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21年第10期
  文章:27篇
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张鑫,黄岩,李茂业 更新时间:2021-08-03 点击量:1903

张鑫1,黄岩2,李茂业2

(1.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植保植检站;2.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属鳞翅目螟蛾总科草螟科,是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在我国自北向南每年发生1~11代。南岭山脉一线以南,常年有一定数量的蛹和少量幼虫越冬,北纬30°以北稻区不能越冬,故广大稻区初次虫源由南方迁来。稻纵卷叶螟发生轻重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适温、高湿条件下,其产卵量大,卵孵化率高,幼虫成活率显著增加。因此,高湿天气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大规模发生。自然条件下,该虫以幼虫躲在苞内取食上表皮和绿色叶肉组织,严重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受害重的稻田一片枯白,最终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1 试验设计

  为筛选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高防效和安全性的杀虫剂,本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安徽旌德稻田中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现总结如下。

 

表 1  供试药剂及使用剂量

处理

供试药剂

667 m2用量

生产厂家

1

2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

8 g

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2

100 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

100 mL

镇江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3

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100 g

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1.8%阿维菌素乳油

40 mL

河北金德伦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5

5%甲维·高氯氟水乳剂

10 mL

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

清水

/

/

注: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随机选取5丛,共25丛稻株。调查叶片时只调查有效分蘖株上部3片叶,计算卷叶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防效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供试药剂中,处理1 14 d后的卷叶防效为91.39%,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2、3和4的防效次之,在72.09%~73.80%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5防效为55.39%,显著低于其他施药处理。不同处理区稻纵卷叶螟幼虫死亡率的高低与对应区卷叶防效一致,在52.77%~82.57%之间。供试药剂均表现出一定杀虫控害效果,处理1效果最佳。

 

2.2 药剂安全性

  药后14 d进行田间观察,各处理区稻株叶片形状、颜色及稻株高度均未见异常;稻株挺拔,叶片翠绿,稻田中青蛙等有益生物数量无明显减少。

 

表 2  喷施不同药剂14 d后对稻纵卷叶螟为害的防控效果

供试药剂

667 m2用量

幼虫死亡率/%

卷叶率/%

卷叶防效/%

20%氯虫·噻虫嗪SC

8 g

82.57

2.42±0.33 d

91.39±0.66 a

100 亿孢子/mL短稳杆菌SC

100 mL

79.14

3.11±0.05 d

73.80±1.12 b

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

100 g

77.99

3.16±0.41 d

73.38±1.44 b

1.8%阿维菌素EC

40 mL

66.80

4.64±0.29 c

72.09±0.27 b

5%甲维·高氯氟EW

10 mL

52.77

6.27±0.91 b

55.39±0.73 c

清水对照

/

/

11.87±1.40 a

/

注:试验于2019年7月在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兴隆镇三峰村水稻田进行;同列防效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3 小结

  氯虫·噻虫嗪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明显的杀灭和控害效果,并具有一定的持效性,且对水稻安全,对稻田内其他生物也无毒害,是本次药剂筛选中综合表现优秀的药剂品种,推荐用于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实践。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2021年第4期)

 

农药快讯, 2021 (10): 33.

tag: 稻纵卷叶螟、预防药剂、氯虫·噻虫嗪、安全高效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4474.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