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论与综述
- 水稻用三大类农药市场及产品开发
- 噻唑类农药活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农药微胶囊性能表征方法研究现状
作者:柏亚罗,顾林玲摘要:简要介绍了水稻用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的使用情况,及其主要市场、主要品种,概述了水稻用各类新农药的开发情况,并对水稻用农药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稻;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市场;产品开发;综述作者:陈 爽,何冬梅,董 新,崔建国,甘春芳,黄燕敏摘要:噻唑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除草、杀虫和杀菌等生物活性,并已有一系列噻唑类农药品种获得成功开发。综述近年来噻唑类农药或农药活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噻二唑类、噻唑(硫)醚类、噻唑亚胺类、噻唑酰胺类、苯并噻唑类,以及苯并咪唑取代的噻唑类化合物。
关键词:噻唑类化合物;农药活性;研究进展;综述作者:廖科超,路福绥摘要:介绍了制备农药微胶囊需要表征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影响这些指标的因素。系统总结了微胶囊载药量、包封率和缓释性能方面表征方法的研究现状,对农药微胶囊表征指标的制定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微胶囊;包封率;载药量;缓释性能;研究现状 -
+ 研究与开发
- RAFT聚合制备嵌段分散剂及其在干悬浮剂中的性能研究
- 40%嘧菌环胺悬浮剂的配方筛选及药效研究
- 氟吡菌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 882 g/L乙草胺+安全剂乳油的配方研究
作者:秦敦忠,张小祥,陈洪龄摘要:依据干悬浮剂吸附机理、空间稳定机理,基于可逆加成断裂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设计合成了两端亲油,中间亲水,侧链带有苯环、羧基的“BAB”型嵌段聚合分散剂。聚合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产品数均分子质量Mn=1.33×104,PDI=1.13,与理论值相近。将其应用于80%烯酰吗啉干悬浮剂中,XPS与FTIR等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散剂单分子层多点物理吸附于农药颗粒表面,吸附层厚度为1.29 nm,制剂zeta电位绝对值呈先增大后平稳趋势。
关键词:分散剂;活性聚合;设计;干悬浮剂;性能作者:杨志鹏,李树柏,王 旭,刘君良摘要:通过对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等品种及用量的筛选,制备40%嘧菌环胺悬浮剂。最佳配方为嘧菌环胺40%、润湿分散剂RYD-981 3.5%、SP-SC2728 2%、SP-SC3 2%、防冻剂乙二醇4%、增稠剂硅酸镁铝1%、黄原胶0.1%、消泡剂0.3%,水补足至100%。该配方性能指标符合悬浮剂要求。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该悬浮剂对黄瓜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配方粒径在一定范围内,防治效果随着粒径的缩小而提高。
关键词:嘧菌环胺;悬浮剂;配方;防效作者:高玉清,石强强,潘炳庆,耿来红,徐世栋,张生芳摘要:以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等为起始原料,与硝基甲烷经亲核取代生成3-氯-2-硝基甲基-5-三氟甲基吡啶,再通过氯化亚锡还原得到2-氨基甲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最后与2,6-二氯苯甲酰氯缩合得到氟吡菌胺。对其合成工艺(反应温度、时间、原料物质的量之比等)进行了讨论,产品及中间体结构经1H NMR表征确认。在优化条件下,反应总收率为59.5%。该工艺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收率较高。
关键词:新型杀菌剂;氟吡菌胺;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合成作者:黄媛玉,朱艳梅,张雷雷,顾洋洋,张海滨摘要:通过试验,对乳化剂及溶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筛选,确定了882 g/L乙草胺+安全剂乳油的最佳配方。与常规乙草胺乳油产品相比,安全剂的加入可以保护作物免受乙草胺药害。同时该配方的开发对于乳油中有毒溶剂替代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乙草胺;安全剂;环保型溶剂;乳油;配方 -
+ 农药分析
- 25%甲霜·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液相色谱分析
- 离子色谱法测定灭多威中的盐酸羟胺
- 12%噻虫嗪·噻唑磷颗粒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作者:胥亚云,仲苏林,吴建兰,胥 娟,陈玲玲摘要: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混剂中霜脲氰和甲霜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20 nm波长下,对25%甲霜·霜脲氰水分散粒剂中有效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霜脲氰和甲霜灵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99 8,标准偏差分别为0.048、0.065,变异系数分别为0.38%、0.5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0%、99.85%。
关键词:霜脲氰;甲霜灵;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作者:徐 晨摘要:建立了离子色谱-柱后衍生测定灭多威中痕量盐酸羟胺的新方法。样品经净化后,采用IonPac CS16离子交换色谱柱、安培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盐酸羟胺在0.02~1.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方法回收率为95.3%~98.1%,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检出限(信噪比3)为2.5 μg/L。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无杂质干扰,前处理简便,可用于灭多威中痕量盐酸羟胺的测定。
