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草胺产品协作组第二次会议于6月18日下午在南通召开,会议由组长单位江山股份张海滨主持,该公司总经理薛健致辞,山东侨昌化工、山东滨农科技、山东绿野、大连瑞泽、杭州庆丰、常隆化工、江山股份、河南颖泰、北京颖泰、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江苏省双洋化工有限公司、江苏淮河化工有限公司等12家成员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乙草胺产品协作组于2010年6月在北京成立,成员单位17家,其中乙草胺原药生产企业13家、中间体生产企业4家。目前,乙草胺原药三证齐全的企业12家,但在农业部登记乙草胺原药的企业有32家。产能接近15万吨,实际产量4万吨左右,接近50%的产量出口。内蒙古宏裕农药公司的990 g/L乙草胺乳油获得“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江苏常隆化工、山东侨昌、大连瑞泽的乙草胺也曾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协作组成立以来,按照中农协的要求,每年编制了乙草胺产品发展报告,开展产品统计工作,2011年山东滨农代表协作组在上海展览会上参加了大宗产品论坛。行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一是经过江山股份等企业的努力,环保部未将乙草胺列入“双高”(高环境风险、高污染)品种,仅将醚法工艺列入淘汰的生产工艺(高污染),甲叉法生产工艺则被列入农药行业清洁生产工艺,要求新上乙草胺的企业必须采用甲叉法工艺,而对已有醚法乙草胺企业要求实施工艺改造。二是乙草胺主流剂型为乳油,只有少部分企业做水乳剂,近年来中农协推动起草了《农药乳油有害溶剂限量标准》,并经农标委会审通过,即将付诸实施,乙草胺剂型替代或溶剂替代是必然趋势。三是乙草胺“三证”不全企业如何治理,需要协作组呼吁有关部门查处。四是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溶剂成本,40%、50%乙草胺乳油采用甲醇配制,造成产品贮存期水分超标严重,并且使产品毒性增加,需要行业加以抵制。五是乙草胺乳油小包装采用聚酯瓶,造成贮存期水分超标,产品低价位销售使包材提档升级难以实现。六是乙草胺已被欧盟列入禁限用名单,但国内对欧盟出口乙草胺较少,对乙草胺出口影响不大,值得关注的是其它国家和地区是否会效仿欧盟的做法,因此仍然有潜在的影响。七是乙草胺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开工率明显不足,但仍有企业盲目投资。八是国家环境保护政策不断收紧,最近有关方面正在编制《农药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行业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与会代表交流了近年来企业的乙草胺生产经营情况。山东侨昌建设有2套年产1万吨的甲叉法乙草胺生产装置,2012年3月开始投产。原材料消耗情况:MEA(2-甲基-6-乙基苯胺)585 kg/t、氯乙酰氯460 kg/t、乙醇265 kg/t、甲醛175 kg/t、片碱几公斤/t,成本比醚法低1,000元/t左右,副产氯化铵用多效蒸发回收,含量达96%,自用于复合肥,氯化铵回收后的水套用。主要问题是:甲叉法乙草胺中间体监测不是太稳定。
大连瑞泽整体搬迁,计划建设2套年产1万吨乙草胺装置,今年4月份第一套装置试生产过一段时间。企业搬迁期间,主要采购乙草胺原药生产制剂。大连瑞泽立足于国内制剂市场,今年乙草胺原药价格与去年持平,但全国乙草胺制剂价格下滑,大连瑞泽则未降价,990 g/L乙草胺乳油2.5万元/吨,每吨比其它企业高3,000元左右,50%乙草胺乳油1.72万元/吨,比其它企业高3,000~4,000元。除乙草胺外,国内其它农药制剂均涨价,可见乙草胺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竞相压价。
杭州庆丰农化于2012年9月被北京颖泰收购了58.26%股份,今年3月成为北京颖泰的全资子公司。有一套年产4,000吨的甲叉法乙草胺生产装置,醚法生产装置未开车。甲叉法乙草胺生产成本比醚法低,但质量不是很稳定,原药外观颜色变化快,包装后2~3个月就有絮状沉淀;乙醇套用是个瓶颈,有回收塔,但还要补充新鲜无水乙醇。氯化铵回收后的废水也是套用。乙草胺在杭州庆丰是亏损品种,通常外购常隆化工的乙草胺原药,外观颜色稳定,价格也低。
