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虫胺(dinotefuran)是日本三井化学AGRO株式会社于1993年发现的第三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其结构特征是四氢呋喃基取代了新烟碱类的氯代吡啶基或氯代噻唑基,且不含卤族元素。呋虫胺因其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杀虫谱广,对哺乳动物、水生生物等安全而备受关注。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室内生测初步明确了呋虫胺对豆蚜、褐飞虱、二化螟、小菜蛾的生物活性,并研究了呋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呋虫胺与烯啶虫胺、呋虫胺与吡蚜酮的联合作用。
结果表明:呋虫胺对稻飞虱具有高活性,LC50和LC90分别为0.8778 mg/L和3.9006 mg/L;对豆蚜具有高活性,LC50和LC90分别为0.3505 mg/L和3.0771 mg/L;对二化螟具有活性,LC50和LC90分别为55.7215 mg/L和882.3061 mg/L;对小菜蛾活性弱,在100 mg/L剂量下3 d死亡率为14.29%。
通过研究,呋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豆蚜联合作用发现,配比3︰1、4︰1、5︰1具有增效作用;呋虫胺与吡蚜酮对褐飞虱联合作用发现,配比1︰1.5、1︰2、1︰2.5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呋虫胺与烯啶虫胺对褐飞虱的联合作用发现,配比1︰1、3︰1、4︰1、5︰1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呋虫胺对稻飞虱的防效。结果表明,在60~120 g a.i./hm2剂量下,药后3~20 d的防效为73.34%~98.39%。试验显示,呋虫胺速效性弱,持效期长。
根据室内测试结果和田间防效分析,作者建议,呋虫胺防治稻飞虱是可行的,在应用剂量方面还可以优化;呋虫胺具有内吸性,希望在种子处理方面加强研发;呋虫胺在二化螟的防治上最好使用混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