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下,农药行业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为农业生态文明作出贡献。首先,大力开展绿色研发,实现产品与研发过程的绿色化。一个企业如果在未来市场上想保持其竞争地位,绿色生态环保的新产品开发就成为关键因素。一个绿色高端农药产品,价格虽高,但市场也很抢手,是国内农药发展的基本趋势。要围绕绿色高效研发生态高效绿色产品,尤其是研发高效低风险农药以及生物农药,除印楝素等农药外,要不断研发出新品,以满足绿色农业发展的需要。如一些即将到期或者已经到期的优秀绿色农药产品是企业“宝藏”,必须深挖。其次,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实现农药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当前,在传统农药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料多,物耗大,产生的副产物或废料、废液多,这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实践证明,以清洁科技(Clean Technology)为基础的清洁生产,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大幅度减排了废弃物,从而大大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因此,开展好清洁生产是农药生产过程中绿色化的好途径。最后,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倡导农药使用过程的绿色化。农药因使用中导致的残留、药害以及土壤污染等问题而给社会留下“谈农药而色变”的负面观感,因此,除研发生产环节外,还要在使用环节做好绿色文章。在农药使用过程中要倡导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减量化为原则,大力开展精准高效施药,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喷施次数,开展好农药使用后田间地头包装物的回收和利用,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规定生产企业或进口商不仅要负责产品的生产、销售,而且要负责生产形成的废旧物品的收集、运输、再利用和填埋处理。做好这些过程的绿色化工作,才能让农药企业在社会上赢得好口碑,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才能降低其研发、生产、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量,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并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中国农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要走绿色防控道路,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重大举措,因此,要加大对绿色防控科研项目的投入,搞好绿色防控。

 

  (3)以产学研结合整合社会创新资源,促进农药行业的持续创新,推动国内农药行业进入工业制造4.0时代。尽管中国在立足国情和资源条件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开发了多项独创的科技成果,形成了集设计、科研、设备制造、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完整工业体系。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自主研发登记的新农药品种有47个,四氯虫酰胺、氯氟醚菊酯、噻唑锌、毒氟磷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实现工业化生产,累计销售收入9.1亿元,推广使用面积7 800万亩。但要看到国内农药创新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如品种是农药发展的关键。以1980—2005年的25年间为例,先正达、拜耳、巴斯夫、陶氏益农、孟山都和杜邦6大农药企业共推出农药新品种220个,占全球农药新品种的70%,2011年这6家公司的总专利申请数为904,占2011年申请总数的75.5%。六大跨国公司之所以占据了全球农药市场超60%的份额,就在于这些公司的多年创新研发,形成了“产权农药—丰厚利润—研发投入—新产权农药”的良性循环。这就给我们一些启示,国内农药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农药新品种的开发,加大R&D投入。尽管中国农药行业的技术创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瓶颈仍在产学研上。产学研不能够有效地结合,这有待破解,产学研有效地结合是农药行业创新的关键。农药行业产学研难以结合的主要原因是几方缺乏紧密合作的动力和机制,缺乏合作的通道、纽带,缺乏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技术转移创新服务体系,也缺乏政府的组织和协调。破解的办法即必须大力开展以市场化取向改革为核心的体制创新,改革当前科研院所的考核机制。为此,必须大力改革现有机制和体制,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采用市场机制来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各地农药技术创新联盟以及技术创新联合体的形成,集聚国内生产企业和科研教学单位的产学研,加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大力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联盟,以体制的创新促进中国农药行业的技术创新。

 

  目前,中国农药工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等方面革命性突破在即,一些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发明层出不穷,标志着中国农药行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突破与自主研发工艺技术时代的到来,只要我们坚持体制与机制创新,有效促进产学研结合,就能够推动中国农药工业的大发展,促进中国由农药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农药行业发展实践也表明,没有体制与机制创新,产学研结合就是两张皮,就没有农药行业科技创新,农药行业就不会有凤凰涅槃奇迹的发生。

 

  总之,农药行业发展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市场变化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围绕智能化、绿色化,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创新、改进工艺技术、创新品种品类、提高产品质量、加大节能减排等方法来优化产业供应链,加快实现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生态型现代农药转变,由低质粗放发展转向高质量绿色发展。只有这样,国内农药行业才能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才能实现中国由农药大国向农药强国的转变。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等公开发布的历年数据。

 

农药快讯, 2019 (19): 15-19.

tag: 农药行业  重量薄质  产学研  成本  绿色农药  智能化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2650.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