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态效
  • 共查找到 39 篇与 态效 相关的文章信息!
  • 国内创制的卵菌纲病害防治药剂——氟吗啉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刘长令] [2020-06-01]
  • 在近年来卵菌病害的防治中,由于以甲霜灵为代表的苯酰胺类杀菌剂的长期不合理使用,病原菌对其产生了广泛的抗药性,部分地区药剂的单独使用已失去了防治效果;新型高效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也存在较高的抗药性风险,且由于价格因素,使其应用推广受到一定限制。而氟吗啉及同类杀菌剂烯酰吗啉以其抑菌活性高,抗性风险较低,作用机制独特等优点受到广泛的重视,己成为逐渐替代酰胺类杀菌剂的重要农药品种之一。 氟吗啉是由沈阳化工研究院于1994年创制开发的中国第1个杀菌剂,第1个获得美国、欧洲发明专利的、第1个获得ISO通用名称的、...
  • “央企楷模”刘长令——我国“新农药创制第一人”
    [中化集团] [2020-04-10]
  • 2019年11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举办2019年度第二批“央企楷模”发布会,中化集团下属中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兼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杀菌剂研发部总监刘长令教授获得“央企楷模”荣誉称号。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翁杰明等有关领导出席发布会,并为“央企楷模”颁发获奖证书。中化集团党组副书记、董事李庆带队参加发布仪式。 “央企楷模”评选表彰是国资委面向中央企业组织开展的一项年度性典型选树活动,旨在通过宣传表彰中央企业各行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或团队),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
  •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协同防治,生物农药市场将迎大机遇
    [成都新朝阳 王玉宏] [2020-03-17]
  • 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在保障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化解了不少重大危机,功不可没。然而传统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导致害虫产生的抗药性迫使人们加大用药量和增加用药频次,引起越来越突出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1 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已迫在眉睫 截至2009年的10年间,超过15%的鸣禽消失,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最近,包括BBC在内的多家媒体都报道了:3个月当中,巴西死亡的蜜蜂总数高达5亿只,研究者对蜜蜂的尸体进行检查,在部分蜜蜂体内发现了杀虫剂的成分,主要包括化学成分新烟碱和氟虫腈。 相较于化学农...
  • 华中师范开发了含二苯醚结构单元的新型烟酰胺类衍生物,防效优异,合成成本低
    [] [2020-03-06]
  •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因其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活性和环境友好的特点,成为杀菌剂市场的“黑马”,受到世界各大农药公司的关注,如巴斯夫公司开发的烟酰胺类杀菌剂啶酰菌胺(Boscalid)为第一个广谱性的SDHI类杀菌剂,几乎对所有的真菌病害都有效果,并且其与多菌灵、腐霉利等无交互抗性,对作物安全,加上有利的生态效果和毒理学数据,使之迅速成为上亿美元的产品。 近年来,虽然一些结构类似的新型烟酰胺类衍生物如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联苯吡菌胺(Bixafen)和Praziflumid等不断涌现,活性有了进一步提高,但...
  • 纳米农药的环境安全性浅析
    [陈朗, 姜辉, 周艳明, 周欣欣, 黄健] [2019-10-24]
  • 摘要:纳米农药是纳米科技在农业植物保护领域的一项新兴应用,在提高农药生物活性与使用效果、增加农药持效性、减少农药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已有文献报道或获得专利的纳米农药主要包括纳米微乳剂、纳米微囊、纳米载药系统(如金属、金属氧化物、黏土等)、纳米生物农药等不同剂型。随着纳米农药的研发升级及其推向市场的需求增加,纳米农药注册登记与监管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性评估也成为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纳米农药的研发现状以及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机制,浅析了纳米材料、环境因素及纳米农药所含农药有效成分对纳米农...
