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细菌性流胶病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更新时间:2016-12-06 点击量:1271

  黄瓜细菌性茎软腐病又称细菌性流胶病,常在黄瓜病茎和果实上出现流脓现象,后期茎果腐烂,整株死亡。该病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黄瓜主产区主要病害之一,在河南、辽宁、山东等地造成严重损失。近期,我国北方地区气温逐渐降低,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该病在一些黄瓜产区开始发生,现将该病的发生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控方法总结如下,及时识别,提前预防。

 

1  发病症状

  该病在黄瓜的果实、茎杆及叶子上均能为害。果实发病,初期表面正常,中后期果实表面流出白色至浅黄褐色的脓状物,切开果实,其内部组织已变褐腐烂,或呈开裂状。茎杆发病,初期发病部位呈水浸状,有流胶现象,湿度大时,可见大量白色至浅黄色的菌脓溢出。叶片发病,可从叶片边缘或叶片中部发病,初期呈水浸状,病斑不规则,后期整个叶片腐烂。有的病斑从叶片内部发展,呈现黄色小点,周围有黄晕,并逐渐向周围扩展。

 

2  病原菌

  引起黄瓜细菌性茎软腐病的病原菌主要为两种病原菌:一种为丁香假单胞流泪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 pv. lachrymans);另一种为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spp.)。

 

3  难以防控的原因

3.1  种子带菌

  种子为该病的重要初侵染来源。病原细菌可以在种子内外越冬,病原菌侵入寄主组织后进入胚乳或胚根的外表皮,造成种子内部带菌。在采收病瓜时接触污染的种子或从病瓜中收集种子,可以使种子表面带菌。病原菌可随种子调运远距离传播。

 

3.2  侵染由内到外

  研究表明,该病原菌多从茎杆中部、叶片及果实内部开始侵染,发现症状时,内部已经腐烂,再进行防治已晚。

 

3.3  棚室环境适宜病原菌侵染

  连续的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棚室往往为了保温,不放风或是放风时间较短,导致棚室湿度高,黄瓜叶片和茎部湿度也相对较高,且棚室内温度相对稳定,一般在22~30℃,适宜细菌的侵染,造成病情快速发展。

 

3.4  栽培条件

  该病原菌多从伤口侵入。黄瓜种植过程中,定植、绕蔓、打叶、打叉、剪须儿、摘瓜以及农事操作均易对黄瓜植株造成伤口,形成病原菌侵染的传播途径,加速病害的整体发展。

 

4  防控措施

4.1  种子处理

  种子可能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初侵染源,因此在育苗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有效降低苗期发病的风险。可用0.5%次氯酸钠浸泡种子20分钟,再洗干净后播种,可有效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对于种子内部的病原菌可以采取干热灭菌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4.2  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无病土育苗,大田在夏季进行高温闷棚杀菌;采用地膜覆盖的栽培方式,及时排除积水,注意放风时间,严格控制棚内的湿度,避免空气湿度过高。尽量避免在清晨叶片湿度较大,露水较多的时候进行整枝打杈、果实采摘等农事操作,防止病原菌跟随操作人员或操作工具传播;及时摘除病株的下部老叶、黄叶、病叶等,清洁田园,保持大棚内清洁卫生,及时拔除病株,并带出棚外集中处理;此外,还应注意棚内的昼夜温差,减少田间走动;连阴寡照天气以及早上棚室湿度较大、结露较多时,减少农事操作;零星发病时尽快拔除中心病株和附近植株,并带出棚外销毁。

 

4.3  药剂防治

  发病前期或初期,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时尽可能均匀喷到叶片的正、背面;阴雨天气,棚内湿度较大时,可用细菌克星(5亿芽孢/克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0克喷粉防治,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蔬菜卫士)

 

农药快讯, 2016 (22): 50-51.

tag: 黄瓜细菌性流胶病  茎软腐病  次氯酸钠  中生菌素  春雷霉素  氢氧化铜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7945.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