关键词:离子色谱;安培检测器;盐酸羟胺;灭多威作者:潘 静,徐 妍,马 超,东 琴,高敬雨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噻虫嗪·噻唑磷颗粒剂中噻虫嗪和噻唑磷的质量分数,使用C18反相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乙腈+0.3%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用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结果表明,噻虫嗪和噻唑磷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3和0.999 4,标准偏差分别为0.056、0.140,变异系数分别为2.68%、1.3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5%、99.74%。
关键词:噻虫嗪;噻唑磷;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 环境与残留
- 防控小麦赤霉病主要药剂降解速度及残留风险探析
- 果蔗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刁春友,徐炜枫,沈迎春,钱忠海,潘以楼摘要: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采用多菌灵、氟环唑等11种当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药剂,按生产防治要求分别进行2次施药,施药后检测农药残留和赤霉菌毒素情况。结果表明:除多菌灵、氟环唑、甲基硫菌灵3种农药外,其余农药降解速度都较快(2次施药后16 d基本降解完全)。多菌灵、戊唑醇、氰烯菌酯对赤霉菌毒素的抑制效果较好。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降解;农药残留;常用药剂;赤霉菌毒素作者:杨玉霞,劳水兵,周其峰,王天顺,莫仁甫摘要:建立了果蔗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的气相色谱检测分析方法。样品中氯虫苯甲酰胺用乙腈提取后将其转化为IN-EQW78,再经萃取,弗罗里硅土柱进一步净化后进行GC-μECD检测。结果表明:在0.01~1.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氯虫苯甲酰胺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9 9)。在添加浓度为0.02~2.0 mg/kg时,蔗茎中氯虫苯甲酰胺回收率为84.05%~104.73%,相对标准偏差为3.67%~7.75%;蔗叶中回收率为77.99%~99.22%,相对标准偏差为1.50%~8.63%。该方法灵敏,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杂质干扰少,成本低,符合农药残留测定方法要求。
关键词:果蔗;氯虫苯甲酰胺;转化;IN-EQW78;气相色谱;残留 -
+ 农药应用
- 4种鱼尼丁受体类杀虫剂活性研究
- 3种铜制剂对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
- 水稻纹枯病农药减量增效控害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不同施药器械防治褐飞虱效果评价
作者:刘少武,常秀辉,班兰凤,宋玉泉,李 斌摘要:采用叶片饲喂法,在处理后72 h,测定了4种鱼尼丁受体类杀虫剂对3种鳞翅目害虫(黏虫、甜菜夜蛾、小菜蛾)的活性,为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3种鳞翅目幼虫的活性较高,均高于氟苯虫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的活性;4种鱼尼丁受体类杀虫剂对小菜蛾卵基本无活性;在不同亚致死剂量下,4种鱼尼丁受体类杀虫剂处理小菜蛾后,可使小菜蛾幼虫的体重降低,发育速度变缓。应用该类杀虫剂防治鳞翅目害虫的最佳时期应为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活动期。不同亚致死剂量的4种鱼尼丁受体类杀虫剂处理小菜蛾后,均能对小菜蛾幼虫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
关键词:鱼尼丁受体;杀虫剂;活性测定;鳞翅目;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作者:黄小威,桑 松,林伟旗,曹宇恒摘要:为筛选合适的铜制剂用以防治辣椒青枯病,考察了86%波尔多液干悬浮剂、37.5%氢氧化铜悬浮剂和33.5%喹啉铜悬浮剂对辣椒青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6%波尔多液干悬浮剂的防效最为显著。2次药后7 d,86%波尔多液干悬浮剂1 000 mg/L对辣椒青枯病的防效为56.7%,37.5%氢氧化铜悬浮剂1 000 mg/L的防效为51.3%,33.5%喹啉铜悬浮剂1 000 mg/L的防效为2.4%。
关键词:辣椒;青枯病;铜制剂;防治效果作者:蔡宏芹,张爱华,任寿美,徐优良,蒋国泽,包志军,王中信,卜 锋摘要:为探索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高效药剂,2013—2014年进行了2年试验,并于2015年进行大面积推广。试验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及其复配制剂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长效药剂。在纹枯病发病初期(病株率低于3%)首次用药,20 d后第2次用药,2次用药即可有效控制水稻生育期纹枯病的发生。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噻呋酰胺;农药减量增效;控害技术作者:陆邢峰,周 浩,孙雪梅,杨凌峰摘要:为确认防治褐飞虱适宜器械及用水量,分别选用手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弥雾机3种不同的施药器械,在4代褐飞虱低龄若虫盛期喷雾施药,考察4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效。结果表明:用水量450 kg/hm2的电动喷雾器处理与用水量750 kg/hm2的手动喷雾器处理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相当,药后7 d的防效为90.59%~93.30%,药后21 d防效在98%以上;两处理防效极显著优于用水量225 kg/hm2的弥雾机处理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施药器械;用水量;褐飞虱;防治效果;电动喷雾器