  • 中国生物农药建国以来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张兴 马志卿 冯俊涛 吴华 闫合 韩立荣] [2019-10-18]
  • 生物农药在保障农业丰产增收,维护生态和谐,满足食品安全需求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自建国以来,中国生物农药发展迅速,到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成熟的产品开发与产业化体系及稳定的研发团队与机构。在建国70年之际,对中国生物农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与总结,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1 生物农药理论体系的构建1.1 生物农药的概念及分类在中国,传统的生物农药仅指微生物农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农药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深入与发展,对其概念和类别的探讨...
  • 毒氟磷——“植物癌症”防控良方
    [] [2019-10-12]
  • 病毒病被称为“植物癌症”,水稻一旦感染,轻则大幅减产,重则绝收。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防治农作物病毒病及媒介昆虫新农药研制与应用项目,为这一顽症开出了治病良方,实现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有效防控。业内专家表示,抗水稻病毒病药剂创制、水稻病毒病及其媒介昆虫全程免疫防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实现全国同步小康战略目标作出了新的贡献。 病毒病一直被称为“植物癌症”,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其中一种。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白背飞虱传毒,由于其发生、侵染及传播机制极其复杂,一直缺乏有效的防控药剂和...
  • 美国科学家:未来将围绕这五大关键技术寻求农业领域的科技突破
    [AIA国际期刊] [2019-09-03]
  • 今年年初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联合发布了题为Science Breakthroughs to Advance Food and Agricultural Research by 2030的研究报告,描述了美国科学家眼中农业领域亟待突破的五大研究方向。 1 整体思维和系统认知分析技术是实现农业科技突破的首要前提 农业系统是复杂的系统,已经很难再依靠“点”上的技术突破实现整体提升。报告建议将跨学科研究和系统方法作为解决重大关键问题的首选项。系统认知就是要从系统的要素构成、互作机理和耦合作用来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农业领域的科学...
  • 2019年农药行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韩永奇] [2019-05-09]
  • 2月19日,新华社授权发布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终于出台了。通篇阅读全文,倍感欢心。笔者认为,连续16年,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一直以一号文件下发,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作为为农业服务的农资人,在为党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而感到信心满满的同时,也感到农资人重任在肩、责任重大。今年,让亿万农民翘首以盼的中央一号继续关注聚焦“三农”,让无数以农药为代表的农资人更是找到了做好今年工作的希...
  • 沈阳中化刘长令教授团队近年工作概况:中间体衍生化法与新农药创制
    [] [2019-02-25]
  • 1 刘长令教授简介 刘长令,河南镇平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化集团高级专家。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系;1989年获得沈阳化工研究院工学硕士学位(导师:张少铭、李宗成);2005年获得南开大学化学院理学博士(导师:李正名)。1995—2004年先后5次近2年时间在美国原罗门哈斯公司和美国陶氏益农(DowAgroSciences)进行新农药创制方面的合作研究。曾任沈阳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现任中化国际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兼任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杀菌剂研发部总监,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农药(沈阳)国家...
  •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 [2019-02-20]
  •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全文) (2019年1月3日) 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党中央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
  • 多个植保农药类项目拟提名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刘刚] [2019-01-10]
  • 1月3~9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将拟报送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提名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20个项目予以公示,其中包括多个植保农药类项目。 1 植物免疫诱导蛋白新生物农药的研制技术 (1)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中保绿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绿色农华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2)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农业农村部 提名意见:增强植物自身免疫力、保障作物健康生长是减轻有害生物危害、减少农药使用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该项目着眼于国家战略...
  • 顺时应势搞转型 抓住机遇促发展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研究员 周喜应] [2018-12-28]
  • 2018年是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的第一年。笔者深入基层,对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营及农药经营使用进行调研,详细剖析典型事例,阐明了农资企业一定要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与农业农村发展同频共振,利用自身各种优势,积极加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力度的加大,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种地的劳动力...
