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论与综述
-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环酸钙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 QuEChERS方法在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万 翠,姚锋娜,郭 恒,刘彦涛,赵 凡,郑先福摘要:简单回顾了植物生长化学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调环酸钙的产品特点、作用机理以及在多种作物上的应用研究与发展现状,并对其在作物栽培上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调环酸钙;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综述作者:倪建秀,陈 涛,陈桂芳摘要:农兽药残留是威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污染物。QuEChERS技术是基于分散固相萃取建立起来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全球水果、蔬菜、鱼虾类、肉类等食用农产品的农兽药残留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综述QuEChERS在食用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QuEChERS;农兽药残留;食用农产品;应用进展;综述 -
+ 创制与生测
- 琥珀酸单-2-(吡啶-2-基)乙醇酯的合成与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研究
- 取代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研究
- 四嗪吡唑类新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螨活性
作者:徐姗姗,鞠光秀,许良忠摘要:丁二酸酐与2-乙醇吡啶经酯化反应,合成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新化合物琥珀酸单-2-(吡啶-2-基)乙醇酯。室内活性试验表明,其对玉米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进一步田间试验表明,其能够提高小麦产量、千粒重以及穗粒数,且对小麦安全,能够达到甚至略好于市售生长调节剂胺鲜酯(DA-6)的生长促进效果。该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新化合物;琥珀酸单-2-(吡啶-2-基)乙醇酯;合成;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田间试验作者:陈根强,车志平,田月娥,刘圣明,徐建强,崔林开,魏素玲摘要:拓宽取代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应用范围。首先通过Vilsmeier-Haack反应制备得到取代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Ⅰ~Ⅴ);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化合物对5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化合物Ⅰ~化合物Ⅴ对所测5种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力。其中化合物5-硝基-3-醛基吲哚(Ⅳ)和5-氰基-3-醛基吲哚(Ⅴ)对油菜菌核病菌表现出高于噁霉灵的活性,其相对毒力分别是噁霉灵的325倍和1.86倍。
关键词: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菌丝生长速率法;抑菌活性作者:袁建坡,王明慧摘要:以氟螨嗪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4个四嗪吡唑类新化合物,通过1H NMR、元素分析确证了结构。对螨卵的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在10 mg/L质量浓度下,新化合物9a、9b对朱砂叶螨螨卵活性分别为86%、83%,远高于对照药剂氟螨嗪。
关键词:四嗪吡唑类;新化合物;氟螨嗪;杀螨活性;合成 -
+ 研究与开发
- 槐糖脂为助剂的多杀霉素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筛选
- Dicloromezotiaz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 化学法合成精草铵膦的研究进展
- 异噁酰草胺的合成研究
- 草铵膦合成工艺的改进研究
作者:王 娟,牛 悦,张保华,梁生康,孔祥平摘要:采用湿法研磨工艺,通过对比实验确定槐糖脂对多杀霉素悬浮剂的助分散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提高多杀霉素的质量分数,以粒径和稳定性为考察指标筛选适用于不同质量分数多杀霉素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结果表明,槐糖脂具有降低多杀霉素悬浮剂粒径,提高悬浮剂稳定性的作用,适合用作多杀霉素悬浮剂的助分散剂。以槐糖脂为助分散剂,Well-301、Well-303和7227-A分别适合用作多杀霉素质量分数不大于5%、7.5%和10%悬浮剂的单一分散剂。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望部分替代化学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农药悬浮剂中。
关键词:多杀霉素;润湿分散剂;悬浮剂;槐糖脂;制备作者:雷光月,英君伍,刘成利,罗 焕,宋玉泉,杨辉斌,李 斌摘要:Dicloromezotiaz是杜邦公司开发的新型介离子类杀虫剂。以2-氨基-3-甲基吡啶和3,5-二氯苯乙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dicloromezotiaz,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MS确证。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dicloromezotiaz对小菜蛾、黏虫以及桃蚜均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在2.5 mg/L质量浓度下其对小菜蛾、黏虫和桃蚜的防效分别为90.2%、100%和90%。
关键词:dicloromezotiaz;合成;杀虫活性;新型介离子杀虫剂作者:董文凯,柴洪伟,解银萍,张 强,韩金涛,丛云波,王秀丽,张梅凤,李旭坤草铵膦具有L-型和D-型2种对映异构体,其中精草铵膦(L-型)的除草活性是外消旋混合物的2倍,精草铵膦合成受到了广泛关注。根据专利及文献报道,基于手性中心不同的构建方式,对精草铵膦的化学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精草铵膦;合成;综述作者:王 俊,万宏剑,王金菊,王洪雷摘要:对异噁酰草胺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3-甲基-3-戊醇为起始原料,经过Koch-Haaf羧基化反应和酯化反应合成2-乙基-2-甲基丁酸甲酯;2-乙基-2-甲基丁酸甲酯与乙腈反应转化为4-乙基-4-甲基-3-氧代己腈,进一步与羟胺进行环合反应得到氨基异噁唑衍生物,最后与2,6-二甲氧基苯甲酰氯缩合得到目标产物异噁酰草胺。产品质量分数为95.8%,产品外观为灰白色固体,以3-甲基-3-戊醇计,合成总收率为58.8%。
关键词:异噁酰草胺;除草剂;合成;Koch-Haaf羧基化反应;新方法作者:肖 伟,周 欣,张梦涵,张大永摘要:对草铵膦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以γ-丁内酯和亚硝基正丁酯为原料,所得肟化产物,经过钯碳催化氢化成胺,氨基乙氧羰基保护得到 (2-氧代四氢呋喃-3-基)氨基甲酸乙酯。该中间体开环氯化后与甲基亚磷酸二乙酯反应生成的膦酰化中间体,经酸化水解、氨化得到产物草铵膦。反应总收率为28.6%。相对于其他草铵膦合成路线,本路线具有污染较少,产率较高,反应条件比较温和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工业化潜力。
关键词:除草剂;草铵膦;合成 -
+ 农药分析