常隆化工2009年整体搬迁,乙草胺装置仍然采用醚法工艺,主要考虑有光气和成本优势,去年生产2万多吨原药,满负荷生产,产品质量和销售都比较稳定。今年原材料涨价,但产品价格未上涨,利润空间被挤压。
河南颖泰农化2011年获得工信部甲叉法乙草胺原药生产定点,有2套年产5,000吨生产装置,2013年3月份投产以来,生产了3,000多吨甲叉法乙草胺原药。主要问题是产品质量不稳定,一般原药含量在92%~94%,含量达到95%的比较少;原药在阳光下或热贮时变色,加稳定剂后热贮不变色,但时间长了有絮状沉淀,怀疑是原料EMA含铁离子。今年停产进行自动化改造,减少人为操作影响。去年到现在,乙草胺基本上不挣钱,主要靠原料EMA挣钱,MEA设计年产能2万吨,销售1万吨,乙草胺生产配套用1万吨。乙草胺原药价格2.1万元/吨时,MEA卖1.8万元/吨;去年下半年乙草胺原药价格降到1.95万元/吨时,MEA卖1.95万元,生产乙草胺会亏损,销售MEA则赚钱。
江山股份整体搬迁,乙草胺制剂销售量比以前大,主要外购原药加工,年产2万吨甲叉法酰胺类生产装置试车以来,不太稳定,一是设备质量问题,工艺条件对设备要求比较高;二是与国内甲叉法工艺一样,也有类似的原药质量问题。
山东滨农1997年开始生产乙草胺,装置年产能1.5万吨,为醚法工艺,原料消耗为:MEA 522 kg/t、氯乙酸447 kg/t、乙醇154 kg/t、甲醛160 kg/t。2010年乙草胺原药产量1万吨,2011年产量15,000吨,2012年产量降到5,000吨,今年以来产量2,800吨,预计不会超过5,000吨。现在乙草胺是公司所有产品中赢利最差的品种,仅够发工人工资,原药生产量主要用于自己配制乳油等制剂,不做库存,不够的话就向河南颖泰采购原药。暂时不考虑甲叉法生产工艺,技改主要围绕醚法工艺如何做得更好,在原料计量、醚化工艺上进行自动化改造,负压操作,溶剂消耗由50 kg/t降为30 kg/t;蒸汽循环利用,降低能耗;醚化、缩合碱性废水少出,预处理用一部分,工艺上套用一部分,控制碱性废水1.5 t/t、酸性废水0.5 t/t;废气用吸附法回收,甲苯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影响。
山东绿野有2套年产1万吨的甲叉法乙草胺装置,每天产量25吨,成本1.88万~1.95万元/吨,比醚法低1,000~1,500元/吨,醚法工艺成本偏高。但甲叉法乙草胺外观颜色也不好,有絮状沉淀,杂质比较多。出口只能用常隆化工的醚法乙草胺原药,大部分采购常隆化工的乙草胺原药,国内有1万吨制剂销售量,但在威海禁止用乙草胺,因为农产品主要出口韩国和日本。不过,乙草胺仍是不可替代的土壤处理剂,产品还是有生命力的,问题是老百姓用药过量,通常是推荐量的2~3倍,对土壤环境有些影响。乙草胺市场竞争无序,基本上不挣钱,主要靠990 g/L乙草胺乳油挣钱,年销量2,000吨。原药生产基地在东营,制剂生产基地则在章丘。
江苏双洋化工有限公司2007年就开始生产DEA(2,6-二乙基苯胺)、MEA(2-甲基-6-乙基苯胺),溧阳老厂区DEA生产装置1万吨,仍是老工艺,采用铝粉,固体废弃物多;淮安生产基地,购地200亩,生产工艺改用催化剂,采用DCS控制,装置能力2万吨,固体废弃物少了,产品经二次蒸馏,含量99.3%~99.5%,但生产成本略高。去年原材料邻甲苯胺涨价,每吨价格1.38万~1.75万元,生产DEA的老工艺保本,新工艺则亏本。今年已经生产7,000吨。
江苏淮河化工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1-硝基甲苯生产企业。1-硝基甲苯邻位与对位的比例为60∶40,间位可以忽略不计。以前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对硝基甲苯,前年开始对硝基甲苯价格下滑,每吨7,000~8,000元,因此只好将邻硝基苯胺涨价,从而导致邻甲苯胺上涨,也是出于无奈。目前对硝基甲苯及对硝基苯胺价格是近十年来最低位,去年甲苯每吨价格高达9,000~10,000元,最高价10,500元,现在甲苯价格回落至8,500~8,600元,因此今年邻甲苯胺的价格比去年回落了许多,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正先参加了会议,并且作了会议总结,要求协作组正常开展活动,协作组成员尤其是组长单位要站在行业的高度,关注乙草胺产业的发展,共同探讨研究问题,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认真做好行业的统计分析工作,协会开发了统计软件,原药生产企业要在网上按月申报产量、销量、存量及价格等情况;同行之间要多交流,在产品价格上要有一定的协调机制,遏制互相压价不正当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