  • 浙江新安化工一项重大农药成果通过中国农学会评价
    [] [2018-11-15]
  • 2018年9月7日,受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中国农学会在贵州省贵阳市组织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教授为组长,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张宗俭教授为副组长的7人专家组,本着“提升科研质量、促进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的宗旨,按照省部级科技奖奖励标准,对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技术中心主任周曙光团队完成的成果“草甘膦水溶性固体新剂型创新与产业化”,从科研立项、研发过程、科技创新、推广应用等主要环节进行了咨询评价。 专家组通过听取周曙光主任的汇报、...
  • 中国农学会组织九院士评价我国新农药创制重大成果
    [] [2018-05-11]
  • 5月9日,受贵州大学的委托,中国农学会在海南琼海组织以陈剑平院士为组长,李玉院士、朱有勇院士、吴孔明院士为副组长,向仲怀院士、荣廷昭院士、罗锡文院士、南志标院士、康振生院士以及李钟华研究员、陈万权研究员、李忠教授为评委的12人专家组,本着“提升科研质量、促进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的宗旨,以申报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为目标,对宋宝安院士主持的、贵州大学及中国农业大学等5家学产研单位共同完成的我国新农药重大科技成果“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新农药新制剂的创制及应用”,从科研立项、研发创新、生产应用等主要环节,到申...
  • 水稻“控药节肥降镉”绿色生产技术与应用项目拟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刘刚] [2018-01-24]
  • 湖南省科技厅日前对提名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进行了公示,其中由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神隆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水稻“控药节肥降镉”绿色生产技术与应用项目拟提名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悉,围绕南方水稻生产农药控量、化肥减施、镉污染消减等绿色生产和品质提升的战略需求,该项目历时14年,攻克水稻产地环境优化、增苗节氮、病虫草害生态防控、化肥有机替代等技术难关,创建了集“优质-丰产-高效”、“抑草-控虫-防病”、“培土-节肥-减污”于一体的水稻全程绿色...
  • 中科院提名两项植物保护领域成果申报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
    [刘刚] [2018-01-09]
  • 中国科学院日前对提名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进行公示,其中包括2项植物保护领域成果。 1 一种扩大杀虫谱高效杆状病毒生物农药的研制和产业化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昆虫杆状病毒具有高效、安全、无污染,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是防治害虫的安全生物农药。但其产业化难,存在杀虫谱窄、杀虫速度慢、对紫外光敏感和生产成本偏高等4个世界性技术难题,难以大规模发展。该项目通过4个发明点取得突破:① 发现并分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广谱甘蓝...
  • 草甘膦别乱用,要不后果很严重!
    [] [2018-01-08]
  • 杂草是柑橘种植过程中的大敌,严重时可导致柑橘减产30%。面对疯长的杂草,化学除草剂因其方便、省事、省工,成为许多果农的首选。一纸禁令,百草枯退出了历史舞台,草甘膦借此成为柑橘园除草剂的主角。 草甘膦属内吸传导广谱灭生性除草剂,对多年生深根性杂草地下组织有很强的破坏能力,能直接杀死杂草的根系,使用该除草剂多年的果园除了生长一些小根菜,很少有杂草生长,因此深受果农喜爱。 但是,它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药害,影响了柑橘的生长与结果。那么对于柑橘而言,草甘膦伤害有多大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
  • 农药利用率稳步提高 提前3年实现零增长目标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2017-12-26]
  • 化肥农药利用率发布新闻通气会现场 2015年以来,农业部按照中央部署,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经科学测算,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8.8%,比2015年提高2.2个百分点。目前,农药使用量已连续3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提前3年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今年,农业部完善化肥、农药利用率定期发布机制,组织开展2017年全国化肥、农药利用率测算工作,细化测算的方...