- 6%五氟·肟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 40%异菌·氟啶胺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23%松脂酸铜水乳剂
作者:肖 鸣,徐 永,郭利丰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使用SB-C18为填料的不锈钢柱和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30 nm,对五氟磺草胺和嘧啶肟草醚复配制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和嘧啶肟草醚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54、0.043,变异系数分别为1.73%、1.3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8%、98.00%,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7、0.999 0。
关键词: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作者:徐 妍,李少波,丁维成,潘 静,王 佳,马 超,刘世禄,罗湘仁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氟啶胺与异菌脲复配制剂,使用ZORBAX SB C18反相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乙腈+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氟啶胺和异菌脲标准偏差分别为0.07和0.08,变异系数分别为0.34%和0.3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和99.6%。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的特点。
关键词:氟啶胺;异菌脲;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作者:林 琎,周艳明,范维娣,慕 卫摘要:建立了松脂酸铜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与氢氧化钠和四氢呋喃反应,以盐酸酸化,乙酸乙酯萃取蒸干,甲醇定容后,进行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 1。加标回收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93.40%,变异系数为3.17%。该方法操作便捷、准确,适用于松脂酸铜制剂及水中常量松脂酸铜的定性定量分析。
关键词:23%松脂酸铜水乳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 环境与残留
- GPC净化联合GC-MS/MS测定番石榴中2种杀菌剂残留
-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韭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残留量
作者:张 群,吴南村,刘春华摘要:建立同时测定番石榴中三唑酮和腐霉利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方法。番石榴样品经乙腈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G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三唑酮和腐霉利在0.05~0.50 mg/kg范围内,回收率在77.4%~10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5.0%~9.6%(n=5)。三唑酮、腐霉利定量限分别为0.01和0.005 mg/kg。该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番石榴中2种杀菌剂的残留检测分析。
关键词:番石榴;三唑酮;腐霉利;残留;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作者:冯义志,潘金菊,齐晓雪,刘 伟摘要:为评价噻虫嗪在韭菜上使用的安全性,开展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韭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与残留消解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用量为2 700 g/hm2时,噻虫嗪在韭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8.6~11.0 d和8.8~11.4 d。在噻虫嗪有效成分用量为1 800~2 700 g/hm2时,药后7~21 d,韭菜中噻虫嗪和噻虫胺的残留量分别为0.032~3.030 mg/kg和0.027~1.590 mg/kg,土壤中噻虫嗪和噻虫胺的残留量分别为0.174~3.400 mg/kg和0.011~0.193 mg/kg。
关键词:噻虫嗪;代谢物;噻虫胺;韭菜;残留;消解动态 -
+ 农药应用
- 17%氰氟·二氯喹OD防除水稻直播田主要杂草应用技术
- 水稻稻曲病田间人工接种及药剂防治探讨
- 5种杀菌剂对加工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药效评价
作者:钟列权,王会福,蒋尚军摘要:为明确17%氰氟·二氯喹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效、应用技术,2015年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7%氰氟·二氯喹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稗草、鸭舌草和节节菜等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氰氟草酯乳油、25%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以及人工除草。且其对水稻生长安全。17%氰氟·二氯喹可分散油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以255~306 mL/hm2为宜,适宜施药期为水稻分蘖前期,稗草2~4叶期。
关键词:17%氰氟·二氯喹可分散油悬浮剂;直播稻田;杂草;防效;应用技术;安全性作者:孙春来,王晓芹,张和兰摘要:田间接种试验表明,在水稻孕穗期至破口初期人工接种稻曲病粒浸泡液可显著提高稻曲病发病程度,可提高田间药效试验的可靠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25 g/L氟环唑SC 93.75 g/hm2、75%肟菌·戊唑醇WG 168.75 g/hm2、36%丙环·咪鲜胺SC 270 g/hm2等对稻曲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水稻破口期前5~7 d施药1次,防治效果在70%左右。430 g/L戊唑醇SC 129 g/hm2和10%嘧菌酯CS 120 g/hm2防效较低,还需进一步试验。
关键词:稻曲病;人工接种;药剂;防效作者:何 伟,杨 华,许建军,何振杰摘要: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不同浓度处理对番茄溃疡病菌的抑菌效果,将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处理在田间应用,筛选出对加工番茄溃疡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试验结果表明: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和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番茄溃疡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室内抑制生长率均为100%,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81.6%和78.3%。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番茄溃疡病的室内抑菌效果和田间防治效果最差。生产上防治番茄溃疡病可采用20%噻菌铜悬浮剂和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交替使用。
关键词:番茄溃疡病;杀菌剂;抑菌效果;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