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吡啶酚钠清洁工艺通过鉴定
作者:钱 敏 更新时间:2013-07-19 点击量:1403
    6月24日,由山东谦诚工贸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吡啶双定向合成法制备3,5,6-三氯-2吡啶酚钠(简称三氯吡啶酚钠)清洁生产新工艺,在山东青州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新工艺单位产品能耗为0.15吨标煤,仅为传统工艺的1/4。此外,传统工艺每生产1吨三氯吡啶酚钠产生20吨废水,新工艺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无废液、废固排放。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项目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为农药工业的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
    据山东谦诚工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守民介绍,国内外传统的三氯吡啶酚钠生产工艺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而吡啶双定向合成法制备三氯吡啶酚钠新工艺则一举攻克了这一世界性难题,不但能耗低、“三废”排放少,还具有高转化率、高选择性、产品纯度大于99%等突出优点。
    专家组在现场看到,谦诚公司采用新工艺建设的1万吨/年示范生产线目前已稳定运行两年,全部工艺过程均为常压反应,工艺步骤简单,节能效果明显。工艺用水实现了闭路循环,符合环保要求。用户使用报告显示,该装置生产的产品质量明显优于传统工艺。
    该项目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光氯化反应器,吡啶的转化率由90%提高到99%以上;反应产物为一氯吡啶和二氯吡啶,其中2,6-二氯吡啶所占比例可达60%以上。二是采用具有催化功能的溶剂,可使2,6-二氯吡啶一步定量转化为6-氯-2-吡啶酚钠,反应条件温和,分离流程简单,收率达99%以上。三是利用次氯酸钠作为亲电取代试剂进行6-氯-2-吡啶酚钠的β-位定向取代,直接生成3,5,6-三氯-2-吡啶酚钠,收率达80%。
    据介绍,3,5,6-三氯-2-吡啶酚钠是低毒、广谱、低残留的有机磷杀虫杀螨剂毒死蜱和甲基毒死蜱及除草剂绿草定等农药的重要中间体,毒死蜱是目前全球生产和销量最大的杀虫剂品种之一。我国政府对安全、节能、环保问题的高度重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相继退市,为毒死蜱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预计2015年我国毒死蜱产量将占全球产量的45%左右。毒死蜱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的关键之一就是重要中间体三氯吡啶酚钠合成工艺的发展与创新。
tag: 三氯吡啶酚钠清洁工艺通过鉴定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2381.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