  • 新型除草剂clacyfos(氯酰草膦)被新版世界农药手册收录
    [化轩] [2017-11-07]
  • 最新版The Pesticide Manual(2017版)收录了世界范围内的862个农药品种,其中16个中国创制的农药品种,包括9个杀菌剂,6个杀虫及杀螨剂,1个除草剂。这个唯一被收录的中国创制除草剂品种clacyfos(氯酰草膦)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农药与有机化学研究所贺红武教授课题组自主研发。 鉴于世界上尚无以丙酮酸脱氢酶为靶标的除草剂应用,贺红武课题组以植物丙酮酸脱氢酶为靶标,坚持了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成功创制并开发了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相容性好的新型除草剂clacyfos(氯酰草膦,其试验代号:HW-02,CAS号:215655-76-8)。...
  • 种子处理剂市场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农药快讯》《现代农药》 柏亚罗] [2017-06-14]
  • 会议现场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种子是农业丰收的基石,好的种子处理剂是作物健康的保障。 优秀的种子+优秀的种子处理剂,打造种子健康新理念。一个国家的种子科技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   在全球农药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种子处理剂市场一直高歌猛进。在2006—2015年间,全球种子处理剂市场甚至没有停歇过增长的步伐,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0.6%。未来,种子处理剂市场仍将处于上升通道。   “我国的种子处理剂市场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种子处理剂专业委...
  • 这16个中国农药品种被新版Pesticide Manual收录
    [] [2017-05-10]
  •   Pesticide Manual是关于作物保护农药品种方面一个权威且独立的信息来源。收录的信息涵盖全球重要农药品种的化学性质、作用靶标、使用对象、毒理数据、生态效应等。最新版Pesticide Manual(17版)收录了862个农药品种,中国农药品种占16个。其中,杀菌剂9个,杀虫、杀螨剂6个,除草剂1个。16个被收录的中国农药品种中,13个品种来自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占比81.2%),分别是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10个,占比62.5%)、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个,占比6.3%)、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1个,占比6.3%)。   以下简要...
  • 九康:扛起生物农药发展的大旗
    [朱晓萍] [2017-03-31]
  •   当前我国农业正向绿色生产积极转型,农业乃至农药行业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益关注、农药用量零增长行动的开展,都给生物农药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动力。生物农药前景乐观,但不少企业也面临生存艰难、推广不易的烦恼,而九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十年如一日专注生物农药领域,用不懈的努力和坚守,扛起了生物农药的大旗,将九康做成了国内领先的纯生物农药及生物有机肥产学研一体的企业。   依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农业化学首席专家闵九康教授领衔的国内顶级专家研发团队、设备一流的科研...
  • 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 [2017-02-06]
  • (2016年12月31日)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仍很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亟待破解。必须...
  • 种子包衣好处多,规避药害最关键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袁会珠] [2016-10-27]
  •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农谚曾是中国北方农民千百年来生产活动的座右铭。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如今北方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已变成了“寒露种麦正当时”。   当前,小麦播种前进行药剂处理已成为各地普遍推行的一项技术,而近期一则颇受关注的小麦种衣剂因药害风险紧急召回的新闻,再次把小麦种衣剂如何安全使用、如何规避风险的问题摆到了小麦种植者面前。针对此次事件,作者想系统分析一下种子处理技术以及种衣剂使用中如何规避药害风险,供农民朋友参考。 1 农药利用率最高的施药方法之一   种子往往带有...
  • 大蒜素对福寿螺具有抑制甚至毒杀效果
    [刘刚] [2016-06-01]
  •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人员近期在实验室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大蒜植株、蒜瓣(鳞茎)和大蒜素对福寿螺和水稻苗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大蒜植株、蒜瓣中的大蒜素对福寿螺均具有致死效果,大蒜素只是大蒜植株和蒜瓣中致福寿螺死亡的物质之一。福寿螺在大蒜素溶液中出现逃逸现象,在0.025和0.0125 g/mL浓度下全部逃逸,而在0.05 g/mL浓度下逃逸率仅为60%,死亡率达40%。福寿螺在大蒜种植密度为9、14、18株/盆时,含有大蒜根分泌物的盆中均出现逃逸现象,密度越大逃逸越快,数量越多,而在大蒜植株混入土壤的盆中,密度为9株/盆...
  • 种衣剂药害分析及解决方案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站研究员 王险峰] [2016-05-23]
  • 1 种衣剂的优势   作物种苗期主要病虫害是指那些种子传染、传带,土壤传播、传带而在种子萌动后开始为害根芽的各种苗期病虫,危害重,损失较大。   作物种苗期病虫害一旦发作,即不能恢复,若是检疫性病虫一旦传入则很难扑灭,很难在其初侵染的急剧发展、发作阶段进行高效治疗以控制发病。   如何在种苗期这一关键环节对种苗病虫进行综合防治?农艺措施如轮作、选种、分期播种,已收效甚微。采用化学药剂干拌种、湿拌种,药剂不容易粘着,经过贮藏搬动、运输、播种等环节,脱落损失严重,药效差,或因加工药剂颗粒大,难以拌...
  • 利民股份1000万设立子公司,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园
    [《农药快讯》《现代农药》 陈燕玲] [2015-12-08]
  •   12月7日,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民股份”;股票代码:002734)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出资在江苏省新沂市设立全资子公司“新沂小蜜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该子公司拟定经营范围:生态农业开发,瓜果、蔬菜、花卉、绿化植物、观赏植物、经济作物的种植及销售,观光旅游开发,水产品养殖及销售,家禽及特种养殖及销售,农业信息咨询,农业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咨询及转让。   利民股份表示,此次设立子公司的目的是,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依托母企业资源,打造一个高效药效...
  • 全国土传病害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召开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015-09-17]
  • 9月13日,“全国土传病害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在山东安丘市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山东省副省长赵润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钟天润、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王久臣,潍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邹庆忠出席。中国农科院副院长雷茂良主持会议。 与会代表实地观摩了安丘市石堆子镇、凌河镇生姜田土传病害防控技术大面积示范效果和不同药剂土壤熏蒸消毒处理的对比试验效果,以及土壤熏蒸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据安丘市石堆子镇示范生姜田种植户王文刚测算,以前地里遭遇土传病害,亩产生姜不超过8,0...
  • 河北博嘉“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现场考察
    [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综合办 胡晓静] [2015-07-09]
  • 近日,河北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0%噻苯隆可分散油悬浮剂中试与示范”(编号:2014GB2A200326)进行了现场考察。 总经理王迎春陪同现场考察组 专家考察组成员李书生(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书记)、刘孟朝(河北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霞(河北省农科院科研处研究员)、马书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级农艺师)、剧力军(石家庄市藁城区科技局局长)等先后考察了公司生产厂区及桥西科学院办公区研发实验室,认真听取了项目阶段性工作总结汇报。专家组...
  • 农药 转基因 食品安全 生态安全——钱旭红院士访谈录
    [元宵] [2015-02-25]
  • 农药、转基因等,是关注食品、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的人们“谈虎色变”、极富争议的话题! 为此,笔者拜访了国家973项目——绿色农药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从而对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农药比汽车安全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问世的农药,大多为超高效、高选择性的无公害农药,其经过严格、长期、广泛的生态环境评价和验证,所以,被称为“绿色农药”。在所有化学品中,农药的生态与安全评价是最苛刻的,换句话说,除医药以外,农药比任何其它化学品更为可靠和安全。 相对而言,尽管阿司匹林、青霉素、安定生产和...
  • 发展种子处理剂大有作为
    [周本新] [2015-02-13]
  • 用处理种子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历史悠久,在公元前数十年的古老年代,就有温汤浸种催芽,之后又有与盐、石灰、泥土及药剂浸种、拌种来防治地下害虫、防病和避鸟保苗。19世纪,开始出现种子包衣在蔬菜、花卉和牧草上的应用。20世纪,种子处理剂尤其是种衣剂(种子包衣)技术迅速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凸显优势,在农药剂型加工和应用技术融合中形成研究和应用热潮。进入21世纪,全球种衣剂市场份额约有320亿美元,2012年全球种子处理剂市场产值23亿美元,之后以1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攀升,预计2018年产值翻番,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农药发...
  • 芸苔素内酯应用前景广阔
    [农资导报网] [2015-02-10]
  • 1月30日,在河南郑州召开的第二十届绿业元网络年会上,来自湖南农业大学的肖浪涛教授向1,200多业内专家、农资企业及经销商共同分享了近年来国内外芸苔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肖浪涛教授从事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已有多年,据他介绍,芸苔素内酯类化合物共有50多种,是目前最高效、广谱、无毒、无害、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之一,可用于促进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和增加产量,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然而,在目前700多种国内获准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只有3种成分属于芸苔素内酯类化合物,生产企业32家,发展前景十分广...
  •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 [2015-02-02]
  •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文如下: 2014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深化农村改革力度,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
  • 我国抗虫棉育种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日报 陈 莹 魏 东] [2014-10-31]
  • 近日,中国农学会邀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喻树迅院士、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程顺和院士等7位知名专家,在北京对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主持完成的“高产稳产型棉花品种鲁棉研28号选育与应用”成果进行了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鲁棉研28号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抗虫性、丰产性、稳产性和易管性的协同提高,连续8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主推品种,成为我国黄河流域棉区的主栽品种,是我国抗虫棉育种的重大突破。 据介绍,鲁棉研28号在各级、各类区试中,比对照增产12%~23%,生长发育稳健,库源关...
  • 拜耳“农之道”引领中国市场
    [柏亚罗] [2014-10-27]
  • 金秋时节,在收获的喜悦和播种的希冀中,拜耳作物科学举办了2014年度又一盛大活动,树立了公司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农之道TM,成功发布 2014年10月24日,拜耳作物科学农之道TM发布庆典在江苏丹阳隆重举行。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陈友权、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副巡视员唐明珍、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以及来自全国各省植保系统的专家和媒体朋友,齐聚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技术开发与推广中心江苏基地,共同见证和庆祝拜耳农之道TM服务品牌的发...
  • 青岛农大两个农药课题研究分别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
    [刘刚] [2014-09-28]
  • 9月6日,山东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王智教授主持完成的2项课题进行了鉴定。经专家鉴定,“农药悬浮剂(SC)稳定体系构建与集成应用技术开发”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农药水乳剂(EW)稳定体系构建与集成应用技术开发”项目在水乳剂群组产品开发和应用技术上达国内领先水平。 据悉,“农药悬浮剂(SC)稳定体系构建与集成应用技术开发”由王智教授主持完成。该项目通过研究悬浮剂稳定性的影响因子,构建了配方优化数学模型,确立了最优加工工艺条件;研究开发了30%戊唑醇·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 “农药安全科学使用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培训”在海南成功召开
    [付伟 周华] [2014-09-18]
  • 海南省琼海市,2014年9月16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植保(中国)协会三方联合主办的“农药安全科学使用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培训”在海南省琼海市成功召开。旨在宣传安全科学使用农药的知识与技术,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对农田的污染,探索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处理办法,推动农田生态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协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业部农研中心、农业部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环境保护部生态司、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福华集团:打造全球草甘膦生产基地
    [乐山日报记者 代世和] [2014-08-19]
  • 每袋重达1吨的草甘膦原药源源不断从流水线上输出,等待装运的货车排起长队……8月4日,记者来到福华集团通达公司生产厂区,映入眼帘的是产销两旺的繁忙景象。通达公司负责销售工作的副总经理姜林告诉记者,公司采取“无仓储”销售模式,以产定销,其中80%产出量被全球主要的农化巨头提前预订。今年上半年,福华集团实现产值52.12亿元,同比增长16.86%;出口创汇达到2.2亿美元,同比增长57.14%;实现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35.83%。 福华集团组建以来,采取“资本运作、商业合作”的开放合作模式,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推动企业做大...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